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学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1-01-11 浏览次数:9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开封模拟) 最早用定量的方法证明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
    A . 道尔顿    B . 张青莲    C . 拉瓦锡    D . 门捷列夫
  • 2.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禁止随意焚烧秸杆 B . 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C . 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 . 禁止工业废气随意排放
  • 3. (2019·本溪)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过滤 B . 滴加液体 C . 连接仪器 D . 加热液体
  • 4. (2016·连云港) 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的值为8 B . 锶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 .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 5.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 . N5:5个氮原子 B . 2O2:2个氧分子 C . Zn2+:正二价的锌元素 D . FeO:氧化铁
  • 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 . 双氧水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大量气泡 D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7. 下列化学用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H2 B . Hg C . H D . CO
  • 8. 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③和④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⑤和⑥属于同一周期 B . ⑤和⑥的化学性质相似,①和②属于同一种元素 C . ④和⑤可以以离子的形式形成化合物 D . ③④是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
  • 9.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三条都正确的选项是(   )

    A物质构成

    B实验操作

    ①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空气、液氧、双氧水中都含有氧分子

    ③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①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②可燃性气体燃烧:先检验纯度后点燃

    ③称量一定质量药品:先加药品后加砝码

    C性质与用途

    D物质鉴别

    ①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②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做燃料

    ③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色素和异味

    ①鉴别空气、氧气﹣用燃着的小木条

    ②鉴别过氧化氢、水﹣用二氧化锰

    ③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 . 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 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氧化物
  • 11. 以下关于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B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 . 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D . 夏天轮胎易爆炸是温度高分子运动加速
  • 12. 某同学梳理了以下化学知识:①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②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③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④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⑤自制净水器从上到下放置的物质分别是石英砂,小卵石,活性炭,蓬松棉;⑥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是单质。正确的个数有(   )
    A . 2 B . 3 C . 4 D . 5
  • 13.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B . 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C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D . 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 14.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 . 一定量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C . 电解水一段时间 D .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 15. A~H都是初三化学前四个单元中的常见物质,B为黑色粉末,C、D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在反应①和③中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 推测物质B为二氧化锰,C和D,E和F两组物质组成元素相同 B . 反应②这个实验中,生成G和H两种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C . A在H中燃烧后生成的黑色固体是Fe2O3 D . 该图中共发生了3个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 16. 物质由元素组成,完成下列有关元素的选择(填字母)。
    1. (1) 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氟元素的一种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A 7       B 10     C 9      D 19

    2. (2) 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1    D +5

    3. (3)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总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4.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     B氧     C铝     D铁

  • 17.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 (1)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填化学式),长期饮用硬水会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2. (2)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中阳离子的符号是,食盐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 (3) 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打开右侧玻璃管的活塞,将燃着的木条靠近尖嘴处,观察到
三、综合应用题
  • 18. 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编号),装入药品后还需添加的用品是;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还可以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 (3) 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实验室中可以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选用的装置组合为(填字母编号);如果用F图所示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通入。
    4. (4) 图2是书本上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装置。图3是某老师改进的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装置,已知Y型试管的容积为25mL(排除橡胶塞所占体积)。对比两套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一部分有害物质)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②使用图3装置实验开始前,注射器内液体体积为10mL,白磷燃烧后,最终注射器活塞停在5.8mL处,则该次实验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结果精确至0.1%)

      ③图3装置与图2的实验装置相比,改进后的优点是

      A实验装置小巧,操作简单,节约药品

      B实验过程中装置始终密封,减少环境污染

四、流程题
  • 19. 开发氢能源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工业上可用煅烧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产生的二氧化硫通过下列工艺过程制取氢气。

    1. (1) 上述流程的化合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一种化学式即可)
    2. (2) 写出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3. (3) 某种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则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可判断反应器中的反应(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 (4) 膜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X的化学式是
五、科学探究题
  • 20. 某学习小组对镁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开展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镁与氧气的反应

    (一)制取氧气并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最佳质量比。

    实验中采用如图1、2所示装置,取10支试管,在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分别测量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在不同质量比时,生成200mL氧气所消耗的时间。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1:20

    1:10

    1:6

    1:5

    1:4

    1:3

    1:2

    2:3

    1:1

    3:2

    生成200mL氧气时间/秒

    235

    186

    162

    147

    133

    117

    143

    160

    211

    244

    1.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开始前先

    2. (2) 为了完成本实验,方框内应选择图2气体收集装置中的(填字母);
    3. (3) 分析上述数据,你认为利用此法制氧气,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最佳质量比为
    4. (4) (二)燃烧镁带

      将镁带打磨,点燃,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结论: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计算探究:

      ①氧化镁中氧元素和镁元素的质量比为

      g氧化镁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与36g水中所含氧元素质量相同。

    5. (5) (实验二)镁与氮气的反应

      (一)获取氮气:

      方法1:工业上把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先蒸发出来的气体就是氮气;

      方法2:实验室将氨气通过红热的氧化铜,可制得纯净的氮气和铜。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方法1”或“方法2”)

    6. (6) (二)燃烧镁带

      打磨镁带光亮,点燃,伸入盛氮气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7. (7) (实验三)镁与水蒸气的反应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等观察到水沸腾后,再点燃B处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

      ②生成的气体通入肥皂液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实验结论:镁粉能和水蒸气反应,但装置B中并没有产生黑色固体

      (探究结论)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理得出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的反应产生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