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六中珠江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

更新时间:2021-01-08 浏览次数:1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在以下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 热水和冷水混合后变成温水 B . 同学们读书声往四周传播 C . 水壶烧水时产生的“白气” D . 水果店内扑鼻而来的水果香味
  • 2.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说明摩擦过程中橡胶棒(   )
    A . 得到负电荷 B . 失去负电荷 C . 得到正电荷 D . 失去正电荷
  • 3. 如图所示,小明用自制温度计测一杯液体温度,选择了不同的玻璃管和相同的玻璃瓶装同种液体,下列说法正确助是(   )

    A . 利用了玻璃瓶可以热胀冷缩的原理 B . 同一玻璃瓶,玻璃管越细,分度值越小 C . 温度计读数与瓶内玻璃管长度有关 D . 玻璃管顶部没有密封,不能测量液体温度
  • 4. (2020八上·荔湾期末)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在三态之间转化过程中所对应的吸放热情况,标注都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189842186 B . 图片_x0020_98208058 C . 图片_x0020_1671556629 D . 图片_x0020_517844884
  • 5. (2016·苏州模拟) 小明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小华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列实验中,能帮助小华释疑的是(   )

    A . 挂一个钩码,铅柱不分离 B . 挂两个钩码,铅柱不分离 C . 铅柱略错开,铅柱不分离 D . 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离
  • 6. 如图所示,把一个底部封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座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塞子塞紧管口。把一根橡皮条缠在管子上并迅速来回拉动,很快会观察到塞子被顶出,且在管口上方有大量“白气”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塞子被顶出后,酒精蒸气的内能增加 B . 来回拉动橡皮条的过程中,金属管的内能减少 C . 来回拉动橡皮条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D . 管口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而出的小水珠
  • 7. 在标准大气压下,关于水和冰的说法不正确是(   )
    A . 水的沸点是100℃ B . 冰的熔点是0℃ C . 水的热值是4.2×103J/kg D . 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
  • 8. 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热量后,再相互接触(c>c),则(   )
    A . 没有温度差,所以不会发生热传递 B . 没有内能差,所以不会发生热传递 C . 会发生热传递,热量由铜块传递给铝块 D . 会发生热传递,热量由铝块传递给铜块
  • 9. 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物态变化实验装置.已知标准 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0℃和113.5℃.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

    ⑴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⑵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A . 只有(1)正确 B . 只有(2)正确 C . 都正确 D . 都错误
  • 10. 科学家发明了一款单缸六冲程内燃机,它每一个工作循环的前四个冲程与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相同,在第四冲程结束后,立即向汽缸内喷水,水在高温汽缸内迅速汽化成高温、高压水蒸气,推动活塞再次做功,如图是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示意图,则六冲程发动机个工作循环的正确顺序为(   )

    A . 甲、丁、乙、丙、乙、丙 B . 甲、丁、乙、丁、乙、丙 C . 甲、丁、乙、丙、甲、丙 D . 甲、丁、乙、丁、甲、丙
二、实验题
  • 11. 小丽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图中的水是的现象; (“沸腾前”、“沸腾时”、“沸腾结束”)指出小丽实验中的一处错误
    2. (2) 小明协助小丽纠正实验错误后,用表格记录了测量水温随加热时间变化情况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2

      94

      96

      97

      98

      98

      95

      98

      98

      98

      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第 min时的数据是错误的;

      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沸腾过程中的“水温—时间”图象

      ③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它低于100℃的原因可能是

      ④实验中,带孔纸盖的作用是:

  • 12. 如图a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m<m),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b:

    1. (1) 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a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
    2. (2) 乙液体第60s的内能乙液体第120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 (3) 小明根据图中0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你认为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c、c的大小关系是:,你的判断依据是:
  • 13.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 (1) 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2. (2) 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3. (3) 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21%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8℃,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选填“准确”或“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
    4. (4) 在测量浓度为21%的盐水凝固点时,某一时刻测得盐水温度如图所示,则此时该盐水处于态;
    5. (5) 如图,只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搅拌的时候,易拉罐的温度会降低

      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放出了热量

      C.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三、综合题
  • 14.                    
    1. (1) 上层的粒子由下层的粒子构成,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物质结构的有(____)
      A . B . C . D .
    2. (2) 在上述所有粒子中,带正电荷的有哪些:
  • 15.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制动液

    汽车制动液俗称刹车油,汽车刹车时,驾驶员踩踏板通过刹车管内的制动液把压力传递到刹车块,刹车块和车轮上的鼓轮摩擦,静止车轮转动,制动时,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会使制动液温度升高,如果温度过高,达到沸点,制动液就会产生大量气体,造成制动失灵。制动液的沸点在遇潮吸水后会下降,因此国家规定制动液沸点不得低于140℃。

    要测量制动液的沸点,可以取适量制动液和一个质量为m1的铜块放入加热容器,加热至沸腾后,把铜块取出立即放入一个装有水的保温杯中,保温杯中水的质量为m2、温度为t1 , 等铜块和水的温度相同后,再测出水温t2 , 若从取出铜块到测出水温过程散失的热量为Q,铜的比热容为c1 , 水的比热容为c2 , 就可以计算得到制动液的沸点,下表为某种制动液的含水量和对应的沸点。

    含水量/%

    0

    1

    2

    3

    4

    5

    6

    沸点/℃

    210

    180

    158

    142

    132

    124

    120

    1. (1) 刹车时制动液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方式增加了制动液的内能。
    2. (2) 利用表格中给出的数据,在坐标图中作出沸点与含水量的关系图象。
    3. (3) 根据图表判断:当含水量达到%时,这种制动液就必须更换。
    4. (4) 制动液沸点的表达式为t=
四、填空题
  • 16. 如图甲所示,这是一个小蒸汽轮机,烧瓶内的水通过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瓶口处的“白气”是(填“瓶内、瓶外”)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在蒸气推动扇叶转动的过程中,请在图乙完善它能量形式的能流图

    根据图a内燃机的四冲程中吸气冲程的示意图,在图b画出存在着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

  • 17. 物质M因发生物态变化放热,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发生物态变化后,物质M的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不变”),这种物态变化为,如果它的热值是3.9×107J/m3 , 则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五、计算题
  • 18. 天然气热水器的热效率,表示该热水器工作时,天然气完全燃烧所消耗的化学能,有多大比例转化为水的内能。热水器输入质量为40kg、初温为15℃的水,经过热水器消耗0.15m3天然气加热后(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输出水的温度为40℃。求:[已知天然气热值:q=3.2×10J/m3 , ρ=1.0×10kg/m3 , c=4.2×103J/(kg·℃)
    1. (1) 天然气放出的热量Q多大?
    2. (2) 水吸收的热量Q多大?
    3. (3) 本次热水器的加热效率η多大?
    4. (4) 如果这些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对汽车做功1.2×103J,求汽车的热机效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