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

更新时间:2021-01-19 浏览次数:16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我国是一个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在保护水资源方面,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A . 农作物采用大水浸灌 B . 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C .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 . 设饮用水源地保护区
  • 2. (2020八上·嵊州期中) 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合理的实验步骤是获得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过滤 B . 读取液体体积 C . 加热液体 D . 倾倒液体
  • 3. (2020八上·金华期中) 如图表示一杯刚配制的饱和蔗糖溶液,要增加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升温 B . 降温 C . 加糖 D . 搅拌
  • 4. (2020八上·嵊州期中) 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A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 . 北京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寒冷有雪 C . 未来 24 小时内,本地将有 6 至 7 级偏北风,气温下降 6 至 8℃ D . 东边日出西边雨
  • 5. 科学实验分为定性和定量实验,通过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 . 配制蔗糖溶液 B . 获取纯净水 C . 获取氯化钠晶体 D . 配制10%的食盐水
  • 6. (2020八上·嵊州期中) 如图所示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 . 下潜的“蛟龙”号 B . 上升的热气球 C . 航行的“辽宁号” D . 遨游的“天宫一号”
  • 7. 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该活动所研究的问题是(   )

    A . 大气压强有多大 B . 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C . 大气对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D . 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 8. 2020年5月,某市南部湾区引水工程开工,以缓解该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该工程通过管道,将该市北部水资源向南部输送,该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 降水 B . 地表径流 C . 海水蒸发 D . 水汽输送
  • 9. 如图所示,在研究浮力大小时,小阳同学将浮于水面的盆子慢慢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根据事实,下列猜想最符合小阳同学研究目的的是(     )

    A . 物体排开水越多,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B . 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C . 物体体积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D . 用力越大,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
  • 10. 中学生所穿的校服都是用化纤面料做成的,如果不小心沾上了油漆,在不弄坏衣服的前提下把衣服洗干净,请你根据下表中的知识选用一种溶剂来进行洗涤(   )

    溶剂

    对油漆

    对化纤

    A

    能溶解

    能溶解

    B

    能溶解

    不能溶解

    C

    不能溶解

    能溶解

    D

    不能溶解

    不能溶解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山前桃花山后雪”主要反映了(     )
    A . 地形因素的影响 B . 纬度因素的影响 C . 海陆因素的影响 D . 季风因素的影响
  • 12. (2018八上·长兴期中)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 . 图中 表示的是氢分子 B . 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氢、氧原子 C . 该实验说明水里有氢气和氧气 D . 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是2:1
  • 13. (2019八上·萧山期中) 下列关于气象灾害或环境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寒潮往往会带来降温、霜冻、大风、扬尘天气 B . 台风眼外侧半径100千米处是狂风暴雨区 C . 植被能保持水土,增加雨水渗透,因此破坏植被会使洪水增加 D . 城市热岛现象,使城市常出现大雾天气,其主要原因是城市上空水汽充足
  • 14. 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满水,然后将甲、乙两球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甲球浮在水面上,而乙球可以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则三个杯子的总重量哪个大(     )

    A . 放甲球的杯子最大 B . 放乙球的杯子最大 C . 没放球的杯子最大 D . 三个杯子一样大
  • 15. 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t1℃时,10克硝酸钾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所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克 B . t1℃时,10克硝酸钾可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克 C . 把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D . t2℃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则t2℃的食盐溶解度36克
  • 16. (2020八上·嵊州期中) 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有关配制溶液的实验误差分析, 正确的是(   )
    A . 用量筒量取 10mL 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B . 用托盘天平称取 10.5g 氯化钠,药品和砝码放反,会导致氯化钠偏多 C . 按要求配置好的溶液装瓶时洒出一部分不会影响溶液的质量分数 D . 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有部分残留,导致最终的质量分数偏小
  • 17. 如图为某人在旅途中对同一密封的小包装食品拍摄的两张照片,甲图摄于海拔500m、气温为18℃的环境下,乙图摄于海拔3200m、气温为10℃环境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小包内气体的压强小于乙图小包内气体的压强 B . 甲图中小包内气体的压强大于乙图小包内气体的压强 C . 海拔越高,小包内气体的压强越大 D . 若发现小包鼓起得更厉害,则一定可以判断所在位置的海拔更高
  • 18. 如图的地形剖面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 . 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 .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C . A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处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D .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 19. 20℃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氯化钠,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氯化钠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小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所取NaCl的质量/g

    11

    18

    25

    32

    剩余NaCl的质量/g

    0

    0

    7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第三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B . 第四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第二组大 C . 20℃时,5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18g溶质 D . 实验中只有第一组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 20. 如图所示,a、b是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甲、乙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

    A . 1:1 B . 2:1 C . 3:1 D . 1:3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 21. 在实验室中,常用到以下方法:①蒸发溶剂、②冷却热饱和溶液、③溶解过滤、④蒸馏。将食盐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可以用,将酒精溶液中的酒精和水分离出来可以用。 (用序号填空)
  • 22. 下图为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图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是第层,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飞机适合飞行的是第层(填序号)。

  • 23. 上图为国庆期间我县甲地某日的等压线图。该图表示甲地在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以为特征。

  • 24. 弹簧测力计挂着一重为4N的物体A,物体A浸没并静止在水中,如图所示。

    1. (1) 图中物体A所受浮力是N。
    2. (2) 如果测力计不拉着物体A,A在水中会(选填“下沉”、“上浮”、“悬浮”)。判断的依据是
  • 25. 某实验小组从平阳塘河某处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 (1) 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除去固体小颗粒,在过滤操作中:

      ①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②    操作前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填序号).

    2. (2) 经过过滤后的滤液清澈透明,该滤液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 26. 有专家认为,对于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紧张症,可用漂浮疗法减轻症状:在漂浮池内放入一定深度的水,再加入适量的(填“食盐”或“酒精”)后,人进入池内就能漂浮。当质量为50千克的小明在池内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牛(g=10牛/千克)。
  • 27. 下表为食盐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要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获得晶体,常采取的方法是
    2. (2) 写出食盐和硝酸钾在哪个温度范围内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3. (3) 60℃时,配制硝酸钾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为
  • 28. 如图甲,一容积为0.5 、底面积为0.5 的容器装满水后密封,容器内水的质量是kg,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为N、压强为Pa。如图乙,若在容器侧壁处开一小孔P,发现水不会从小孔流出,这是由于(g=10N/kg,大气压约为1.01×105Pa)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
  • 29. 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小刚在学习了该原理后思考: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难道只跟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如果要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小刚应该选取图中的等步骤进行对比。小刚已经知道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那么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所受到的浮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所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填“有关”或“无关”)。
    2. (2) 小刚根据图中B、C、D三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增加,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在变大,于是他就得出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小刚的结论是(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 30. 小阳同学所在的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同时测定精盐(氯化钠)的“产率”,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2. (2) 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3. (3) 粗盐提纯实验,将上面六步操作顺序(填操作序号)、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 (4) 操作④中,当观察到时,停止加热;
    5. (5) 若精盐(氯化钠)的“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产率=

      A . 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 . 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 . 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6. (6) 用上述实验所得氯化钠晶体配制5% 氯化钠溶液50.0g,需称取氯化钠g,配制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
  • 31. 如图甲是快递空气袋,空气袋可以防止产品之间碰撞,起填充以及缓冲保护作用。小慧同学好奇,运输过程中挤压时,袋内气压如何变化?他作出猜想:

    猜想一:袋内空气质量变大,气压变大;猜想二:空气袋体积变小,气压变大

    1. (1) 仔细判断猜想一肯定不正确,理由是:
    2. (2) 小慧所在实验小组为了验证猜想二,他们打算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器材,请你帮助小慧他们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用手,同时观察
    3. (3) 做完验证实验,小明同学提出了新问题:冬天和夏天空气袋的硬度有何不同?

      ①小慧将两个大小不等的空气袋甲、乙(如图丙)分别放在阴凉处和制暖的空调房中

      ②10min后,小慧用手挤压空气袋甲(图丙左侧),小明用手挤压空气袋乙(图丙右侧),感知空气袋硬度,请评估这个实验方案中不足之处(填一点)

  • 32. 根据“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如图5中图甲所示,在水沸腾后,温度计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温度即为水的。水沸腾时看到瓶口周围有大量的“白气”。
    2. (2) 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乙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

      此实验说明

四、解答题(33题6分,34题8分,35题4分,共18分)
  • 33. 如图所示,A图为弹簧测力计下吊着一金属块时的读数;B图为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时的读数。根据图中所标出的数据,求:

    1. (1) B图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2. (2) 金属块的体积。
    3. (3) 金属块的密度。
  • 34. 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以后,小明对大气压强通常有1.0×105Pa这么大存有疑问,想亲自证实一下。小明买来一个塑料挂钩,把它的吸盘贴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如图所示,测出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2×10-3m2;又找来一个轻塑料桶(质量可忽略不计),在桶中装8.8L水。

    1. (1) 试求轻塑料桶所装水的重力。
    2. (2) 大气对吸盘产生的压力大约是多少?
    3. (3) 分析(1)和(2)的数据,小明认为把塑料桶挂到挂钩上不会把吸盘拉掉。请你说明判断依据。
    4. (4) 当小明把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是大气压没有那么大还是其他原因?请发表你的看法。
  • 35.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溶液的实验,试剂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20毫升用于配制稀硫酸溶液,问:

    浓硫酸溶液(H2SO4)  500毫升

    浓度(质量分数)

    98%

    密度

    1.84克/厘米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贮藏

    1. (1) 这20毫升浓硫酸溶液的质量为克,其中含溶质硫酸克。
    2. (2) 他将这20毫升浓硫酸溶液与100毫升水均匀混合,所得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解题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