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综合复习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05 浏览次数:131 类型:一轮复习
一、 <b></b> <b>单项选择题:</b>
  • 1. 生态环境部2021年1月29日通报,截至1月25日,第二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约谈872人,问责283人。此举表明( )
    A . 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B . 以严格的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C . 我国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D .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以严格的制度和严密的法治为基础
  • 2. 2021年1月28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以下不属于新发展理念的是( )
    A .    改革 B . 开放 C . 共享 D . 协调
  • 3. 习近平在听林郑月娥述职时表示,一年来,你和特别行政区政府沉着应对“修例风波”、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不利变化带来的多重严重冲击,想方设法维护秩序、防控疫情、纾缓民困、恢复经济,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特别要指出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香港国安法后,你带领特别行政区政府坚决执行,依法止暴制乱,努力推动香港重回正轨。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颁布实施( )

    ①传递出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

    ②有利于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

    ③有利于推进港人治港,赋予香港特别行政区以高度自治权

    ④能杜绝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和进行分裂、颠覆、渗透和破坏活动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③④
  • 4. 教育部消息,今年上半年将启动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排查欺凌事件、及时消除隐患问题。这体现了对未成年的( )
    A . 家庭保护 B . 学校保护 C . 社会保护 D . 司法保护
  • 5. 一些平台搜集产地直发的源头好货,将“养在深山人未识”的产品运达全国各地;

    些乡镇企业借助手机与镜头,以原汁原味的直播赢得消费者……乘着数字化转型的东风

    更多地方和中小微企业获得了转型升级乃至弯道超车的机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应全面深化改革,转换增长动力

    ②创新存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

    ③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领先世界

    ④数字化助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6. (2019·广东) 高铁上,无论晓琪怎么讲道理,霸占她座位的阿姨都无动于衷,直到找来了乘警才骂骂咧咧地挪开。晓琪很生气,为平复心情可以(    )
    A . 看风景转移注意力 B . 与其对骂表达不满 C . 鼓动乘客嘲讽对方 D . 大声尖叫发泄情绪
  • 7. 疫情期间,白衣天使们为了缓解病人的焦虑心理,指导大家做腹式深呼吸运动。该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 . 合理宣泄 B . 改变认知评价 C . 放松训练 D . 引导情感升华
  • 8.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要将个人理想的实现融入到祖国现代化建设当中去 
    ②要有勇于承担国家和民族重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③个人的前途命运完全依靠国家 
    ④要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9. 近年来,东莞市深入实施精准扶贫:与爱心企业合作,电商进村扶贫,鼓励农民通过劳动改变现状等。这些举措(    )

    ①有利于鼓励人人参与、均享发展成果
    ②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解民生之忧,谋民生之利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0. 荣获“共和国勋章”的袁隆平院士常说他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带领团队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70多年来,他已经初圆了这两个美梦。这说明(     )

    ①青少年应编织好美好梦想,善于圆梦
    ②只要坚持努力,梦想就能变成现实
    ③梦想应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④中国梦的实现取决于科学家的努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民法典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守护头顶的安全”“网贷被套路不用怕”“孩子给游戏大额充值可退款”等新规。这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制定和修改法律
    ②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③民法典保障了我们从出生到去世不再受到任何侵害
    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2. 下图漫画给我们的警示是(    )

    A . 公民应接受政府的领导,无条件地配合政府疫情防控工作 B . 只要符合公共利益,政府行为无须在意公民的个人利益 C .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失职渎职、挪用救援款物等违法行为应负刑事责任 D .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
  •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从摇篮到坟墓、从白天到黑夜、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学习工作到文体娱乐,我们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的依据和保障。这说明(    )
    A . 法律指导着我们未来的生活 B .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C . 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 D . 法律让我们的生活无忧无虑
  • 14. 2020年3月25日,北京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在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一名男子因隐瞒出入境行程,违反北京市境外进京人员管控规定,被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A .    珍视自由,任意行使权利     B . 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 C . 履行义务,自觉承担责任      D . 加快立法,完善法律法规
  • 15. 疫情防控期间,有的市民在公共场合以不习惯戴口罩为由,拒绝戴口罩,还说:“戴不戴口罩是我的自由,你们管不着!”,不配合工作人员,甚至辱骂、殴打劝解的工作人员。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公民有言论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 B . 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利益。 C . 只要不损害公众利益,自由权利可以任意行使 D . 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
  • 16. 2020年3月15日,习近平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指出,青年人英勇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希望你们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中国正以昂扬的激情融入世界,青年也要用自身的力量努力创造青春之中国。这启示我们要(      )

    ①放弃当下学习,投身疫情防控    ②关注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  
    ③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    ④树立国家观念和全球意识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7. 2020年2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中方为应对疫情采取的有力举措不仅在对本国人民负责,也在对全世界负责。这表明(      )
    A .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合作才能战胜疫情 B . 我国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是一个和平的大国 C . 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D . 维护全球和地区公共卫生安全是发达国家的事
  • 18.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意见,把制止餐饮浪费作为纠治“四风”的重要方面。这表明(       )
    A . 制止餐饮浪费将取代反腐败成为国家监委会的重要工作 B . 狠刹奢侈浪费歪风,有利于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C . 餐饮浪费属于违法犯罪,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 . 国家监委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监督检查职能
  • 19. 习近平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倡导“光盘行动”,旨在倡导(      )
    A . 拒绝购买盗版书籍,维护知识产权  B . 妥善回收废旧书籍,保护生态环境 C . 积极满足市民需要,接受市民监督   D .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勤俭节约
  • 20. 某校九年级学生经历疫情和网课之后回校,普遍信心不足、压抑不安。为此,某班决定 举办一次“诵古诗强信心”的分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正确对待疫情影响,增强信心,乐观生活。下列素材中,符合上述活动主题的是(    )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21. “停课不停学”相关活动开展以来,个别学校超前讲授,以“不停学”之名,行提前教学和假期补课之实;个别在线教育机构和平台提前上线新学期学习资源,给仍处于假期中的学生增加额外负担,导致新的“教育焦虑”,也让“停课不停学”的内涵被曲解,背离了假期定位和政策初衷;有的中学生以上网课为借口用手机、电脑玩网络游戏或浏览不健康网站;有的在老师讲课过程中开着麦克风给老师捣乱;有的在上课时不认真听课而是和同学聊天……

    请针对“停课不停学”谈谈你的看法.

  • 22. 材料一:中国触目惊心的餐桌浪费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据相关报道,餐桌上的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这是一个很保守的数据。而最近几年,互联网的外卖发展迅速,在一些主打“生鲜”品质的超市,就有不少顾客发现店员大规模丢弃食物的场景:餐盒精美的新鲜饭菜、海鲜、甜品、饮料、点心,一批批从货架上撤下,拉走扔掉。

    材料二:吃播是近两年很火的一种网上直播形式,很多人都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看吃播,不仅可以学到做饭小常识,看到品尝美食的吃播,还很下饭。然而,随着做吃播的博主越来越多,吃播也有些“变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约1/3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每年13亿吨。世界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面临饥饿,相当于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饿。现在有些所谓大胃王吃播秀,更是浪费严重,有的甚至吃了再把食物吐掉……珍惜粮食,拒绝浪费,倡导“光盘行动”!

    1. (1) “舌尖上的浪费”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2. (2) 随着做吃播的博主越来越多,吃播也有些“变味”,不少网民在网络上发起“光盘行动”。网民发起的“光盘行动”为什么能得到强烈响应?
    3. (3) 在“光盘行动”中,我们青少年学生能做些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