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届甘肃省甘谷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更新时间:2016-10-21 浏览次数:5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题型注释)
  • 1. 2015年3月,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汇聚北京,共商国是,代表们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上述材料表明( )

    A .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 . 我国是人民制定法律 C . 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     D . 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 2. 我国建立的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是            ,主要内容是               。(    )

    A . 宪法、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B . 法律、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C . 法律、法律保障和物质保障 D . 宪法、立法保障和执法保障
  • 3.

    下边漫画《美在其中》的做法(   )


    A . 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 B . 是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的表现 C . 是只履行义务,不享受权利的表现 D . 是违背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的表现
  • 4. 周末,父亲带刘丽去歌乐山与朋友聚会,长辈们打牌、聊天、喝酒,玩得很尽兴。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父亲认为虽然洒后驾车违法,但交警可能已下班,不会被查到。执意要开车回家。此时,刘丽应该对父亲说( )

    A . 山路湾多坡陡,注意安全 B . 不能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 C . 万一遇到交警,就绕道开 D . 被查到后顶多就是花点钱
  • 5. 小明爸爸因小明期中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将小明毒打一顿,致使小明住院治疗一个星期。小明爸爸的行为是(   )

    A . 纯属家庭私事,别人无权过问  B . 对小明负责任的合法行为 C . 侵犯了小明的人身自由的行为        D . 侵犯了小明生命健康权的违法行为
  • 6. 在我国,法律规定侵害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表现有(   )

    ①故意杀人

    ②非法搜身

    ③非法禁闭

    ④非法拘禁

    ⑤侮辱、诽谤他人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⑤ D .
  • 7. 下列做法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是(   )

    A . 学校将优秀学生刘欢的照片刊登在校报上 B . 小刚长的矮胖,有同学叫他“武大郎” C . 小华用“爱心”的名义为灾区捐款  D . 小张在银行取款时站在“一米线”外等候
  • 8. 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是(   )

    A . 某照相馆为招揽顾客,私自张贴某人照片   B . 在寻人启示上使用被寻找人的肖像  C . 公安机关在通缉令中使用犯罪嫌疑人的肖像 D . 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播放了在大街上乱丢果皮的马某的录像
  • 9. 法律保障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下列属于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行为的有(   )

    ①私自窃听他人的电话       ②毁弃他人的信件

    ③ 擅自拆阅他人信件        ④公安人员检查罪犯的信件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10. 公然辱骂他人,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他人,诋毁他人,是侵犯他人_____的行为。(    )

    A . 肖像权 B . 姓名权 C . 名誉权 D . 荣誉权
二、多选题
  • 11. 职工小王由于违反厂规,被厂办主任施以拘禁。对此,你认为正确的看法是(   )

    A . 主任侵犯了小王的不受非法拘禁的权利                 B . 小王应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厂规      C . 小王可以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追究主任的法律责任     D . 小王没有遵守厂规受到拘禁是应该的
  • 12. 2010年8月6日燕赵都市网报道一起侵犯公民姓名权纠纷案。被告师某到北京一家医院治疗,因入院时未带身份证,便使用了一同随行的原告刘某身份证办理了入院治疗手续。事后,刘某将师某告上了法庭。法庭判决由被告师某向原告刘某赔礼道歉。法庭判决的依据是(   )

    A . 法律赋予和保护公民的姓名权         B . 公民不得干涉他人决定和改变自己的姓名 C . 冒用他人姓名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 . 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得使用他人姓名
三、主观题
  • 13.

    观察下列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 (1) 漫画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权利都抢跑,义务是谁的?)

    2. (2) 请结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评析漫画中人物的行为?

  • 14. 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也注意尊重他人的隐私,

    但因隐私权受到他人侵害而诉诸法律的案件仍屡见不鲜。请看下面二则实例;

    事例一:某班班长检查学生日记,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写日记的情况,承诺决不告诉任何人。同学们出于对班长的信任都上交了,结果,该班长把其中一些同学对某位老师看法的内容传了出去,引发了师生矛盾。

    事例二:最近一段时间,小张学习有点心不在焉,成绩下滑。针对他的异常情况,他妈妈偷偷地扣留了他的信件,查看了信的内容,并把情况告诉了他的老师。

    针对上述事例,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你知道那些属于个人隐私吗?

    2. (2) 请你对上述事例中班长和妈妈的行为进行评析。

    3. (3) 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 15. 小丽和小芳是同班同学。有一天,小丽戴的一块名牌手表丢了。她怀疑是小芳偷的,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小丽根据自己的猜测,在学校里到处散布“小芳是小偷”之类的言论。许多同学信以为真,在小芳背后议论纷纷,甚至于说一些难听的话。小芳感到有沉重的心理压力,并因长期的心理压抑,患上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后来小丽的手表在自己家找到了。小芳的父母亲将小丽告上法庭。法院裁定小丽侵权成立,要求小丽公开向小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由此给小芳造成的一切损失。    

    1. (1) 小丽对法院的裁定不理解,她认为言论自由意味着一个人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请你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向小丽解释法院的裁定,并说明小丽侵犯了小芳的什么权利?

    2. (2) 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 (3) 在生活中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

  • 16. 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

    自今年春季各地发生多起幼儿园、学校的恶性伤人事件之后,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和管理,学校有校警、街头有巡警、辖区有民警,正成为全国多数地方的共同举措。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何谈发展,何谈幸福!

    1. (1) 请你探究:国家为何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

    2. (2) 排查隐患:你所在的校园周围存在哪些安全隐患?(要求能列举两条)

    3. (3) 请你设计:请你为“校园安全”设计一条警示语。

    4. (4)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行使生命健康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