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1年高考生物优质试题汇编专题13 生物变异与育种

更新时间:2021-01-15 浏览次数:118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0·江苏) 下列叙述中与染色体变异无关的是(   )
    A . 通过孕妇产前筛查,可降低21三体综合征的发病率 B . 通过连续自交,可获得纯合基因品系玉米 C . 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可获得白菜-甘蓝 D . 通过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培育出了小黑麦
  • 2. (2020·全国Ⅱ) 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 . 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C . 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D . 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 3. (2020·浙江选考) 某条染色体经处理后,其结构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这种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属于(   )

    A . 缺失 B . 倒位 C . 重复 D . 易位
  • 4. (2019·浙江会考) 同一玉米棒上存在多种颜色玉米粒的现象称为“斑驳”。科学家在研究“斑驳”的成因时,发现某些染色体片段可以在非同源染色体间跳跃。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     )
    A . 缺失 B . 重复 C . 倒位 D . 易位
  • 5. (2019·海南)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高等生物中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B . 基因突变必然引起个体表现型发生改变 C . 环境中的某些物理因素可引起基因突变 D . 根细胞的基因突变是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的
  • 6. (2019·江苏)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B . 基因突变使DNA序列发生的变化,都能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C . 弱小且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进行加倍处理后可用于育种 D . 多倍体植株染色体组数加倍,产生的配子数加倍,有利于育种
  • 7. (2020·江苏) 某膜蛋白基因在其编码区的5′端含有重复序列CTCTT CTCTT CTCTT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CTCTT重复次数改变不会引起基因突变 B . CTCTT重复次数增加提高了该基因中嘧啶碱基的比例 C . 若CTCTT重复6次,则重复序列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 D . CTCTT重复次数越多,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 8. (2020·新高考I)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下图所示。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 B . 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 C . 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 D . 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
  • 9. (2020·北京) 为探究干旱对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用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干旱条件,处理白刺花的根尖,制片(压片法)后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变异(畸变)的情况,细胞图像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制片需经龙胆紫染色→漂洗→盐酸解离等步骤 B . 直接使用高倍物镜寻找分生区细胞来观察染色体 C . 染色体的形态表明该细胞正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 D . 观察结果表明该细胞染色体发生了变异(畸变)
  • 10. (2019·浙江选考) 人类某遗传病的染色体核型如图所示。该变异类型属于(   )

     

    A . 基因突变 B . 基因重组 C .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 染色体数目变异
  • 11. (2019·江苏) 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 B . 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 C . 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 D . 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
  • 12. (2019·天津) 叶色变异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芽变现象。红叶杨由绿叶杨芽变后选育形成,其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减少,光合速率减小,液泡中花青素含量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红叶杨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位点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 B . 两种杨树叶绿体基粒类囊体的差异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C . 两种杨树叶光合速率可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作比较 D . 红叶杨细胞中花青素绝对含量可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测定
  • 13. (2019·江苏) 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为缬氨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突变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 B . 该突变引起了血红蛋白β链结构的改变 C . 在缺氧情况下患者的红细胞易破裂 D . 该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 14. (2018·海南) 蜜蜂中,雌蜂是雌雄配子结合产生的二倍体,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直接发育而来的。某对蜜蜂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为:雌蜂是 AADD, AADd, AaDD, AaDd;雄蜂是 AD, Ad, aD, ad。这对蜜蜂的基因型是(  )
    A . AADd 和 ad B . AaDd 和 Ad C . AaDd 和 AD D . Aadd 和 AD
  • 15. (2018·海南) 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  )
    A . 基因重组 B . 染色体重复 C . 染色体易位 D . 染色体倒位
  • 16. (2018·江苏) 下列过程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是(    )
    A . 经紫外线照射后,获得红色素产量更高的红酵母 B . 运用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 C . 黄瓜开花阶段用2,4-D诱导产生更多雌花,提高产量 D . 香烟中的苯并芘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增加患癌风险
  • 17. (2018·天津) 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色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食用,雄株产量高。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 B . 幼苗乙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C . 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XY、XX D . 与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 18. (2018·浙江选考) 将某种海鱼的抗冻基因导入西红柿细胞中,培育成耐低温的西红柿新品种,这种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属于(   )
    A . 杂交育种 B . 转基因技术 C . 单倍体育种 D . 多倍体育种
  • 19. (2017·天津)

    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 . 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 . 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 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 20. (2017·浙江选考) 研究人员用X射线处理野生型青霉菌,选育出了高产青霉菌新菌株.这种育种方法属于(  )
    A . 杂交育种 B . 单倍体育种 C . 诱变育种 D . 多倍体育种
  • 21. (2020·鹤壁模拟) 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 . 单倍体玉米植株矮小,种子较小,产量低 C . 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D . 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 22. (2020·鹤壁模拟) 作物育种技术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培育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属于诱变育种 B . 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 C . 培育无子西瓜过程中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幼苗 D . 把两个小麦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 23. (2020·银川模拟) 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 B . 可遗传的变异是指能够遗传给子代的变异 C . 花药离体培养后可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 D .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不属于基因重组
  • 24. (2020·辽宁模拟) 某一年生植物,抗病(基因为A)对感病(基因为a)显性,高茎(基因为B)对矮茎(基因为b)显性,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若用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雌雄同株植物,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和aabb植株的前提下,兼顾简化操作,所采用的适宜方法依次是(    )
    A . 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 B .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 C . 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 D . 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
  • 25. (2020·南昌模拟) 研究发现,某些致癌因子可以造成细胞分裂末期染色体断裂,断裂的染色体片段由于不能进入子细胞核,而形成了细胞核外的团块,称为微核。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微核现象可用于检测某些致癌因子的致畸作用 B . 微核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片段缺少着丝点 C . 形成微核的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D . 造血干细胞等所有能分裂的细胞都可能产生微核
二、综合题
  • 26. (2020·全国Ⅰ) 遗传学理论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不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情况下,产生基因重新组合的途径有两条,分别是
    2. (2) 在诱变育种过程中,通过诱变获得的新性状一般不能稳定遗传,原因是,若要使诱变获得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 27. (2020·鹤壁模拟) 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是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高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两个品种,经杂交后得到F1 , F1 , 自交后得 F2。请回答:
    1. (1) 上述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属于,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2. (2) F2中共有种基因型,其中最理想的基因型是
    3. (3) 要获得理想基因型还可以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其优点是
  • 28. (2020·随县模拟)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极为广泛。现有不抗锈病的小麦(基因型ee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与抗锈病的纯合四体小麦(7号染色体有4条,其上共有4个相关抗锈病基因)进行有性杂交,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四体小麦的形成是变异的结果。欲确定抗锈病的小麦是四体,最简捷的方法是:选取小麦的(填“分生区”或“伸长区”)材料制成装片,进行找到期细胞,观察
    2. (2) 杂交产生的三体小麦(7号染色体有3条),在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任意两条染色体正常配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正常分离,而另一条随机移向细胞任意一极。若上述杂交子代与不抗锈病小麦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是,表现型及比例是,并画出相应遗传图解。
  • 29. (2020·河南模拟) 某植物的性别分化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Y和R同时存在时,植株表现为雌雄同株;不含R基因时,植株表现为雄株;其他基因型均表现为雌株。回答下列问题:
    1. (1) 现有基因型为YyRr的植株,获得纯合植株的简要流程图如下:

      YyRr植株→花粉→幼苗→正常植株

      与杂交育种相比,该育种方法的特点是,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育种时,需用来处理幼苗,上述育种流程中得到的植株表现型及基因型是

    2. (2) 若现只有若干各基因型纯合植株,某研究小组欲通过实验判断控制性别分化的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

      实验步骤:取多株雄株与多株雌株进行杂交,取子代表现型为的个体,让该个体进行自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出现时,则控制性别分化的两对等位基因(Y、y,R、r)独立遗传;若子代出现时,则控制性别分化的两对等位基因(Y、y,R、r)不符合独立遗传。

  • 30. (2020·湘潭模拟) 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的茎色紫色对绿色为显性,受等位基因A/a的控制。科学家用X射线处理某纯合紫株的花药后,将获得的花粉对绿株进行授粉,得到的F1中出现了1株绿株(M)。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等位基因是通过产生的,等位基因A、a的根本区别是
    2. (2) 若M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则发生突变的基因是(填“A”或“a”),发生突变的时间最可能为
    3. (3) 经检测后得知M的出现是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而且变异的配子活力不受影响(两条染色体异常的受

      精卵不能发育),则对M出现的合理解释是。请利用杂交实验对以上结论进行验证,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

      预期结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