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矿区十二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更新时间:2016-10-19 浏览次数:377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b><b >选择题</b>
  • 1. 蚯蚓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会死亡,原因是(  )

    A . 循环系统受损 B . 神经系统受损 C . 蚯蚓是穴居动物,怕光 D . 无法呼吸,窒息死亡
  • 2. 体温恒定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一组是(  )

    A . 鹿和蚯蚓 B . 麻雀和山羊 C . 水母和螳螂 D . 家鸽和青蛙
  • 3. 酵母菌不同于细菌的结构特点是(  )

    A . 单细胞 B . 有细胞壁 C . 有细胞膜 D . 有真正的细胞核
  • 4. 生物的分类等级中,生物间亲缘关系最近,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 . B . C . D .
  • 5. 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动物的行为都是先天性行为 B . 小袋鼠爬向育儿袋属于学习行为 C . 蚯蚓走迷宫是学习行为 D . 大山雀偷喝牛奶是先天性行为
  • 6. 以下关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不能乱砍滥伐森林,乱捕杀动物 B . 积极参加“植树节”、“爱鸟周”等活动 C . 要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D . 把野生的动植物全部集中到动、植物园中
  • 7. 下列动物中,都具有胎生、哺乳特征的一组是(  )

    A . 鲸和蛇 B . 狼和兔 C . 家鸽和虎 D . 狮和鲤鱼
  • 8. 在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遗体不断产生,但不会堆积如山,起主要作用的是(  )

    A .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B . 动物 C . 根瘤菌 D . 植物
  • 9. 大肠杆菌的生殖方式是(  )

    A . 分裂生殖 B . 孢子生殖 C . 营养繁殖 D . 出芽生殖
  • 10. 对两栖动物中的”两栖”理解正确的是(  )

    A . 既可生活在陆地上,也可生活在水中 B . 幼体和成体都可以生活在水中 C .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路两栖,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 D . 幼体和成体都生活在陆地
  • 11. 禽肉、蛋、猪肉里常常含有沙门氏菌,食用后会导致中毒,为防止中毒,在生活中你将用那种方式处理食物(  )

    A . 紫外线照射 B . 脱水处理 C . 高温煮透 D . 晒干后食用
  • 12. (2015八上·垫江期末) 动物的运动都是通过一定结构来完成的.人体的运动系统不包括(  )

    A . B . 关节 C . 神经 D . 骨骼肌
  • 13. (2015八上·开江期末) 噬菌体是寄生在哪类生物细胞内的病毒?(  )

    A . 植物 B . 动物 C . 细菌 D .
  • 14. 享有“裸子植物故乡”美誉的国家是(  )

    A . 巴西 B . 中国 C . 美国 D . 法国
  • 15. 微生物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对有关微生物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利用醋酸菌酿醋 B . 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C .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D . 利用甲烷菌制作泡菜
  • 16. 下面对骨骼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构成 B . 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 C . 骨骼肌的肌腱固定在同一块骨的两端 D . 骨骼肌受到刺激后会收缩
  • 17. (2018·邵阳模拟) 下列对微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病毒是分裂生殖 B . 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 . 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D . 细菌真菌对人类都有害
  • 18.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哪项不是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

    A . 卵生 B . 具有发达的胸肌 C . 身体呈流线型 D . 前肢变成翼
  • 19. 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 . 木耳 B . 流感病毒 C . 链球菌 D . 章鱼
  • 20. 下列疾病中都由病毒引起的是(  )

     

    A . 扁桃体炎和艾滋病 B . 艾滋病和手癣 C . 贫血和流感     D . 禽流感和烟草花叶病
  • 21. 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脊椎动物门的是(  )

    A . 鸽子和蜥蜴 B . 海葵和老虎 C . 虾和蚯蚓 D . 蛔虫和鲤鱼
  • 22. 为了防止食品腐败,保存食品时应该提供的条件是(  )

    ①高温  ②低温  ③干燥   ④保持湿润  ⑤暴露于空气中   ⑥隔绝空气  ⑦用日光晒.

    A . ①③⑦ B . ④⑤⑥ C . ②③⑥ D . ⑦④⑤
  • 23. 自然界中有很多动物都是群居在一起的,下列能体现动物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 . 黄昏一群蚊子在空中盘旋 B . 蜜蜂群体分工合作 C . 十几只鸭子在河水中戏水 D . 农田中有一群蝗虫在啃食庄稼
  • 24. 下列植物类群由低等到高等排列的是(  )

    A . 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种子植物 B .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种子植物    藻类植物 C . 种子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D .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 25. 猫和虎的共同分类单位是:“猫属”,猫和狗的共同分类单位是“食肉目”,据此可以确定(  )

    A . 猫和虎的共同特征较多 B . 猫和狗的共同特征较多 C . 虎和狗的共同特征较多 D . ABC项都不正确
二、<b >判断题</b>
三、<b >填空题</b>
  • 34. 请将下列生物所属类别和特征的对应编号填入表格内:

    名称

    蝗虫

    水螅

    草鱼

    水绵

    葫芦藓

    向日葵

    类别

    特征

    类别:①鱼类  ②节肢动物  ③腔肠动物  ④藻类植物⑤苔藓植物 ⑥被子植物

    特征:a、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b、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c、身体分节,有外骨骼

    d、种子有果皮,最高等

    e、无根、茎、叶

    f、有茎和叶,根是假根

四、<b >综合题</b>
  • 35.

    如图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细菌和真菌,请分析回答:

    1. (1) 图中的甲属于,乙、丙、丁属于

    2. (2) 细菌是细胞生物(选填单或多),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质等基本结构,有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是原核生物.

    3. (3) 真菌与细菌的繁殖方式不同,通过产生大量的(图丁中代码a所示的结构)来繁殖后代.

    4. (4) 细菌和真菌的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自养/异养)。

    5. (5) 在人类生活中,图代表的酵母菌被利用于酿酒和馒头等食品的制作.

  • 36.

    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1. (1) 步骤A中进行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2. (2) 以上步骤中,B是将池水中的细菌和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是培养细菌和真菌实验过程中的(     )过程。

      A . 结合 B . 接种 C . 培养 D . 种植
    3. (3) 完成步骤C培养,需要在适宜的下进行.

    4. (4) 同学们看到的菌落较大,若它的特点是褐色,绒毛状,由此他们断定这是一个形成的菌落.

    5. (5) 某同学认为这一实验中,还应再设计一套培养皿,高温灭菌后密封.你觉的他说得有道理吗?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