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荣成市第三十五中学等六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

更新时间:2018-01-11 浏览次数:23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 . 领土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相交处,最东和最西日出时间相差四个多小时,其主要原因是东西间纬度差异大 C .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与俄罗斯等国相比,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 D .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属于临海国
  • 2. 读下列四省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关于四省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B . ②省是我国西南边疆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C . 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是武汉市 D . 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两国相邻
    2. (2) 图中流经①省区的河流与流经③省区的河流相比较,流经①省区河流(  )
      A . 汛期更长 B . 水量更大 C . 含沙量更大 D . 冰期更长
  • 3. “人口红利期”是指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老人和儿童负担较轻的时期。读我国不同年龄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我国人口红利期最显著的时段是(  )
      A . 1990年前后 B . 2010年前后 C . 2030年前后 D . 2040年前后
    2. (2) 我国实行“全面两孩”政策,而不是取消计划生育,主要原因是(  )

      ①延长“人口红利”期

      ②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仍然比较大

      ③劳动力已经不足

      ④缓解人口老龄化,应对未来过重的养老负担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4. (2016八上·东海月考) 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 B .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西北等地区 C . 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D .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5. (2016八上·肇源月考) 下列地形区在同一级阶梯上的是(  )

    A . 四川盆地 内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B . 东南丘陵   东北平原   武夷山脉 C . 喜马拉雅山脉 塔里木盆地  黄土高原 D . 云贵高原 天山山脉  华北平原
  • 6. 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天然分界线。

    下列四幅示意图中山脉名称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太行山脉 ②武夷山脉 ③昆仑山脉 ④祁连山脉 B . ①大兴安岭 ②台湾山脉 ③天山山脉 ④阿尔泰山脉 C . ①雪峰山脉 ②长白山脉 ③秦岭山脉 ④大别山脉 D . ①巫山山脉 ②武夷山脉 ③阴山山脉 ④横断山脉
  • 7. 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②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该线以南河流有结冰期,以北河流无结冰期

    ⑤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⑥大致与1月0℃等温线相吻合

    A . ②③⑤ B . ①③⑥ C . ④⑤⑥ D . ①③⑤
  • 8. 一月份②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②地(  )

    A . 海拔较低 B . 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 . 森林覆盖率高 D . 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 9.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下图中②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
      A . 热带季风气候 B .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 温带季风气候 D . 地中海气候
    2. (2) 黄河干流③处水能资源丰富,是因为(  )
      A . 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落差大 B . 位于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落差大 C . 处湿润地区,降水量很大 D . 纬度低、终年不结冰
  • 10. (2017八上·丹东期中)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我国地势总体特征的是(  )
    A . B . C . D .
  • 11. (2017·巨野模拟) 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景观的名词佳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景象 B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冬季风 D . “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应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 12. 近几年,受雾霾天气影响,山东省多地市重污染天气II级(橙色)应急响应升级为I级(红色),中小学临时停课。下列做法对减轻雾霾有效的是(  )

    ①节约用水

    ②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③绿色出行

    ④尽量少吃路边烧烤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3. (2017八上·邹平月考) 下面图甲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平均分配图,图乙中与此气候类型相对应的城市是(    )

    A . B . C . D .
  • 14. (2016八上·阜阳期中)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

    A . 季风气候显著 B . 气候复杂多样 C . 夏季普遍高温 D . 雨热同期
  • 15. 关于长江水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常,长江南岸支流每年先进入汛期 B . 长江下游的支流数量最多 C . 长江上游大型湖泊众多 D . 长江下游水能资源丰富
  • 16. 导致长江洪灾多发的人为原因是(  )
    A . 流域面积广、降水量大 B . 城市大多沿江分布 C . 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 D . 荆江河段特别弯曲,水流不畅
  • 17. 下列对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B . 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C . 农村新建的居民的住宅区,尽可能移到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 D . 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二、<b >综合题</b>
  • 18.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填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

      特别行政区:A;B

      河流:C

      海域:M

      内海:D.

    2. (2)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
    3. (3) F省的行政中心是,N省的行政中心是。E省区简称.
  • 19. 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序号代表的山脉是:①;②;④;⑤
    2. (2) 山脉③以东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3. (3) 图中甲、乙、丙三大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岩溶地形广布的是,该区域易发生的山地灾害有等。
    4. (4) 右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下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的是(  )(双选)
      A . A地开垦耕地,发展种植业 B . B地种植花卉疏菜,方便供应城区 C . C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 . D地发展海水养殖
    5. (5) 根据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因素,简要分析E地发展成为城镇的优势
  • 20. 下图是黄河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古人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指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山脉,曲折东流,流入海。
    2. (2) 图中“ ”所示区域是黄河在上游塑造的平原。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3. (3) 黄河流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河段,这一河段存在的生态问题是
    4. (4) 成语“泾渭分明”原指泾河、渭河河水一黄、一绿,分异明显,试分析泾河河水颜色发黄、浑浊的原因
    5. (5) 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大或小),原因是
  • 21. 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的1/3,“”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 (2) 从图中可知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非季风区),东北平原耕地类型以为主。
    3. (3) 从图中可知东南部的山区土地类型以为主,内蒙古高原东部土地类型主要是为主。
    4. (4) 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原因有多方面,右图指的是,干旱荒漠主要分布在高原,西北、青藏地区荒漠呈扩大的趋势,主要的原因有 (写一点即可),因此,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
    5. (5) 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提供了条件,观察下列景观图片,图中适宜种植水稻的是(  )

      A . B . C . D .
  • 22. 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问题。

    资料二:长江中游的支流南北对称,一般年份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的锋面雨带,5月份位于南岭一带,使长江南岸各支流进入汛期;6月份,锋面雨带向北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北岸支流和干流才开始进入汛期。这种支流的南北分布和雨带自南向北推移的规律,使南岸支流与北岸支流涨水时间错开,加之沿长江地带有洞庭湖、鄱阳湖等众多的湖泊对洪水起着调节作用,干流不致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洪峰。但在1998年夏季,锋面雨带在长江流域活动时间过长,并且,长江流域普遍出现暴雨,南北支流普遍涨水,与上游的洪水同时汇入长江,使干流水量大增,引发了特大洪水。

    1. (1) 从材料中看出可长江中游支流具有分布的特点。图中河流①的名称 ;湖泊②的名称
    2. (2) 图中资料2反映的问题是,解决该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3. (3) 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③处(长江三峡)水能丰富的原因
    4. (4) 长江河段最易发生洪涝,主要原因是水流不畅,且降水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