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初中科学一轮复习专题06:呼吸和消化

更新时间:2021-03-11 浏览次数:128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0八上·浙江期末) 关于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B . 呼气时,肺内气压相应增大 C . 吸气时,胸腔容积扩大 D . 呼气时,膈顶部下降
  • 2. (2020九上·杭州月考) 小金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各1毫升。②甲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乙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③同时将两试管恒温37℃,水浴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滴加1滴碘液。④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试管内液体变蓝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让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B . 该实验结果可用水银温度计直接测量并记录 C .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唾液是否能催化淀粉的分解 D . 该实验结论是甲试管内液体不变蓝,乙试管内液体变蓝
  • 3. (2020九上·西湖月考) 下图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被分解的速率,由图可以得出(    )

    A . 酶具有高效性 B . 酶具有专一性 C . 温度越高,酶催化效率越高 D . pH值越高,酶催化效率越高
  • 4. (2020八上·浙江期末) 如图,A、B、C、D依次表示人的消化道中的某个部位,曲线(X、Y、Z)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能代表蛋白质消化程度的曲线是(   )

    A . X B . Y C . Z D . 都可以
  • 5. (2020八上·浙江期末) 人体在呼吸运动中吸气时,有关膈肌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 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B . 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C . 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D . 膈肌收缩,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 6. 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 . 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C . 图乙中Tb到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 D . 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0
  • 7. 如图表示某人在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曲线A为平静状态 B . 曲线A的呼吸频率较高 C . 曲线B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 D . 曲线B状态时,气体交换率较低
  • 8. (2020·衢州) 如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漫画概念图。下列对图中描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蛋食主义者”意为胃能消化蛋白质 B . “我什么都能吃”意为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都能在小肠被消化和吸收 C . “口腔和我合作无间”意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能在口腔中配合脂肪的消化 D . “肝胆相照好兄弟”体现了肝脏和胆囊之间相互配合的关系
  • 9. (2020·金华·丽水) 2019年5月,浙江省疾控中心对中小学生午餐供应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学校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油盐肉过多,奶类和新鲜水果太少。其中奶类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
    A . 维生素 B . 膳食纤维 C . 蛋白质 D . 脂肪
  • 10. (2020九上·浙江期末)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大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表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编号

    唾液(滴)

    环境温度(℃)

    时间(min)

    2%淀粉(滴)

    碘液(滴)

    实验现象

    1

    5

    37

    15

    5

    1

    无色

    2

    5

    60

    15

    5

    1

    浅蓝色

    3

    5

    0

    15

    5

    1

    蓝色

    如图能恰当表示实验现象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1. (2020九上·金华期中) 下图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的过程。

    1. (1) 图中代表酶的是 .
    2. (2) 从图中1和2可以反映出酶具有性。
  • 12. (2020九上·长兴开学考) 新冠病毒给全球带来了重大的疫情

    1. (1) 新冠病毒主要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和肺构成;
    2. (2) 如图甲是重型感染者出现胸部X片及CT影像学,上所说的“白肺”,这说明病毒已经严重损伤了肺的基本结构单位 ;
    3. (3) 如图乙是ECMO,中文名“体外膜肺氧合”,是一 种可代替心肺功能的生命维持设备。其中的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的结构如图丙。工作时,将血液由人体静脉引出,从血液入口进入氧合器,血液经过由许多中空的、极细的纤维管构成的膜的外侧,从血液出口重回人体。同时向纤维管内通入气体,就能像正常人体内那样,使氧气、二氧化碳和血液在纤维膜的两侧通过作用进行交换。
  • 13. (2020八下·吴兴期末) “咳嗽”是由于异物侵入呼吸道或呼吸道发生炎症,引起的保护性生理活动。咳嗽时会快速向外呼出气体,此时膈肌,肺内气压(“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喷嚏”指鼻黏膜受刺激,急剧吸气,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喷出并发出声音的现象,如图曲线中,符合打喷嚏时呼吸特点的曲线是

  • 14. (2020·金衢模拟) 人体的消化液中,对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是肠液和;七大营养素中不需要消化,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却是人体极为需要的一类有机物。
  • 15. (2020·温州模拟) 下列是蛋白质在人体内代谢的思维导图:

    请据图回答:

    1. (1) 正常情况下,a过程参与的消化液有
    2. (2) a.b.c.d.e各字母表示的生理过程和物质依次是         (选择填空)。
      A . 消化、吸收、运输、分解、能量 B . 消化、吸收、合成、分解、氨基酸 C . 消化、吸收、合成、分解、能量   D . 消化、吸收、合成、排泄、能量
  • 16. (2020九上·余杭期末) 图甲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逐步分解的示意图,图乙曲线(X、Y、Z)分别表示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1. (1) 图甲中,淀粉经过①和②过程,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这属于代谢中的(选填“同化”或“异化”)作用,参与此消化过程的消化液是
    2. (2) 图乙中表示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曲线是(选填“X”“Y”或“Z”)。
    3. (3) 从曲线X、Y、Z可知,消化的主要场所是D,D适应消化的结构特点(写出一条)。
  • 17. (2020九上·上虞期末) 以下是研究pH对人体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准备5支装入2毫升浓度相同但pH不同的淀粉糊,再分别加入1毫升浓度相同的唾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0℃的水浴中。十分钟后,分别加一滴碘液,5支试管的显色结果如下表:(注:“+"表示蓝色的程度)

    试管号

    1

    2

    3

    4

    5

    pH

    5.6

    6.2

    6.8

    7.4

    8.0

    结果(颜色)

    ++

    +

    橙黄色

    +

    ++

    1. (1)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知pH为时,该酶的活性最强。
    2. (2) 提供一种能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方法:
    3. (3) 为确认淀粉糊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再设计实验。
三、实验探究题
  • 18. (2020九上·拱墅月考) 酶的催化效率不仅和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的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

    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硫酸

    蒸馏水

    碘液

    1

    2mL

    0

    1mL

    2滴

    2

    2mL

    1mL

    0

    2滴

    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的唾液,然后摇匀。

    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1. (1) 小柯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答:
    2. (2) 如果硫酸根离子(SO42-)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柯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
    3. (3) 如果小柯把改进后的实验试管编号为3号,那么2号试管和3号试管作对照,还可以研究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的影响。
    4. (4) 第3步操作中,另有一同学小妍把2支试管同时分别握在左、右手心里,也达到了相同的实验效果。请分析小妍这种做法的优点:
  • 19. (2020九上·拱墅期中) 下表是小金在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请据表中信息完成: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是否搅拌

    处理方法

    检验方法

    1

    淀粉糊+2mL唾液

    搅拌

    37℃;10分钟

    2滴碘液

    2

    淀粉糊+2mL唾液

    搅拌

    37℃;10分钟

    2滴碘液

    3

    淀粉糊+2mL清水

    搅拌

    37℃;10分钟

    2滴碘液

    4

    淀粉糊+2mL唾液

    搅拌

    0℃;10分钟

    2滴碘液

    5

    淀粉糊+2mL唾液

    搅拌

    100℃;10分钟

    2滴碘液

    1. (1) 若1号和3号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变蓝的试管是 号。
    2. (2) 实验中将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目的是
    3. (3) 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4. (4) 2号试管本应与1号有相同的实验现象,但结果出现了蓝色,你能推测少量淀粉未被分解的可能原因吗?(写出一种原因即可)
四、解答题
  • 20. (2020九上·绍兴月考) 端午节吃粽子是南方的地方习俗。粽子古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或再添加以辅料煮制而成。粽叶品种繁多,一般以芦苇叶、箬叶等制成,是制作粽子必不可少的材料。南方一般以箬叶为主,北方以芦苇叶为主。
    1. (1) 箬叶拥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气味芳香,闻之如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用箬叶包粽子可提高粽子中的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是人体合成(填营养素名称)的重要原料。
    2. (2) 肉粽的主要配料有糯米、猪肉、蛋黄、酱油,其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   
    3. (3) 个别商贩利用硫酸铜(CuSO4)溶液浸泡陈旧的粽叶使之变为青绿色,来冒充新鲜粽叶。硫酸铜对人体具有毒性的原因是
  • 21. (2020·宁波模拟) 随着天宫二号的发射,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得以实现,航天员在里面可以生活,并进行实验研究。宇航员是如何生活的呢?请结合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⑦表示生理过程,I、Ⅱ表示血液类型)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 (1) 航天食品中至少含有包括膳食纤维在内的七种营养成分,其中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食物通过②过程进入A系统,完成图中②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2. (2) 为了避免固体食品颗粒在失重条件下进入呼吸道影响③、④过程,航天食品都是流质的。宇航员参与过程③时,呼吸肌处于(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