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1-04-07 浏览次数:1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综合
  •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遭受了一次次磨难,每一次都能     甲     (浴火重生/死灰复燃)。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中华民族又一次经受yán jùn           考验。医务工作者、人民子弟兵和众多党员、干部、群众积极yǒng yuè           冲向抗疫一线,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熔铸到一个空前的强度,爱心、情怀、责任放射出最cuǐ càn          的光华,用忠诚、智慧、生命谱写了新时代最壮丽的英雄史诗。

    1. (1) 读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依次填写)

                     

    2. (2) 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甲处。

      甲处:

    3. (3) 结合上段文字,根据下联,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以新冠病毒;

      下联:用忠诚与智慧谱写英雄史诗。

二、情景默写
  •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1) ,在河之洲。
    2. (2)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3. (3) ,悠悠我心。
    4. (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是:
    5. (5)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三、综合性学习
  • 3. 综合性学习

    为了营造校园的书香氛围,我校开展了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两个图表的主要信息。

    2. (2) 为了解决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决定模仿街头的读书亭,在食堂、教学楼、操场等处安置“一本亭”。“一本亭”即每个亭子在一定周期内围绕一本书设计阅读主题,不但方便,而且能引导学生深度阅读。为了让全校师主知道“一本亭”,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为“一本亭”拟一句推广语,语言简洁。
    3. (3) “一本亭”推出的第一本书就是《傅雷家书》。进入“一本亭”借书读书的同学需完成知识小问答,请你也来试一试。

      ①《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

      ②下面是《傅雷家书》里的一段文字,读后回答后面问题。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音色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准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

      写出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两层意思:

四、诗歌鉴赏
  • 4. 阅读《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完成下面小题。

    泰州道中却寄东京故人

    (宋)徐铉

    风紧雨凄凄,川回岸渐低。吴州林外近,隋苑雾中迷。

    聚散纷如此,悲欢岂易齐。料君残酒醒,还听子规啼。

    【注释】①徐铉(916~991),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此篇为作者谪泰途中所作。②东京:宋东京在开封。③吴州:唐初泰州称吴州。

    1. (1) 分析“隋苑雾中迷”一句中“迷”字的妙处。
    2. (2) “悲欢岂易齐”一句中作者的情感是“悲”还是“欢”?请结合全诗从内容与手法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五、对比阅读
  • 5.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浓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

    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芬馥,士女骈阗,临流泛觞,最为胜处矣。

    憩青龙桥,桥侧数武,有寺依山傍岩,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阁,翼以千峰,萦抱屏立,积岚沉雾。前开一镜,堤柳溪流,杂以畦畛,丛翠之中,隐见村落。

    降临水行,至功德寺,宽博有野致,前绕清流,有危桥可坐。寺僧多习农事,日已西,见道人执畚者、插者、带笠者野歌而归。有老僧持杖散步胜间水田浩白群蛙偕鸣。

    噫!此田家之乐也,予不见此者三年矣,夜遂宿焉。

    (选自明袁中道《游西山十记》之记一)

    【注释】①西山:北京西郊的群山。②鬣(lie)走带牵:意味水藻像马鬃那样被风吹动互相牵扯。③亘流背林:流水绵延,背依树林。

    1. (1) 用“/”给选文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二处)

      有 老 僧 持 杖 散 步 胜 间 水 田 浩 白 群 蛙 偕 鸣

    2. (2) 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神寒骨   凄:      

      见沙石   洞:

      为西湖也  是:    

      ④最为处矣  胜:

    3. (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予不见此者三年矣,夜遂宿焉。

    4. (4) (甲)(乙)两文如何描写水的清澈,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5. (5) (甲)(乙)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

    钟凯

    ①中国人爱喝茶,但隔夜茶却身负恶名。由于多酚类物质被氧化成茶黄素、茶褐素,久置的茶汤会呈现黄褐色甚至发黑,味道也变得更加苦涩。“隔夜茶不能喝”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有很多人担心隔夜茶会出现细菌、重金属和亚硝酸盐的问题,甚至有人说它致癌。那么,科学地来看,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呢?

    ②茶汤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有苦涩味的茶多酚、提供鲜味的氨基酸、提供甜味的可溶性糖、提供苦味的咖啡碱及有黏稠性的果胶等。泡不同的茶叶,营养成分溶出的规律有较大差异。

    ③以绿茶为例,冲泡后室温放置1小时,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就基本上都泡出来了。继续放置1小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多糖均迅速减少。因此龙井、碧螺春这样的嫩茶,最好1小时内喝掉。而普洱茶在开水冲泡后放在室内,茶多酚、氨基酸在12小时后才达到最高值。可见隔夜茶并非传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像普洱这种比较耐泡的茶,其营养甚至相当不错。当然,这种冲泡方式可能不符合一般人的饮用习惯。

    ④民间传说隔夜茶致癌,因为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其实这是误解。经检测,一杯绿茶、红茶或龙井茶(240毫升)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浓度均不足0.03毫克,普洱茶也差不多。泡好的茶汤敞开放置一整天,其中的硝酸盐含量可上升数倍,不过依然很少,一杯大约仅0.2毫克左右,而亚硝酸盐的含量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

    ⑤参考国家标准的规定,腌渍蔬菜中亚硝酸钠限量为每公斤10毫克,腌腊肉中的亚硝酸钠限量为每公斤30毫克。可见隔夜茶中的微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并不会对健康产生威胁。

    ⑥泡茶的水温一般在90~100摄氏度,几乎所有细菌都会瞬间被烫死。但茶汤凉下来之后,空气中的细菌还是有可能再次光顾,尤其是敞开存放的情况。但用普洱茶做的实验表明,即使敞开放置一整天,细菌的数量依然很低,和方便面等预包装食品的卫生要求相当。

    ⑦这首先是因为茶汤的营养成分并不是细菌最喜欢的糖类和蛋白质。其次,茶汤含有茶多酚等成分,虽然隔夜茶的茶多酚含量会下降,但依然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实验表明,隔夜茶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致病菌的生长,越是浓茶抑菌效果越好。因此隔夜茶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当然如果茶汤有异味或汤色发混就别硬喝了。

    ⑧有时茶汤隔夜或长时间放置后,表面会漂着少量泛着金属光泽的东西。有的人怀疑这是茶水泡的时间长了,重金属溶出来了。实际上这些东西很可能是多酚类物质被氧化的产物,和金属无关。

    ⑨茶叶重金属进入茶汤的比例在不同茶叶间存在一些差异。一般而言,绿茶和普洱茶的重金属溶出率大约在10%-20%,红茶在30%-40%。在一项相关研究中,蒸馏水冲泡的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在放置约8小时后铅浓度最大,但最多只有每升2.4微克。中国饮用水标准规定铅的限量为每升50微克,管得最严的婴儿奶粉的限量相当于每升奶19微克。因此可以说,茶叶重金属的威胁总体上并不大,当然如果存在铅铬绿等违法添加则要另说了。

    ⑩总之,隔夜茶并不像传言中说的那样“有毒”。

    (《百科知识》,有删改)

    1. (1)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隔夜茶”并不像传言中的那样“有毒”?
    2. (2) 结合全文,简要阐释文章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3. (3) 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析其表达作用。
    4. (4) 说说第⑨小节中画线的词语“最多”“最严”不能删掉的理由。
  • 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漓江情韵

    丛维熙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1. (1) 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
    2. (2) 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 (3) 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4. (4) 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5. (5) 充满阳刚的人总是令人心生敬畏,请你联系本文和生活中的事例,谈谈读完本文后,你得到的启示。
七、作文
  • 8. 作文

    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

    请以“多一点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