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1-02-24 浏览次数:16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这段话中的两大政治运动是指(    )
    A . 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 B . 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 C . 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 D . 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
  • 2. 浙江有一位革命先烈——钱一飞,民国十六年,他因秘密印制“打倒蒋介石”的传单,被人告发,随后被逮捕。他的遭遇表明当时中国的社会形势是(    )
    A . 国民党第五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 B .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C . 广州起义失败,革命党人被屠杀 D . 帝制复辟,军阀割据
  • 3. 1915 年《青年杂志》创刊号的一篇文章写道:“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代表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决心( )
    A .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B . 发起社会主义革命 C . 传播共产主义学说 D . 改变国民精神面貌
  • 4. 给下列图片所示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最确切的是(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B . 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C . 国共关系的不断变化 D . 毛泽东思想形成历程
  • 5. 毛泽东在1949年元旦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此时解放战争的形势是(    )
    A . 战略反攻揭开序幕 B . 三大战役胜利在望 C . 战略决战即将开始 D . 渡江战役已经开始
  • 6. 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因为它(    )
    A .  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B . 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 C . 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 D . 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
  • 7. 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②辫子搭肩三尺长, 之乎者也说荒唐

    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科学与民主”

    ②“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

    ③“三民主义”

    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③①④② D . ④①②③
  • 9.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

    ①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②都发生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候

    ③都促成团结合作局面的到来

    ④国共两党都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有史学家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胜利,以下行动中能体现中国为建立和维护该共同体作出直接贡献的是(    )

    ①参加诺曼底登陆

    ②参加雅尔塔会议

    ③远征军赴缅作战

    ④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 11.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道路决定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发展道路。

    材料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

    1. (1) 请写出年代尺的方框内所空缺的历史事件①,并简述该事件在“民权主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2. (2) 请分别写出年代尺中方框内所空缺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①和②,并简述历史事件①在近代中国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什么。
  • 12.   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抗争的战争,是邪恶与正义的战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 (1) 根据材料一,列举法西斯的“邪恶”表现。
    2. (2) 1942年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关键一年,请写出这一年使得战争进程发生根本转变的大事。
    3. (3) 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 13.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

    ——孙中山《告各友邦书》

    材料二:民国三十二年一月,随着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不断深入,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得到了盟军的肯定。美英首先与中国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相关的不平等条约。随着抗日战争不断的延续,西方各国相继取缔了对华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离……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享有的种种特权,被一取职消……屈辱的一页从此翻了过去,中国人民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根据三则材料,说明不同时期各方在处理不平等条约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