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12-19 浏览次数:28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估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是37℃ B . 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大约为15℃ C . 中考体育男子1000测试的满分成绩时间为8min D . 一支普通铅笔直径约0.7dm
  • 2. (2020八上·汉中月考) 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 . 响度很小的超声 B . 响度很大的超声 C . 响度很小的次声 D . 响度很大的次声
  • 3. 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低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波形是图中的哪一幅(   )

    A . B . C . D .
  • 4. (2017八上·黑龙江期中)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 12.45cm B . 12.34cm C . 12.35cm D . 12.36cm
  • 5. 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   )
    A . 小张的速度最大 B . 小王的速度最大 C . 小李的速度最大 D . 三人的速度一样大
  • 6. (2020·南县) 如图所示,白鹭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下列关于其相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向前运动的 B . 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 C . 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静止的 D . 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下运动
  • 7. (2019八上·广州期中)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如图甲所示),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如图乙所示),然后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如图丙所示).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

    A . 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 . 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 . 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 . 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 8. 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固态氦

    熔点/℃

    -39

    1064

    1083

    1300

    3410

    -259

    -272

    A . 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 . 纯金掉入铜水中不会熔化 C . 水银温度计在-40℃时已失效,不能使用 D . 在-265℃时,氢气是固态
  • 9. (2016八上·防城港期中) 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 . 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 . 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 . 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 10. 小明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于以上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雪景”是卫生球升华形成的 B . “雪景”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C . “雪景”是卫生球凝华形成的 D . “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 11. 如图,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烛焰相对于小孔向上移动时,成像相对于小孔向下移动 B . 适当增大小孔面积能使成像变大 C . 小孔的形状影响着像的形状 D . 转动罐,我们可以看到薄膜上的像随之转动
  • 12. 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B .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 . 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不会沸腾 D .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
二、填空题
  • 13. 小丽用两把伞做“聚音伞”的实验,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两把伞,在右边伞柄的 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 点时听到了手表的嘀嗒声,当把左边伞拿走后,她的耳朵位于 点时听不到表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像光一样可以发生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

  • 14. 如图所示,老师把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把抽气机接在玻璃罩上向外抽气时,同学们听到的声音的响度(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这说明声音的传递需要。不管怎么抽气,坐在前排的同学总还可以听极微弱的铃声,原因是:

  • 15. 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敲击两个杯子时,要使得甲杯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于乙杯,你的做法是:。要使得甲杯发出的声音响度大于乙杯,你的做法是:

  • 16. 如图,将一小块干冰放置在勺子里,观察干冰周围有白雾形成,这些白雾是经过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到勺子上出现了一层白霜。这些霜是经过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17. 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色雾气”产生,其中以 两位置有一处“雾气”较浓。其中(选填“ ”或“ ”)处雾气较浓。在白雾较浓的地方点燃盏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上方的“雾气”马上消失了,请解释原因:

  • 18.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某小球竖直向下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1. (1) 可以看出小球在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2. (2) 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出该小球运动情况的是;(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 19. 如图甲,大客车和小汽车均自东向西作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小汽车相对于树向运动,大客车相对于小汽车向运动(以上两空均选填“东”或“西”)。图乙中已画出大客车运动的 图象,请你在图乙画出小汽车的运动 图象

三、实验题
  • 20. 如图小凯在水平鼓面上固定了一块平面镜,用固定位置的激光笔照射平面镜,此时小凯观察到墙面上出现了一个小光斑。
    1. (1) 画出经过平面镜的反射光线确定墙壁上光斑位置,并标出反射角A;
    2. (2) 小凯在多个角度都观察到墙上的光斑,说明了光在墙壁上发生了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3. (3) 轻压图中平面镜左侧的鼓面,墙壁上光斑位置(选填“上移”、“不变”或“下移”);
    4. (4) 当用力敲击鼓面使鼓发声时,可以看到墙上的光斑在跳动,通过光斑的跳动证明了
    5. (5) 实验时在敲击鼓面力度相同的情况下,要让光斑跳动的幅度更大些,你的做法是

  • 21. 小凯同学用如图1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 (1) 在图1甲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存在的错误之处是:。为了完成本次实验,不能选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沸点(选填“大于”或“小于”)100℃;
    2. (2) 小芳同学在水温升高到 时开始记录数据,并根据数据画出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而变化的图象,如图1乙所示。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3. (3) 从图1乙中还可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且温度
    4. (4) 另外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A、B两套装置(如图2所示)来完成实验。分析评估A、B两套装置优缺点:
  • 22. 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小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已知水的凝固点为0℃,酒精的凝固点为-117℃)。他将这杯液体放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2min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中。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4

    2

    0

    -2

    -4

    -6

    -6

    -6

    -6

    -6

    -8

    1. (1) 当实验进行到22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 B”或“C”),此时混合液的温度是℃;
    2. (2) 请你根据表的数据在图2中画出混合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 (3) 当实验进行到8min时,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态;
    4. (4) 由上表可知这杯物质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 (5) 在水中渗入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选填“高”或“低”)。由以上分析可推测,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越多,混合液的凝固温度(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
  • 23.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至C点。

    1. (1) 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距离是cm;
    2. (2) 如果测出了小车从A点到达B点的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
    3. (3) 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4. (4) 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时,为了减少误差,斜面的倾斜度应该(填“大”或“小”)些。
四、计算题
  • 24. 广州中学组织了一场真实的龟兔100米赛跑,乌龟与家兔在同一起点出发,一声令下,家兔率先出发,向着终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家兔运动了5s后,乌龟才从起点以0.5m/s的速度匀速向前爬行,此时家兔刚好运动了10m。在乌龟运动了20s后,一名同学在终点处用食物引诱乌龟运动,乌龟开始加速向终点爬去,最后与家兔同时到达终点。求:

    1. (1) 求兔子运动的速度;
    2. (2) 求0~25s过程中,乌龟运动的平均速度并在图中画出0~25s乌龟运动的 图象;
    3. (3) 求乌龟开始加速时,距离家兔多少米。
五、综合题
  • 25.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过去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制剂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它吸热,液化时它放热。如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液态的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①(填物态变化名称)、②(选填“吸热”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1. (1) 短文中①:②:
    2. (2) 小凯想利用电冰箱降低室温:他先将电冰箱的冷冻室门打开,然后接通电源使冰箱不停的工作。他这样做,可以达到降低室温的目的吗?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