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

更新时间:2021-01-13 浏览次数:1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学生课桌的高度约是200mm B . 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cm C . 物理课本的宽约48cm D .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 2. 《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 . 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 C .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 D .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 3. 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
    A . 空气 B . C . 酒精 D . 钢管
  •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声音传播很远 D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 5. 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用图像表示,在下图所示的各个图像中,可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 6. (2019八上·潮阳月考) 《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这些镜头通常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同时在他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会感觉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演员 B . 平台 C . 急速飘动的白云 D . 摄像机
  • 7. 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17.61厘米,17.52厘米,17.53厘米,17.53厘米,更接近于真实值的数据是(   )
    A . 17.52厘米 B . 17.53厘米 C . 17.54厘米 D . 17.55厘米
  • 8. 我国的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钟能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 C . 人耳能区分不同大小的编钟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 . 用手按住被敲击的钟,该钟的发声立即停止,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声音
  • 9. 某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前4秒的路程为40米,那么在第8秒时的速度是: ( )
    A . 5m/s B . 10m/s C . 12.5m/s D . 62.5m/s
  • 10. (2016八上·博白期中) 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 . 量程3 m,分度值1 mm B . 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 . 量程30 cm,分度值1 mm D . 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 11. 一本物理教材掉到了地上,小聪和小红从不同的位置都看到了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聪和小红都能看到物理教材是因为物理教材是光源 B . 小聪看到教材是光发生漫反射,小红看到教材是光发生镜面反射 C . 小聪和小红看到教材都是光发生漫反射 D . 小聪和小红都能看到物理教材是因为光路是可逆的
  • 12. 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O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 绕ON前后转动板E B . 绕ON前后转动板F C . 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 D . 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
二、填空题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5. 利用钢尺可以做“探究声音的特性”的实验:

    ①如图所示,用一只手将钢尺压在桌沿上,另一只手轻轻拨钢尺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动钢尺,听其响度,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响度的大小与 有关.

    ②如图所示,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音调,实验可得出结论:声音的音调与有关.

  • 26. 如图,这是小勇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图片_x0020_100017

    1. (1) 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 (2) 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的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3. (3) 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形成的;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 27. 在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时,同学们选用长80cm、内径10mm的均匀玻璃管进行实验,在管内注满水,留一个小气泡,两端密封。倒转玻璃管,保持竖直,观察气泡在管内竖直向上运动,测量小气泡在管内上升过程中的速度。
    1. (1) 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2. (2) 当气泡的运动稳定后,同学们从某一位置开始,每4s在玻璃管上用记号笔记录气泡的位置,并做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通过观察及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气泡在任意相同的时间内,我们把这样的运动叫做

      时间t/s

      路程s/cm

      0

      0

      4

      12

      8

      24

      12

      36

      16

      48

      20

      60

五、计算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