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通化市职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12...

更新时间:2021-01-24 浏览次数:12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共40题,60分
  • 1. 太阳的稳定时期还会维持约50亿年,之后,地球将不再适合人类生存。读下面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太阳是银河系的核心 B . 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C . 肉眼看到的是太阳的色球层 D . 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
    2. (2) 图中表示地球的是(   )
      A . B . C . D .
    3. (3) 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得天独厚,具体是指(   )

      ①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      ②日地距离适中

      ③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④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2.    2014年10月18日,天文学家观测到太阳黑子活跃区出现了大面积的黑子群,某观测平台探测到强大太阳耀斑出现在太阳表面。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 (1) 强大耀斑发生在太阳的(   )
      A . 光球层 B . 色球层 C . 日珥 D . 太阳风
    2. (2) 此次太阳活动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A . 全球变暖 B . 信鸽迷失方向 C . 指南针失灵 D . 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3. (3) 根据所学知识,推测下一次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可能发生在(   )
      A . 2024年 B . 2025年 C . 2026年 D . 2027年
  • 3. 如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1. (1) 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   )
      A . ①为地壳 B . ②为岩石圈            C . ③为软流层 D . ④为下地幔
    2. (2)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 . 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 . 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 . 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 4. 小明在游记中写道:“终于开启了我的莫斯科之旅……从北京起飞一个小时后,平稳飞行在万米高空,舷窗外是蔚蓝的天空,机翼下是翻腾的云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从北京起飞一个小时后,飞机位于(   )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电离层 D . 高层大气
    2. (2) “翻腾的云海”所在大气层的特点是(   )
      A . 大气对流运动显著 B .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C . 能大量吸收紫外线 D . 水汽、杂质的含量很少
  • 5. 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据图完成下列题。

    1. (1) 如图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1、F2、F3依次为 ( )
      A . 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B . 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C .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D . 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
    2. (2) 如图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1为气压梯度力方向,则风向是 ( )
      A . B . C . D .
  • 6. 读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1. (1) 图示气压最高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图中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 . ①到② B . ②到④ C . ③到④ D . ③到①
  • 7. 读“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   )
      A . ①——太阳辐射 B . ②——大气辐射 C . ③——大气逆辐射 D . ④——地面辐射
    2. (2) 对流层大气增温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 . B . C . D .
    3. (3) 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 ①强,②强 B . ②强,③弱 C . ①强,④强 D . ②强,④弱
  • 8. 图为“我国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回答下列题。

    1. (1) 李煜在《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春水向东流”指的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2. (2) 增加④环节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 修建机井 B . 修建水窖 C . 植树造林 D . 跨流域调水
  • 9.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所溶解的矿物质与海水质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矿物质克数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读图,回答下列题。

    1. (1) 密度最低的海区是(   )
      A . 赤道地区                                              B . 10°S附近的海区 C . 10°N附近的海区                                  D . 高纬海区
    2. (2) 图中显示,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   )
      A .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 B . 由南北纬3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C . 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D . 由南北纬4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3. (3) 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 . 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B . 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小 C . 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D . 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 10. 读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关于图中所示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
      A . 盛行西风影响下形成①洋流                    B . ①洋流与③洋流的水温相同 C . ③洋流是西风吹拂而形成的暖流              D . ⑤洋流为季风洋流
    2. (2) 洋流对地理环境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寒流可以降温减湿,因此④⑤沿岸都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气候 B . 寒暖流的交汇处会形成大渔场,因此②⑤洋流交汇处的北海道附近形成了大渔场 C . 全球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④洋流的势力加强密切相关 D . 洋流会加快净化速度,因此有洋流流经的海域不会发生海洋污染事件
  • 11.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的丹娘沙丘,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它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据此完成下列题。
    1. (1) 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
      A . 流水堆积 B . 风力堆积 C . 冰川堆积 D . 海浪堆积
    2. (2) 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
      A . 印度洋海滩 B . 沿岸疏松的土壤 C . 塔克拉玛干沙漠 D . 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3. (3) 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 12. 右图中的等高线(单位:m)示意一种堆积地貌。读图,完成下列题。

    1. (1) 图示地貌为(   )
      A . 三角洲 B . 风蚀蘑菇              C . 江心洲 D . 沙丘
    2. (2) 图示地貌区盛行风向为(   )
      A . 东南风 B . 西北风                  C . 西南风 D . 东北风
  • 13. 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读图完成下列题。

    1. (1) 该版面景观所表示的地貌是(   )
      A . 海岸地貌 B . 喀斯特地貌 C . 冰川地貌 D . 风沙地貌
    2. (2) 下列关于该地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地貌可以发展旅游业 B . 该地貌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C . 该地貌适宜建大型水库 D . 山间小盆地可以发展种植业
  • 14. 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该岩层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读“中华龙鸟化石图片”,回答以下各题。

    1. (1) 含有中华龙鸟化石的页岩属于(   )

         

      A . 沉积岩 B . 变质岩 C . 侵入岩 D . 喷出岩
    2. (2) 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   )

         

      A . 火山频发的高原山地 B . 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 C . 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 D . 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
  • 15.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   )

          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 . 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 . 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 . 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 . 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2. (2) 根据S波和P波传播途径的差异,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经常利用地震波进行(   )

         

      A . 传递声音信号 B . 勘探油气资源 C . 调查农作物病虫害情况 D . 测量山峰的海拔高度
  • 16.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①气压带名称及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 . 副热带高气压带炎热干燥 B . 赤道低气压带高温多雨 C . 副极地地气压带温和干燥 D . 极地高气压带温和湿润
    2. (2) ②风带的盛行风向及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 . 东北风干燥 B . 西南风湿润 C . 东南风湿润 D . 西北风干燥
  • 17.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P地对应的气压带是(   )

         

      A .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 赤道低气压带 D . 极地高气压带
    2. (2) 图示该季节,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地中海地区气候受P控制 B . 欧洲西部气候受M影响 C . 亚洲东部气候受M影响 D . 印度尼西亚气候受N影响
  • 18.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局部平原河段图,河流两岸分布有甲乙丙丁四个村庄。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沿a-b线河床的剖面和表层水流特征的是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共4题,40分)
  • 1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可分别见到与图3中相似的地貌景观。其对应关系分别是:甲-(填序号,下同),乙-,丙-,丁-
    2. (2) 分别指出图3中②③的地貌名称,②- 、③-,若两类地貌在图2中均有分布,则②最可能位于处(填字母),③最可能位于处(填字母)。
    3. (3) 读图3中的①地貌,试描述该类地貌景观特点
    4. (4) 简述②地貌的形成过程。
  • 20.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N”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P”,图P是图N中的A层某地,该地位于在北半球,中1、2、3位于等压面上,4、5位于等高面上,回答下列问题。

    1. (1) A为层,B为层。
    2. (2) A层的直接热源是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或降低)。
    3. (3) 图P中1、2、3、4、5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表示气压最低的数码是
    4. (4) 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处,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风向为
    5. (5) 若图P表示的是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海洋或陆地).若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城市或郊区)。
  • 21. 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洋流①②③④,属于风海流的是,属于补偿流的是
    2. (2) 若M海域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不利影响是
    3. (3) 洋流⑥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4. (4) M、N均为世界大渔场,M为渔场,洋流对N渔场形成所起到的作用是
    5. (5) 洋流③⑦从水温特点看,(是,否)属于同一类洋流。
  • 2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左图中序号①表示气候,其成因是全年受气压带控制。
    2. (2) 左图中甲表示气压带,由其位置可判断北半球正值季(冬或夏);受其控制,此时④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右图的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与④地区气候特征吻合的是图,与⑥地区气候特征吻合的是图。
    3. (3) 左图中丙处往往形成著名渔场,其成因主要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