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六安市寿县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1-04-22 浏览次数:16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百花园
  •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1. (1) 这里的畜(xù    chù)牧业非常发达,有猪、马、牛、羊等各种牲畜(xù    chù)。
    2. (2) 他本来就很清瘦,还穿件很薄(báo     bó)的上衣,更显单薄 (báo     bó)了。
    3. (3) 这位英雄的传(zhuàn    chuán)记极富传(zhuàn    chuán)奇色彩。
二、读拼音,写词语。
  • 2. 读拼音,写词语
    1. (1) chú xī这天,家家户户贴chūn lián, rán fang biān pào,十分热闹。
    2. (2) 鲁滨逊在háng hǎi时流落huāng dǎo,但他一点儿也不kǒng jù,勇敢地挑战困难,战胜自我。
    3. (3) 他一边fān xiāng dǎo guì ,一边niàn dao 着:“我的笔记本到哪里去了呢?”
三、用字组词填空,组成合适的短语。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
  •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万象更新    截然不同    青面缭牙    随心所欲 B . 张灯结彩    悠哉游哉    荒芜人烟    春风拂面 C . 哄堂大笑    行善极德    得意扬扬    垂头丧气 D . 能歌善舞    天涯海角    无济于事    千门万户
  • 5. 下列词语与“贫富”“贵贱”的形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巨大 渺小 B . 高低 厚薄 C . 遥远 嘶哑 D . 是非 规矩
  • 6.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B . 波莉阿姨已经陷入了无言的深愁,她那灰色的头发几乎都变白了。 C .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D .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 7.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每个人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会有保障。 B . 我的书包里有课本、笔、纸……等文具。 C . “鲁滨逊漂流记”是我最爱读的一本书。 D . 爷爷声音洪亮,被人称作《大喇叭》。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六、日积月累。
七、填空
  • 13. 《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本文按顺序介绍了老北京春节的风俗。
  • 14. “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从我脚边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了一日”,《匆匆》中这段话让我想起《长歌行》中劝告人们珍惜时间的诗句: !
八、主题交流
  • 15. 主题交流

      

    1. (1) 这是六(2)班张林同学“流逝的一天”统计图。一天中,他所用时间最多的是,时间的五分之二; 所用时间约占总时间的四分之一; 所用时间按时间从多到少排第四位; 所用时间最少。
    2. (2) 请你为自己设计一幅日后的时间分配图,并写一写自己的感想。
九、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6.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某小学五年级某班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对该小学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

    请细心阅读,完成练习。

    调查项目:学生最喜欢阅读哪类读物

    读物

    卡通漫画

    小说及其他文学作品

    科学知识读物

    综合性报纸

    占总人数比例

    45%

    31%

    19%

    5%

    1. (1) 分析上面的表格,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不少于两点)

    2. (2) 读完上面的表格,关于阅读,请你给下列对象提一些建议。

      对教师,你会建议:

      对学生,你会建议:

    3. (3) 如果你是这个调查表的设计者,除表格中的项目外,你还想增加哪些项目?请写出两项:
十、课外阅读
  • 17. 课外阅读

    雕像

    一位致富不忘家乡的农民企业家出资修了一座跨河大桥。

    大桥竣工后,企业家找到一位颇有名气的雕塑家,请他塑一尊人物石雕立在桥边。

    企业家说:照片我没有,但请您听听这个故事——

    20年前一个夏日的傍晚,山洪暴发,天昏地暗。一个放学归来的少年躲在河边一棵孤柳下浑身湿透,惊恐地盯着面前咆哮的河水。突然,少年听到一声声呼唤:“狗子——狗子——”

    少年隐约看见河对岸母亲顶着一块塑料布艰难地走来了,可河上的小木桥早被洪水冲走了。母亲也看见了儿子,来不及挽起裤腿便踏进湍急的河里。突然,一股更猛的洪水奔涌过来,母亲一闪不见了。少年急了,跟着洪水往下游跑。

    良久,母亲又被洪水托了起来。

    “娘!娘——”少年哭喊道。

    母亲被浪头掀起的片刻,用了最大的声音喊:“狗子——饭在灶膛里……热着——有20块钱在床上的棉絮里……”母亲话音未落就被洪水卷走了。

    后来少年(chuò zhuì)学了。少年用母亲积攒下的分分角角到镇上做生意,一直到今天。

    企业家讲到这里,声音有些哽(yān yè)了,他说:“您知道,那少年是我,我要给母亲塑一尊雕像。”

    那一夜雕塑家失眠了,那场景总缠绕在脑子里。雕塑家开始了自己雕塑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幅作品的创作与雕刻。

    雕像揭(mù mò)的那一天,当这位农民企业家亲手掀起雕像上的红绸时,他惊呆了,久久不语——风雨中,一位头发凌乱的母亲顶着一块塑料布,佝偻着腰,神情焦急地呼唤着……母亲的背后,映衬着彩虹一样的跨河大桥。

    企业家紧紧抓着雕塑家的手:“谢谢您!谢谢您!”企业家的声音(chàn zhàn)动着,眼睛里闪着泪光。随后他说:“工钱多少?您说个价!”

    雕塑家轻轻推开企业家的手,郑重地问:“你说呢?”

    1. (1) 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 (2) 解释词语中加点的字。

      ①颇有名气:

      ②山洪暴发:

    3. (3) 读文中画“”的句子,想想这尊雕像表现出了怎样的深刻意义。

    4. (4) 读文中画“———”的句子,说说雕塑家想表达什么意思。

    5. (5) 请你简要介绍文中的三个人物。

      企业家:

      雕塑家:

      母亲:

十一、习作展示
  • 18. 习作展示

    亲爱的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历程中,一定懂得了许多吧:懂得了努力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敬他人,懂得了珍惜时间……请以“我懂得了”为题,记下自己的成长故事和感悟。

    要求:叙事完整,语句通顺,不少于4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