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华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第1章 运动和力 /2 力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八力(第八单元力是改变物体运动...

更新时间:2017-01-04 浏览次数:841 类型:同步测试
一、<b>选择题</b><b></b>
  • 1. 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

    A . 桨划水的推力 B . 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 . 人对船的推力 D . 水对桨的推力
  • 2. 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一个物体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B .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 .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3. 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 . 汽车起动 B .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C . 汽车减速上坡 D . 汽车拐弯
  • 4. 如图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 . B . C . D .
  • 5.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必须受到力的作用才能运动 B . 物体运动必定受力 C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6. 下列事例,力能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 . 水平用力匀速拉弹簧,弹簧变长 B . 火车正在进入站台 C . 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陷 D . 降落伞匀速直线下降
  • 7. 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

    A . 力的作用点 B . 力的方向 C . 力的单位 D . 力的大小
  • 8. 所谓“运动状态的改变”的正确理解是(  )

    A . 仅指速度大小的改变 B . 仅指速度方向的改变 C . 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D . 物体运动的速度发生变化,运动状态不改变
  • 9.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是(    )

    A . B . C . D .
  • 10.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运动越来越快的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 . 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 . 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 D . 物体运动方向改变了,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 11. “神舟”五号发射过程中,在火箭将“逃逸舱”弹射后,火箭的运动状态(    )

    A . 不改变 B . 可能改变 C . 一定改变 D . 无法判断
  • 12.

    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对各图解释错误的是(      )

        

    A . 甲图是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乙图是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 C . 丙图是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 D . 丁图是鱼线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
  • 13. 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

    A . 伽利略 B . 牛顿 C . 阿基米德 D . 亚里斯多德
  • 14.

    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

    A . 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 .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 . 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 . 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15.

    漫画“谁先到终点”大船用船上的鼓风机吹帆做为动力,小船上的人用力划桨做为动力,关于两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的是(  )

    A . 大船上的风帆凸起,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B . 大船上的帆与鼓风机连成一个整体,没有施力物体,所以不能前进 C . 小船上的人用力划桨,使船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水 D . 正在前进中的小船若所受的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将会慢慢停下来
  • 16.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 . 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 . 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 . 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17. 在下列运动状态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有(  )

    A .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B .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 C . 上升到最高点的蹦床运动员 D . 相对静止于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的货物
  • 18.

    由于长期的河道淤塞,黄河下游的河床已被抬高。沿河农民通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式,引黄河水来灌溉农田。有关这种引水灌溉方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这种取水灌溉方式在使用前必须先让管道中充满水 B . 使用时B端管口位置必须低于A处水面 C . 管道中水的流动需要借助水泵才能实现 D . 高度差H越大,管道中的水流得就越快
  • 19.

    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飞行使球运动状态改变的力的示意图中,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则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0.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力肯定就不能使物体保持静止 B . 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C . 力的作用效果是一定能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D . 物体不受力就会静止,受到力的作用就一定运动
二、<b>简答题</b>
  • 21.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的改变或运动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

  • 22. 如果一个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它将做运动;如果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要对物体有

  • 23. 力能使物体的运动发生改变的原因。
  • 24. 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下来,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起来,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速度发生变化等。
  • 25.

    如图所示,足球跟随着运动员前进,运动员通过控制足球的运动状态.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继续运动,脚对足球(选填“仍然有”或“不再有”)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


  • 26.

    如图所示,为物体运动的s-t图象,在图示的OA,AB,BC,CD,DE几个过程中,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的过程是 ,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过程是

  • 27.

    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建立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是因为

  • 28.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刹车制动”时,卫星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了制动力,这里用到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知识。卫星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它的运动状态(填“改变”或“不变”)。
三、<b>分析、探究题</b>
  • 29. 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同一斜面上,分别从A,B,C处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次。

    表面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材料

    从A处下滑

    从B处下滑

    从C处下滑

    毛巾

    44

    45

    45

    27

    28

    27

    14

    13

    13

    棉布

    50

    51

    50

    31

    30

    31

    16

    15

    16

    木板

    67

    68

    68

    41

    40

    41

    21

    20

    21

    1. (1) 实验中,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应从斜面的处滑下。
    2. (2) 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运动状态改变最慢的是在表面上。
    3. (3) 实验结果能证明________(选填序号)。
      A . 物体运动需要力 B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 牛顿第一定律
  • 30. 请你阅读下面文章

    小明同学学习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后,想: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还与别的因素有关吗?

    他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一辆空车和一辆装满货物的车,在相同的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的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并不相同。空车的质量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某一速度,运动状态容易改变.装满货物的车,质量大,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达到相同的速度,运动状态难改变。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大。惯性的大小在实际中是经常要加以考虑的。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减小物体的质量。

    相反,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增大物体的质量。

    1. (1) 小明通过资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运动状态快慢除了与物体有关之外,还与物体的有关。

    2. (2) 请你解释一下,歼击机在运动前要跑掉副油箱是为了 , 使自身的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3. (3) 在本文第二自然段的叙述中较好的体现了“控制变量”这种研究方法,研究中所控制的量是:两车受到的相同和两车的改变相同。

  • 31. 磁铁对小铁球的磁力改变了小铁球的运动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小铁球受到磁力的示意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