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三校共同体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1-01-07 浏览次数:14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随着我国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2019年头4个月,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新增减税623亿元,其中广大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计减税519亿元。这些举措(    )

    ①说明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②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表明我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有助于巩固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2.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2020年9月,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收获的喜悦在各地弥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进一步彰显了 “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    )

    ①展示我国农村改革的新面貌、新成就

    ②推动乡村振兴,推进农民依法行政

    ③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

    ④提升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光荣感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这一判断(    )

    ①是改革开放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③改变了我国发展的根本方向  ④赋予我国发展新的时代内涵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4. 丽水市委市政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以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生态红利和发展红利。这说明(    )          
    A .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B . 促进经济发展就能实现社会公平 C .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经济与环境的矛盾              D . 衡量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对绿水青山保护的好坏
  • 5.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以辉煌新时代为主题的音乐灯光秀在深圳开展。这场音乐灯光秀由118万盏LED点光源组成,共43栋楼宇亮起灯光。通过序曲及山海之城、改革之窗、创新之都、和谐之境4个篇章充分展示深圳开放、包容精神。关于改革开放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B .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 C . 改革开放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D . 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共同富裕
  • 6. 歌曲《我的要求不算高》中唱道“八十平米的小窝……毕业就有好工作,每天上下班畅通,没有早晚交通高峰……”制约歌词中美好愿望的主要因素有(    )
    A . 落后的社会生产 B . 恶劣的国际环境 C . 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D .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 7.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图是根据相关史实制作的示意图,正确的有(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推动了欧洲科技的更新换代 B . 一战给欧洲带来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C . 一战彻底结束了欧洲在全世界的殖民统治,从此欧洲国家再无殖民地 D . 一战正式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 9. 德国“施里芬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先在西线集中兵力,短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败俄国,迅速结束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打破这一计划的战役是(    )
    A . 马恩河战役 B . 凡尔登战役 C . 索姆河战役 D . 日德兰海战
  •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主要条约《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的相同之处是( )

    A . 宰割中国 B . 削弱英国 C . 限制日本 D . 瓜分德国
  • 11. (2019九上·柯桥月考) “那时我家乡的官是一个旗民,因而绅商们觉得不免要流点血。幸而那个武官‘深明大义’,加之商会里也筹得出钱,于是平安无事就挂了白旗。那位旗人官呢,‘护送’出境了事。跟着,老百姓忙的是剪辫子的仪式。”茅盾先生(1896—1981年)对其念中学时的嘉兴的这一记载(   )
    A . 反映了清朝统治在嘉兴的终结 B . 说明了嘉兴人反帝热情的高涨 C . 揭示了五四运动对嘉兴的影响 D . 见证了嘉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12. 叶圣陶在日记中说:“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A . 黄花岗起义爆发 B . 清政府已被推翻 C . 起义的革命军占领了武昌 D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 13. “今日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 《申报》的这段评论反映的历史阶段,最有可能是(    )
    A . 辛亥革命时期 B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C . 土地革命时期 D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14. (2019九上·三门期末)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在悄然不觉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下列史料能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

    ①张某在阅读《申报》时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

    ②清政府在上海开办第一家电话局,方便了人们的交流

    ③火车、轮船、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④对地位高的人的称呼从“老爷”“大人”改用“先生”“女士”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5. (2019九上·三门期末) 聚焦20世纪初期中国的时局,回望“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形成的历程。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转变,说明革命党人(    )

    ①摒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            ②仍然排斥其他少数民族

    ③视各族人民为一个整体            ④追求各民族之间的平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冲破了帝国主义的阵线。材料描述的革命(    )
    A .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 建立的政府宣布俄国继续参加世界大战 C . 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 标志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 17. (2019九上·三门期末) 下表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政权得到巩固

    1925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27年苏联政府实行农业集体化

    农业直接纳入国家全面管理之下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18. 扎格鲁尔和甘地都是各自国家中极其重要的民族运动领袖,关于他们的斗争事迹,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相似方面的是(    )
    A . 斗争的殖民国家相同 B . 采取的斗争方式形式相同 C . 在斗争中都遭到过镇压 D . 都为国家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 19.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A . 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序幕    B . 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特征 C . 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 . 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 20. 【党的斗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在革命道路上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下列历史事件及重要性配对正确的是(    )

    ①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②秋收起义——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③嘉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④遵义会议——实施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与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 
    ②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③国共对峙时期,取得了第五次反“围剿”的胜利 
    ④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2. 毛泽东曾说,由于他们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少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A . 城市中敌人力量的强大 B . 十月革命的影响 C . 秋收起义的失败 D . 国民党右派的背叛
  • 23. 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多次对抗与合作,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历史证明,国共之间“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观点的有(    )

    ①建立黄埔军校 
    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③张学良“改易旗帜”,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 
    ④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共分裂对峙,给日本侵略中国以可乘之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4. 2018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纪念日。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作为板报内容不恰当的是(    )
    A .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B . 十月革命的影响 C . 工人运动的发展 D . 共产党一大的召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2分)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1  台州市2018年部分县(市)人均GDP收入

    项目

    台州市

    路桥区

    温岭市

    黄岩区

    三门县

    数据

    7.97万元

    10.77万元

    7.97万元

    7.67万元

    6.55万元

    表2  台州市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部分)

    项目

    地区生产总值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数据

    4874.67亿元

    比去年增长7.6%

    43973元

    比去年增长约8.7%

    99.4%

    材料二:致力抓创新促转型,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3家,新引进“国千”“省千”人才45人,培育“万人计划”专家8人。打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攻坚战,实施低效企业改造提升“135”行动……致力强改革扩开放,在全省率先试行“受办分离”改革。甬台合作签订战略框架协议,“上海•台州周”成功举办……致力惠民生,圆满完成十方面64项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增长12.6%。                                    

                                        ————摘自《2019年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1. (1) 结合材料一中的表1,谈谈台州市今后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2. (2) 材料一中的表2说明2018年台州市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3. (3) 根据材料二,分析台州市在过去一年里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 26.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无数仁人志士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

    【英雄人物】

    材料一:

    林则徐

    李鸿章

    梁启超

    孙中山

    【英雄群体】

    材料二:当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完成了由传统到近代的嬗变后,便焕然一新地开始践履他们改造社会的第一步。他们从思想意识上向传统士大夫告别,开始以现代的科学思想批判传统的经学意识;以民主、平等的现代政治观念批判传统的封建纲常意识;以自由、独立精神批判传统的功名意识。

    ——摘编自金安平《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

    【英雄政党】

    材料三:从大革命失败到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达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这十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善于总结人民斗争的成功经验,而且善于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错误,把中国革命不断地推向新阶段。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 (1) 仿照示例,任选一个历史人物在表格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英雄人物

      历史功绩

      示例:林则徐

      主持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知识分子是如何“践履他们改造社会的第一步”。
    3. (3) 依据材料三,运用史实,证明“从大革命失败到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达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的正确性
  • 27. 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寻梦之路,充满荆棘,充满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材料二:除剪了一些辫子和挂上一块民国空招牌外,别无所谓成功。

    ——《陈独秀论辛亥革命》

    材料三:中国仁人志士的寻梦之路(部分)。

    1. (1)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辛亥革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2. (2) 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评价观点,并说明此评价的合理性。
    3. (3) “思想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结合材料三中的“社会变革”,写出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寻梦之路的思想理论变化,并说明从中受到的启发。
  • 28. 屈辱的时代,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闻前次四国会议时,本已决定德人在远东所得权利交由五国商量处置……再由五国交还我国而已。不知因何一变其形势也。更闻日本力争之理由无他……此皆我国民所不能承认者也。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

                               ——林长民《外交警报警告国民》(中华民国八年五月二日)

    材料二:梦想要成真,还须有一个担当重任的政党。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科学理论。……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材料三: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摘自1943年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外交警报发出的缘由,并简述随后“我四万万民众”是如何合力“誓死图之”的。
    2. (2) 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主心骨”?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材料三中研究党史“从五四运动说起更好”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