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重点中学(江津第二中学校、支坪中学等)九校2019-2...

更新时间:2021-04-19 浏览次数:8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青春是美好的,可是青春期的变化也会带给我们一些烦恼,我们要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这些变化。青春期矛盾心理的表现(    )

    ①反抗与依赖  ②闭锁与开放  ③勇敢与怯懦  ④大方与腼腆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 习近平寄语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是因为(    )

    ①青春期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

    ②青春的我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③青春期的我们只有成功,没有失败

    ④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3. 社会中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有时也会这样认识我们自己,认识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 . 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这是他们某方面的个性 B . 这些人是有问题的,必须远离他们 C . 用性别刻板印象来认识身边的人是完全错误的 D . 保持距离,最好不要和这样的人交往
  • 4. 孔子说:“行己有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行已有耻”的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②“行己有耻”就是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

    ③“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④“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5. 下列关于“止于至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磨炼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②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③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④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和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6. 《中国诗词大会》点然了诸多诗词爱好者的热情,中国诗词中,有许多描绘情绪的词句,其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漫卷诗书喜欲狂”“哀民生之多艰”“怒发冲冠”分别表达的情绪是(    )
    A . 喜、怒、哀、惧 B . 惧、喜、哀、怒 C . 怒、惧、哀、喜 D . 惧、怒、哀、喜
  • 7. (2020七下·高邑月考) 下列说法中,属于自信的是(   )
    A . 知耻近乎勇——孔子 B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C .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D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 8. (2019七下·顺德月考) 人们常说:“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这句话说明(  ) 

    A . 不良情绪都是因别人的过错引起的 B . 要善于调控不良情绪,要用合理的方式释放不良情绪 C . 不要关心他人过失,要学会保护自己 D . 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 9.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这是因为(    )

    ①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②我们的情感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

    ③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

    ④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0. 下列关于少年的情绪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①比较敏感,但不稳定

    ②比较强烈,但相对脆弱

    ③变化迅速,但不持久

    ④容易冲动,缺乏理智控制

    ⑤四平八稳,处变不惊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⑤
  • 11. (2018七下·师宗月考) 思维的独立性表现为(    )

    ①青少年不满足于成年人对事物现象的描绘和解释

    ②不轻信别人或书本上的现成结论

    ③喜欢独立地探索事物的根源

    ④喜欢怀疑、辩论,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12.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花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的故事。花木兰女扮男装的故事启示我们(    )

    ①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②男生比女生要更加能干,女生不应该去从军打仗

    ③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可能会影响自身潜能的发挥

    ④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辨析题
  • 13. 某同学自小脾气暴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总要拿哪个人或者哪件东西来出气,学习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后,他说:“我的情绪我做不了主,我的情绪不能控制。”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该同学的言论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
  • 14. (2020七下·渭滨期末) 材料一:清朝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材料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到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如“文化基础、科学精神”中包含“批判质疑”的素养,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作出选择和判断。

    阅读上面的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材料一,说说思维的批判性的主要表现。
    2. (2) 《中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什么将“思维的批判性”作为其发展的核心素养?
    3. (3) 为培养“思维的批判性”的素养,在学习生活中你应该如何做?
四、情境探究题
  • 15. 材料一:击败东道主巴西,力克塞尔维亚,中国女排时隔12年重回奥运之巅。女排的胜利来之不易,从赛后的技术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姑娘们的个人能力其实并没有塞尔维亚队员强。但女排姑娘们在最困难的时刻,表现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的精神,通过每一分的争抢赢得最终的胜利。

    材料二:近年来,我们身边不断涌现“最美环卫工”“最美教师”“最美护士”“最美托举警察”“最美司机”等一系列身边好人的平凡典型。“最美好人”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盆景”到“风景”,从“风景”到“风尚”。大力倡导弘扬好人文化,充分运用身边的好人典型传播正能量,追求“至善”。

    1. (1) 材料一主要体现女排姑娘的什么品质?请你说一说这一品质的重要内容及其要求是什么?
    2. (2) 材料二告诉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弘扬好人文化,充分运用身边的好人典型传播正能量,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传递情感正能量?
五、分析说明题
  • 16.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国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欧洲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某校七年级(1)班以此为背景,召开了一次以“青春的活力,青春的奋斗”为主题的班会,学习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希望,思考讨论青春期问题。

    (描绘青春)“青春是一缕阳光,照耀着我们的心灵;青春是一条小船,载着你我驶向未来……”班会上,小昊同学热情地朗诵了他对青春的描绘。

    (祝福青春)青春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带着青春的祝福起航吧!

    (畅想青春)站在青春的起点,我们怀揣美好的梦想,思考着该如何拥有飞翔的力量。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

    1. (1) 请你说说青春期的身体变化有哪些?
    2. (2) 青春期是我们成长的第二高峰期,除了身体上的成长,还有哪些成长的表现?并就某一方面变化结合自己的情况举例。
    3. (3) 请你说说为什么要增强自信?你将怎样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