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3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机械运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三章 第1节机械运动(优生加练)

更新时间:2021-03-17 浏览次数:23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小汽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红观察到小汽车速度表的指针始终在110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大客车的过程中,小红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约为5s,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最接近大客车速度的是( )
    A . 36km/h B . 80km/h C . 105km/h D . 144km/h
  • 2. 2016年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突然火爆起来。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它环保便利,深受大众喜爱。为体验这一新鲜事物,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km的速度骑共享单车匀速前进,则( )
    A .   小张先到达B地 B . 小王先到达B地 C . 小李先到达B地 D . 三人同时到达B地
  • 3. (2019·杭州) 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面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 . 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 . 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 . 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 . 无法确定
  • 4. 甲、乙两车,从同一起点出发,沿平直公路行驶到相同终点。甲车在前二分之一时间里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二分之一时间里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二分之一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二分之一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 , 则(   )
    A . 乙车先到达 B . 甲车先到达 C . 甲、乙同时到达 D . 不能确定
  • 5. 一人驾一小船逆流航行,河水流速为5米/秒,船在静水中速度为10米/秒,在途中掉下一箱可漂浮物品,5分钟后发现,于是掉头回追,回追上这只木箱还需的时间是(   )
    A . 大于5分钟 B . 少于5分钟 C . 可能永远也追不上 D . 等于5分钟
  • 6. (2019九下·浙江保送考试) 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可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参量,如图甲所示仪器A和B通过电缆线连接,B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而仪器A为B提供超声波信号源而且能将B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波形。现固定装置B,并让它对准匀速行驶的小车C,使其每隔固定时间T0发射一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如图乙中幅度大的波形),而B接收到由小车C反射回的超声波由A处理后显示成图乙中幅度较小的波形,反射滞后的时间在乙图已标出,其中,T和△T为已知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0也已知。由所给信息可知(   )


    A . 小车右运动速度 B . 小车往左运动速度 C . 小车往右运动速度 D . 小车往左运动速度
  • 7. (2019七下·衢州月考) 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的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 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 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 P1、P2 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 与 P2 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9 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 米/秒。则被测车的车速为( )

    A . 20 米/秒 B . 25 米/秒 C . 30 米/秒 D . 40 米/秒
  • 8. (2019八下·余姚月考) 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

    A . 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 B . 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 C . 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m/s D . 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3s
  • 9. (2019七下·丽水月考) 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错误的是( )

    A . 在 0~10s 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 .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 100m   处相遇 C . 在 10s~20s   内,乙同学静止不动 D . 在 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为 10m/s
  • 10. 卫星绕地球运行时的运动可看做是绕地心的匀速圆周运动,即相等时间内通过圆弧长度相等的运动,卫星绕地球完整一周所用时间叫做运行周期T。如图所示,AB分别为地球人造卫星,周期分别为T1和T2(T1>T2),某时刻A、B两卫星相距最地球近(O、B、A在同一直线上),O为地球中心,则A、B两卫星再一次相距最近至少需要经过的时间为( )

    A . T1-T2 B . C . D .
  • 11. A,B是一条平直公路边上的两块路牌,一只小鸟和一辆小车同时分别由A、B两路牌相向运动,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立即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折返飞回A并停留在路牌处;再过一段时间,小车也行驶到A。它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1=2t2。则(   )

    A . 小鸟与汽车速度大小之比为2:1, B . 小鸟与汽车通过的总路程之比为3:1 C . 小鸟到达A时,汽车到达AB中点 D . 从出发到相遇这段时间内,小鸟与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
  • 12. 如图所示,两个宽度相同但长度不同的台球框固定在水平面上,从两个框的长边同时沿与长边夹角相同的方向、以相同的速度  发出小球P和Q,小球与框碰撞情形与光反射情形相同(即小球与框碰撞前后运动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与框边夹角相同)。摩擦不计,球与框碰撞的时间不计,则两球回到最初出发的框边的先后是(   )

    A . 两球同时回到出发框边 B . P球先回到出发框边 C . Q球先回到出发框边 D . 因两台球框长度不同,故无法确定哪一个球先回到出发框边
  • 13. 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 . 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 . 甲车向北运动 乙车向南运动 D . 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 14. 质量相同的M、N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 ­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     )

    A . 两件货物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前6秒货物M的速度小于货物N的速度 C . 吊车钢索对货物M的拉力大于货物M的重力 D . 货物N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
  • 15. (2018八上·绍兴月考) 下列各图中,表示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的是(     )
    A . B .        C . D .
  • 16. (2018八上·宁波月考)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 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 )

    A . v =0.6 m/s,v =0.4m/s B . 经过 6s 两小车 一定相距 6.0m C . 经过 6s 两小车一定相距 4.8m D . 经过 6s 两小车可能相距 2.4m
  • 17. 小船往返于沿河的甲、乙两地.若河水静止时,往返一次需时间为t1 , 若河水流动,则往返一次需要时间为t2 , 则(  )

    A . t1=t2            B . t1>t2            C . t1<t2            D . 由船速和水速决定
  • 18.

    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


    A . 28.33米/秒 B . 13.60米/秒 C . 14.78米/秒 D . 14.17米/秒
  • 19.

     如图为一电焊工人的工作照片,飞溅的火花留下一段美丽的“划痕”,已知拍摄这张照片时相机镜头的曝光时间为s,结合人体的常识尺寸,估测图中箭头所指的那粒火花的运动速度最接近下列的(  )

    A . 3×108m/s B . 3.4×102m/s C . 8m/s D . 8×10﹣2m/s
  • 20.

    在全运会开幕式上,有人观察到会场主旗杆上的旗帜和两位火炬手刚结束传递时手中火炬火焰的状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 B .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 C . 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右运动 D . 乙火炬手可能静止,甲火炬手向右运动
二、填空题
  • 21. 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m跑步比赛。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s通过的路程为400m,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m;接着乙同学以6m/s的速度追赶,经过50s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s到达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m/s。乙同学出发后,前10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m/s;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m/s。

  • 22.

    超声测速仪向障碍物发生时间极短的脉冲超声波,根据接收到的反射信号时间关系可以测量物体速度.如图所示,测速仪B向迎面匀速行驶的汽车A发生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为4.5s.发射第一个脉冲后1.4s收到反射信号,发射第二个脉冲后0.4s收到反射信号,则汽车行驶的速度m/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三、实验探究题
  • 23. (2019七上·衢州期中)   1583年的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参加比萨教堂活动时,注意到教堂里的一盏悬灯在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摆动。他被悬灯摆动的节奏所吸引,决定对悬灯进行仔细观察研究。后来,他发现了单摆的运动规律。小科在该故事的启发下,决定对单摆运动进行研究。他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了一个小球做成如图所示的单摆,观察单摆摆动的过程。他发现小球每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似乎相同,于是他开始研究在摆动角度α不变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作出以下几个猜想:

    ⑴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可能与小球的质量(m)有关

    ⑵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可能与线的长度(L)有关

    A、为了验证猜想,除线,秒表和几个质量已知的小球外,小科还需要器材:

    B、小科在不同条件下测出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一些数据:

    序号

    小球质量m/g

    线的长度L/cm

    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s

    1

    30

    120

    2.2

    2

    40

    120

    2.2

    3

    50

    120

    2.2

    4

    50

    90

    1.9

    5

    50

    60

    1.5

    ①为了研究时间(t)和质量(m)的关系,可对序号为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论:

    ②通过对序号3,4,5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与线的长度L有关。

    ③实验中发现,小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为小科设计一个好的测量方法:

    ④小科发现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为此他作出以下猜想

  • 24. (2019九下·温州竞赛) 如图所示,是科技迷小明制作的“真空炮”模型:在一根两端开口、内壁光滑、水平放置的透明塑料管左端管口处,放置一枚弹丸;管口两端各有一块可自由开合的挡板;靠近管口右端连接抽气机,抽出一部分气体后,迅速将挡板1打开,弹丸便可冲开挡板2从管右端射出。

    那么弹丸从管口射出的出口速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A.与透明塑料管内外气压差有关B、与透明塑料管的长度有关.

    C.与弹丸的直径有关D.与弹丸的形状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中抽气机的作用是:
    2. (2) 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时,小明分别用球形和弹头形弹丸进行实验,并在塑料管壁两侧安装光电传感计时器,测量不同位置弹丸的速度大小。

      ①基于实验设计,小明要验证猜想。(填序号)

      ②其中弹头形弹丸(如图甲)的速度随位置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弹头形弹丸在塑料管中的速度增大变慢的原因:

  • 25.

    小刚家的一个水龙头拧不紧,水一滴一滴断续地滴漏到地上.小刚发现,在耳朵听到前一滴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看到下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如图).他为了测算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找来了秒表和卷尺.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地面的高度h,再用秒表计时.计时的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示数为t。

     

    1. (1) 写出用上述物理量表示水滴在空中运动运动的平均速度v的表达式。


    2. (2) 小刚测得h=1m,当数到n=20时秒表的示数t=8.7s,求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请写出计算过程)


  • 26.

    为了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小马找来了用过的输液器和瓶子,设计了两套装置(如图甲、乙).选择其中一套合理的装置,通过调节使水匀速滴出;他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在车尾处粘上长纸条,让小车拖着的纸条经过滴管出口的正下方.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经过多次实验后,得到了数个带有“滴痕”的长纸条,选择其中两个纸条(如图丙所示)进行研究:


    1. (1) 为保证水持续匀速滴出,合理的装置应该是 ,这样可以保证在纸条上得到的任意相邻两个“滴痕”的间隔时间 。

    2. (2) 通过对A、B纸条上“滴痕”的分析,你认为小车两次分别做什么运动 ?

四、解答题
  • 27. 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min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了,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
    1. (1) 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2. (2) 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了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保留2位小数)
  • 28. (2020七下·丽水期中) 高速公路上常用超声波测速仪来测量汽车速度。某次检测时,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超声波返回信号,用时0.4s,如图所示.第二次发出到接收到返回信号用时0.3s,两次发出信号时间间隔是1s。(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求

    1. (1) 被测汽车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时,汽车到超声波测速仪的距离S1是多少?
    2. (2) 被测汽车两次接收到超声波的距离差S3是多少?
    3. (3) 被测汽车的速度是多大?(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