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6月...

更新时间:2022-02-24 浏览次数:10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0分)
  • 1. 下列选项属于下图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北平为首都    ④采用公元纪年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②③④
  • 2. (2017八下·高安期中) 2017年3月22日,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韩双方举行第四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韩国向中方送还28具志愿军遗骸。这些烈士牺牲在下列哪次战争中(    )

    A . 甲午战争 B . 抗日战争 C . 辽沈战役 D . 抗美援朝
  • 3. 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A . 西藏地区和平解放 B . 香港、澳门回归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 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 4. 1950年新中国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

    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④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5. 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开始实施( )
    A . 土地改革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 农业合作化运动 D . “大跃进”运动
  • 6. (2020·遵化模拟) 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 . 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 . 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C .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 . 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 7. 下图中材料内容描述的是三大改造后,我国农村的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A . 互助组 B . 家庭个体劳动 C . 农业合作社 D . 人民公社化
  • 8. 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它走的道路是()

    A . 建立生产合作社 B . 实行公私合营 C . 由国家没收管理 D . 由国家赎买接手
  • 9. 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这次会议是()
    A . 中共七大 B . 开国大典 C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0. (2018八下·晋江期中)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右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11. 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

    A .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的欢乐 B .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欣喜 C . “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D . “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的狂热
  • 12.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这次会议()
    A .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 .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 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 .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3.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两幅图出现在()

    A . “大跃进”运动时期 B .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有()

    ①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②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③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④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2017八下·高安期中) 20世纪80年代,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发现,泰国至少领先中国30年;30年后,中国人再次发现,泰国已至少落后中国上海20年,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 中、泰两国社会制度不同 B .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C . 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 . 科技革命的推动
  • 16. 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改革成效显著,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今天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该影响应该是()
    A . 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 B . 废除旧体制 C . 农村向着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D . 使农民收入大大增加
  • 17. (2018八下·苏州期中) 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这主要是因为( )
    A . 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B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 D .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 18. 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五大”

    A . 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 . 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 . 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 .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 19. (2020八下·东台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A . 计划经济的道路 B .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 .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20. “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奋斗目标()
    A . 中共十五大 B . 中共十六大 C . 中共十七大 D . 中共十八大
二、非选题(共30分)
  • 21.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建设之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加了综合实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材料三:党的十五大之后,中国共产党高举邓小平“建设之路”的伟大旗帜,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材料四: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春天的故事》

    1. (1) 根据材料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崭新的姿态”的理解。
    2. (2) 中国人民“富起来”得益于哪次会议?
    3. (3) 这次会议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4. (4) 邓小平“建设之路”指的是什么?
    5. (5)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有什么影响?
  • 22. 2020年既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建成全面小康之年。请仔细观察中国五年计划(规划)发展历程表,回答问题。

    中国五年计划(规划)发展历程表

    计划(规划) 时间 关键词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 工业增速 超额完成
    第二个五年计划 1958-1962年 大跃进 大倒退
    ……    
    第七个五年计划 1986-1990年 改革闯关 治理整顿
    第八个五年计划 1991-1995年 小平南方谈话 改革潮涌
    第九个五年计划 1996-2000年 宏观调控 经济软着陆
    第十个五年计划 2001-2005年 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制资源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2006-2010年 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2011-2015年 转变经济方式 改善民生
    1. (1) 请你根据中国五年计划(规划)发展历程表和所学知识,归纳以上五年计划(规划)制定的共同目的。
    2. (2) 请你根据中国五年计划(规划)发展历程表,概括我国五年计划(规划)有哪些变化?
    3. (3) 以上五年计划(规划)的制定,体现了国家的哪一重要职能?
  • 23. 史料中的历史。
    1. (1) 【歌曲中的历史】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歌词反映了什么事件?“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举出一位此事件中的英雄人物。
    2. (2)

      【图片中的历史】

      图1                图2                       图3                       图4

      图片反应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事情?
    3. (3) 请分别说说图3和图4人物所作的贡献以及中学生应该学习两个人物的什么品质?
    4. (4) 【文献中的历史】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针对这一材料党中央发动了什么运动?对你有什么启示?
  • 24. 我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策。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1) 结合所学知识,将上图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③

      ④⑤

    2. (2) 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 (3) 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