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1-16 浏览次数:14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读“宁夏农业区划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Ⅰ~Ⅳ区域( )
      A . 属于不同等级 B . 具有明确边界 C . 内部性质相对一致 D . 之间没有联系
    2. (2) 图中I~Ⅳ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 . 降水量 B . 地形 C . 气温 D . 土壤
  • 2.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原( )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冬季气温逐渐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逐渐减弱,自然生态变化逐渐减小

      ④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由多到少再到较多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①③
    2. (2) 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区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 .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 .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C .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D .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3. (3) 下列有关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
      A . 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 . 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 C . 剑麻—棉花—桑蚕—亚麻 D . 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
  • 3. (2018高二上·鹤岗期中) 今后我国三个地带的发展,应当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地带的优势。下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GDP(亿元)的增长。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1) 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地带GDP增长的折线依次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 (2) 关于三个地带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B . 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缩小 C .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个地带的经济差距仍将继续拉大 D . 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①>②>③
    3. (3) 有关①经济地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交通便利 B . 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 C . 能源、原材料丰富 D . 环境问题严重
  • 4. 有关农业社会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采集和狩猎的果实和动物 B . 只有在少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人类的繁衍生息才比较活跃 C . 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 D . 世界最早的农业文明出现在欧洲
  • 5. (2019高二上·吉林月考)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结合南水北调西线示意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 )
      A . 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B . 工程路线短,水质好 C . 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 D . 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
    2. (2) “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黄河流域可能出现的是 ( )
      A . 减少下游断流天 B . 减少黄河的含沙量 C . 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D . 增加黄河的径流
  • 6. 下图为根据气象卫星监测数据绘制的1998年、2016年洞庭湖水体面积同期对比统计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与1998年相比,2016年洞庭湖水体面积的总体变化及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 变小  泥沙淤积 B . 变小  全球变暖 C . 变大  退田还湖 D . 变大  水产养殖
    2. (2) 气象卫星获取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数据,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
      A . 遥感技术(RS) B . 地理信息系统(GIS) C . 全球定位系统(GPS) D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 7. 田纳西河开发早期,由于发展炼铜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使植被遭到了破坏。据此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田纳西河流域(   )
      A . 结冰期较短 B . 通航里程短 C . 径流量较大 D . 有凌汛现象
    2. (2) 早期田纳西河流域植被遭到破坏,主要是因为(   )
      A . 水电开发 B . 城市建设 C . 酸雨蔓延 D . 矿山开采
  • 8. 大兴安岭是全囯最大的野生蓝莓主产区,野生蓝莓资源占全囯野生蓝莓产量的90%,占世界产量的30%。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平原最显著的优势条件是( )
      A . 水资源丰富 B . 热量充足,粮食单产高 C . 市场广阔 D . 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
    2. (2) 目前国家停止在三江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的对象是( )
      A . 天然林 B . 水源林 C . 湿地 D . 草场
    3. (3) 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已从蓝莓原果及果汁生产,发展到自主开发生产以蓝莓果酒、果汁饮品罐头、果酱、果糖、干果、烘焙食品为代表的五大类、30多个品种的蓝莓系列产品,此举反映了大兴安岭林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 . 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 B . 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C . 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发展 D . 推进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 9.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为德国鲁尔工业区和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乙两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主要体现在( )
      A . 甲地区内河航运发达,乙地区铁路海运便利 B . 甲地区人口密度比乙地区高,所以城市化水平比乙地区高 C . 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乙地区水资源丰富 D . 甲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 (2) 我国辽中南工业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
      A .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B . 加强环境管理,美化绿化环境 C . 改造传统产业 D . 加大煤、铁等资源的开采力度
  • 10. 下列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解决的问题有( )

    ①大型超市的选址

    ②无人汽车驾驶导航

    ③旅游线路的选择

    ④海洋石油污染扩散区域的趋势分析

    ⑤商业网点的布局

    A . ①③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⑤
  • 11. (2020高三上·泰州月考) 夕张市大致位于北海道的中部地区,从明治时期就开始开采优质煤矿,以“煤都”闻名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起,夕张市经济开始衰退,煤矿企业相继破产。为此,夕张市试图通过开发观光旅游、打造蜜瓜农产品品牌等措施进行产业转型,但一直没有收到明显成效。夕张市的人口数量己由最鼎盛时期的116908人(I960年4月30日)锐减至8316人(2018年2月28日),而今该市65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已超过总人口的50%。下图示意夕张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夕张市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走向衰退的根本原因是(   )
      A . 新能源兴起,全面取代了煤炭 B . 矿灾事故频发和产业转型 C . 纬度高,受低温、寒潮等自然灾害影响大 D . 煤炭地位下降和开采成本增加
    2. (2) 夕张市产业转型尝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产业调整方向失误 B . 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C . 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 D . 地形闭塞,交通不便
  • 12. 城市群发有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及正在形成一批规模不同、发育程度不同的城市群。如沿陇海兰新城市群,沿长江城市群,东部沿海城市群及滇中、黔中、藏中南城市群等。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包括先天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先天竞争力主要指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城市群的发展空间、劳动力人口数量和城市移民人口规模方面;现实竞争力包括城市群GDP总量、对外贸易、城市群分工程度、中心城市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成长竞争力是指城市群GDP增长速度、教育质量、科技水平、医疗质量、文化设施、工业污水排放处理达标率等。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下列城市群的先天竞争力排第一的是(   )
      A . 长三角城市群 B . 珠三角城市群 C . 成渝城市群 D . 辽中南城市群
    2. (2) 江苏省南部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是长三角城市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江苏南部城市发展快速得益于(   )
      A . 矿产资源的开发,国有大型企业的建立 B . 大城市辐射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 C . 改革开放政策,外资企业迅速发展 D . 小商品经济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建立
二、综合题
  • 1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粤港澳区域简图。

    材料二: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化工、玩具和电子装配等工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其中粤东山区M县产业结构中2009年和2016年第一产业比重分别占29.8%和22.4%。

    1. (1) 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工业向粤东、粤北、粤西等区域转移的主要原因。
    2. (2) 推测工业转入对M县的城市化进程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 14.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杜罗河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北部,发源于西班牙东北部山地,下游在葡萄牙波尔图注入大西洋,全长770千米。干流径流多来自于北部支流,流域内多峡谷急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西、葡两国已联合实施梯级开发。

    材料二:杜罗河流域水系及矿产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流域分界线)。

    1. (1) 从地形、气候、水系、矿产资源任选两个角度描述该流域的自然背景。
    2. (2) 简述杜罗河流域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
    3. (3) 评价该地区梯级开发对该区域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 15. (2019高二上·娄底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樱桃喜光、喜温、喜湿、喜肥,适合在年平均气温为10〜12℃,年降水量600〜700mm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櫻桃根系分布浅,以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沙壤土为佳。山东烟台是中国最好的樱桃产地,烟台櫻桃素有“北方春果第一枝”的美誉,烟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山丘起伏和緩,樱桃生于山南向阳坡或沟边3近年来,烟台樱桃产地充分利用互联网+现代物流等新平台,建立网上店铺,并与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努力拓宽销售渠道,成功探索出了樱桃市场营销的新路子。

    1. (1) 与南方产地相比,简述烟台有利于樱桃生长的气候条件。
    2. (2) 说明山南向阳坡处或沟边有利于樱桃种植的原因。
    3. (3) 请为烟台市樱桃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16. 北洛河为渭河的一级支流、黄河的二级支流,是一条经常发生高含沙洪水的河流。流域内人类活动区域差异大,水土流失严重。下图示意北洛河流域及不同时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度。

    1. (1)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北洛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请说明其原因。
    2. (2) 简析北洛河流域林地在1998~2010年快速增长的原因。
    3. (3) 简述图示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北洛河水文的影响。
    4. (4) 据监测,北洛河上游的输沙量呈下降态势,除人工植被变化外,推测其他人为措施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