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重点中学十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

更新时间:2021-01-23 浏览次数:15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江津夏天最高气温可达60℃ B .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 . 一节体育课时间约为0.4h D . 物理课本长约26cm
  • 2. 在商场里,当你站在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你是静止的 B . 你是运动的 C . 相对自动扶梯你是静止的 D . 相对商场地面你是静止的
  • 3. 在学校运动会上,小华参加百米赛跑,起跑后,小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华在前50 m一定用了6.25s B . 小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 . 小华的平均速度是8m/s D . 小华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8m/s
  • 4. 沿同一条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A,B,运动时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B的运动速度为2m/s B . 当t=5s,物体A,B相遇 C . 物体A的运动速度为1m/s D . 物体A,B均做变速运动
  • 5.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B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C . 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 .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
  • 6. 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冰融化——熔化(吸热) B . 雾生成——液化(放热) C . 露产生——汽化(吸热) D . 霜形成——凝华(放热)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这是一种汽化现象 B .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C . 利用干冰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吸热 D . 液化石油气利用的是用给气体降温的方法使气体液化
  • 8. (2016八·酒泉月考) 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 . 38℃,39℃ B . 39℃,40℃ C . 38℃,40℃ D . 39℃,39℃
  • 9. 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像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看见水中的鱼 C . 放大的字 D . 石桥倒影
  • 10.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某透明介质,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70°,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入射角为50° B .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0° C . 折射角为40° D .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
  • 11. (2020八上·重庆期中)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2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   )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 正立、放大的虚像
  • 12. (2016·淄博)

    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用焦距为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

    A .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 .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 . 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 D . 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
二、填空题
  • 13. 如图所示,该物体的长度为cm,体温计的读数是

    图片_x0020_380273639

  • 14. 小明坐在向东行驶的公交车里,以座椅为参照物,他是的,若以公交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向运动。
  • 15. 一列火车长100m,以30m/s的速度穿过一个长500m的山洞,需要s,若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桥,整列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为30s,则桥长m。
  • 16. 用吸管做成简易笛子可以吹奏出声音,吹吸管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的产生的,我们能够很容易区分笛子和钢琴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它们不同。
  • 17. 小李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18. 一只白鹭平静的湖面上空飞过,若湖水深度为8 m,当白鹭距水面12 m时,湖中白鹭的像距白鹭m,若白鹭往高处飞,则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9.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之(选填“前”或“后”),应佩戴矫正。
  • 20. 一蜡烛置于凸透镜前3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将蜡烛远离透镜,则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射到光屏上发生(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三、综合题
  • 21. 近年彭水一中校园建设成效明显。夏天整个校园处于雾气缭绕之中,犹如人间仙境;能容纳上万人的中心广场的四周绿树成荫;初中部后的水池倒映着假山,虚实连成一片;冬夜清晨漫步在两旁树叶布满露珠与霜的校园步道上,听见同学们的读书声响彻云霄;夜晚,教室的灯光伴随学生一个又一个充实的晚自习时间。不觉感叹,一中真好!请参照示例写出刚提到的所涉及的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图片_x0020_100009

    示例:物理现象:漫步校园步道。

    物理知识:相对于地面,人是运动的。

    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

四、作图题
五、实验题
  • 24.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象回答:

    图片_x0020_1836279097

    1. (1) 此装置采用水浴法是为了让固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
    2. (2) 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图丙中得知该固体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 (3) 从丙图中的 DE 段得知,它在沸腾过程中虽然 热,但温度
  • 25.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图片_x0020_100018

    1. (1)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是为了便于
    2. (2) 点燃A蜡烛,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前”或“后”)侧观察,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 (3) 用光屏放在蜡烛B处,光屏上(选填“有”或“没有”)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4. (4) 接下来的步骤是: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A . 减小误差 B . 得到普遍规律
  • 26. 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她按如下图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两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 (1)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 
    2. (2) 为了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调(选“上”或“下”);调节好烛焰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B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
    3. (3) 蜡烛置于B点时,光屏得到一个的实像,(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 (4) 晓军同学发现所在实验小组的凸透镜上部缺掉了一块,其它条件不变,用它来探究成实像,则光屏上(选填“有”或“无”)完整的像;
    5. (5) 将蜡烛置于某处,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将远视眼镜置于蜡烛和透镜之间,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六、计算题
  • 27. 喜羊羊发现后方100 m处的灰太狼正以15 m/s的速度向自己猛扑过来,此时喜羊羊与前方的羊村相距200 m。问:
    1. (1) 灰太狼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跑到羊村?
    2. (2) 喜羊羊至少要用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跑进羊村?
  • 28. (2020八上·吉林期末)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去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使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继续行驶了2000m。求
    1. (1) 该汽车在前500s行驶的路程是多少m?
    2. (2) 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多少s?
    3. (3)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29. 汽车在某段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进入某超声测速区域,如图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370m,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波信号,2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

    图片_x0020_1201363768

    1. (1) 汽车接收到超声波时离测速仪的距离;
    2. (2) 此过程中汽车的速度;
    3. (3) 该车的速度若该区域限速80km/h,汽车在此区域是否超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