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1年高考生物优质试题汇编专题20 生态系统及人类与...

更新时间:2021-01-18 浏览次数:12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0·浙江选考) 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多 B .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绿色植物都属于生产者营养级 C . 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同种生物的总和 D . 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相同的
  • 2. (2020·新高考I) 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 B . 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 C . 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D . 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
  • 3. (2020·全国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 B .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C . 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D . 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
  • 4. (2020·海南) 海洋污染已成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海南管辖的海域面积大,保护好海洋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海洋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性污染物排入、海上活动和直接向海洋倾倒废物 B . 赤潮和水华的发生与人类活动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有关 C . 海洋污染使海洋生物死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D . 红树林生态修复是保护沿海海洋环境的重要举措
  • 5. (2020·北京)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我国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起了全社会对生物安全形势的高度关注。以下选项中不会给我国带来生物安全风险的是(   )
    A . 人类及动植物中可能爆发的重大疫病 B . 保护沿海滩涂红树林中的生物多样性 C .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改变 D . 收集我国公民及生物资源的遗传信息
  • 6. (2020·浙江选考) 氟利昂大量逸散到大气层中会直接导致(   )
    A . 臭氧层破坏 B . 酸雨形成 C . 水体污染 D . 温室效应
  • 7. (2020·江苏)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B . 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 C . 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D . 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
  • 8. (2020·浙江选考)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酸雨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B . 人口在地球上可以不断地增长 C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 人类活动会影响臭氧层的稳定
  • 9. (2019·浙江会考) 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酸雨不会破坏水体平衡和杀死水生生物 B . 酸雨不会伤害陆地农作物和各种树木 C . 减少SO2和NO排放可减轻酸雨危害 D . 酸雨中的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无影响
  • 10. (2019·海南) 下列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群落的演替产生严重的影响 B . 淡水湖泊中出现的水华现象都是由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 C . 水葫芦引入我国后,对一些淡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D . 入侵植物进入适宜其生长的地区可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
  • 11. (2019·海南) 假设在某岛屿上多年来总是存在一个约由m只狼组成的狼群、一个约由n只狼组成的狼群和若干只单独生活的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岛上的狼能够依据猎物留下的气味信息追捕猎物 B . 狼从猎物获得的能量大于猎物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 C . 岛上狼的总数可能已接近该岛允许狼生存的最大数量 D . 从岛上狼的数量相对稳定可推测岛上环境条件相对稳定
  • 12. (2019·浙江选考) 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臭氧层能降低太空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B . 人类活动对大量野生生物的灭绝没有影响 C . 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D .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受到严重干扰
  • 13. (2019·江苏)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 B . 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 C . 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 D . 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
  • 14. (2019·江苏) 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 . 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C . 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 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
  • 15. (2019·北京) 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

    A . 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 . 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 . 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D . 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
  • 16. (2019·天津) 多数植物遭到昆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质等。烟粉虱能合成Bt56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 B . 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C . 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比未被抑制的对照组快 D . 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可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
  • 17. (2019·全国Ⅱ卷) 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
    A . 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 . 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C . 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 . 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 18. (2018·江苏) 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 . 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 . 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D . 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 19. (2018·海南) 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 . 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 C . 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D . 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 20. (2018·全国Ⅲ卷)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 . 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 .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 .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 21. (2018·海南) 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 . 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 B . 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 . 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 D . 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 22. (2018·全国Ⅲ卷) 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 . 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 . 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 . 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 23. (2018·浙江选考) 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   )
    A . 减少氟利昂的使用 B . 增加化肥的使用 C . 增加污染物的排放 D . 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
  • 24. (2018·海南) 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 “小鸟” 愤怒地啄击扑打。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 B . 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 C . 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 D . 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
  • 25. (2020·武威模拟)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不能用环境破坏作为代价来换一时的发展。下列关于人与自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必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 大力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根本措施 C . 生态农业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D .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生态能量流动和群落演替的方向
二、综合题
  • 26. (2020·全国Ⅲ) 假设某种蓝藻(A)是某湖泊中唯一的生产者,其密度极大,使湖水能见度降低。某种动物(B)是该湖泊中唯一的消费者。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湖泊水体中A种群密度极大的可能原因是 (答出2 点即可)。
    2. (2) 画出该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
    3. (3) 假设该湖泊中引入一种仅以A为食的动物(C)后,C种群能够迅速壮大,则C和B的种间关系是
  • 27. (2020·全国Ⅱ)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植树造林、“无废弃物农业”、污水净化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措施。回答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问题:

    1. (1) 在植树造林时,一般认为,全部种植一种植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与混合种植方式所构建的生态系统相比,按照种植一种植物方式所构建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的含义是
    2. (2) “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利用生态工程的原理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模式,其做法是收集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再施用到农田中。施用有机肥料的优点是(答出3点即可)。在有机肥料的形成过程中,微生物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组分中的
    3. (3) 在污水净化过程中,除发挥污水处理厂的作用外,若要利用生物来回收污水中的铜、镉等金属元素,请提供一个方案:
  • 28. (2020·浙江选考) 某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以森林群落为主体,对维持当地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森林群落中所生存的众多生物种群相互之间组成了复杂的,因而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该森林群落在不同季节存在明显的外貌变化,即群落的明显,这也是群落结构的一种表现。
    2. (2) 在森林群落中,大气 的含量通常存在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这与植物的直接相关。 可在大气圈和的界面上进行交换而保持相对平衡。通常情况下,没有被消费者利用的有机物中的碳,大部分是在生物死亡后通过作用而重返大气。
    3. (3) 在该生态系统的农业生产区,通过采用农业生态工程的技术,发展立体养殖,调整作物的品种和种植面积,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29. (2019·浙江会考)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草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鹰在最短的食物链中处于第个营养级。
    2. (2) 兔取食草所同化的能量的去向包括 流向狐和鹰、流向分解者和未利用。这体现了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和的特点
    3. (3) 该草原的结构和功能长期维持稳态是靠 实现的。与该生态系统相比,苔原生态系统的土壤更容易积累有机物质,其原因是 。
  • 30. (2019·浙江选考) 药物A由于某种原因随着污水进入并影响湖泊生态系统。该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食鱼鸟类体内检测到较高浓度的药物A,该药物会使鸟类产生不良反应,这种现象属于

      生物残体、粪便等主要在湖泊的层被分解者分解。

    2. (2) 若含药物A的污水大量流入该湖泊,使某些藻类种群大暴发,造成水体的现象,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并可能由于作用使该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3. (3) 若药物A只是抑制某种雌鱼的生殖能力,导致出生率降低,则该鱼类种群的将下降,最终导致种群密度下降。
    4. (4) 若对该湖泊进行污水处理使其净化,则水体中鱼类种群数量将以增长方式恢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