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外国语中学三校联谊2020-2021学年...

更新时间:2020-12-07 浏览次数:36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2020·金东模拟)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观念的是( )
    A .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负面作用 B . 工业废水达标后排放,防治水体污染 C . 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 . 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 2. (2019七上·天台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给液体加热 B . 闻气体气味 C . 读液体体积 D . 熄灭酒精灯
  • 3. (2018七上·台州期中) 关于“刻度尺、量筒、量杯、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有“零刻度” B . 刻度线都是均匀的 C . 测量的精确值都是由最小刻度决定的 D . 都是量程越小的工具,精确度越高
  • 4. 科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的处理方法中,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A

    被热的试管烫伤

    用大量冷水冲洗

    B

    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

    被化学试剂灼伤

    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D

    实验器材不慎打碎

    继续实验,下课后由老师清理

    A . A B . B C . C D . D
  • 5. 四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 . 171.2mm B . 1.712dm C . 0.1712km D . 17.12cm
  • 6. 几种液体的密度见表1,实验室里现有的甲、乙、丙、丁,四种规格的量筒见表2.如果要求一次尽可能精确地量出100g煤油,应选用( )

    附表1  几种液体的密度

    物质

    ρ(kg•m-3

    硫酸

    1.8×103

    柴油

    0.85×103

    煤油

    0.8×103

    汽油

    0.71×103

    附表2  实验室的量筒规格

    量筒种类

    最大刻度

    分度值/cm3

    甲种量筒

    50cm3

    5 cm3

    乙种量筒

    100 cm3

    5 cm3

    丙种量筒

    250 cm3

    5 cm3

    丁种量筒

    500 cm3

    10 cm3

    A . 甲种量筒 B . 乙种量筒 C . 丙种量筒 D . 丁种量筒
  • 7.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及时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题中与之相关的是(  )
    A . ①③⑤⑥ B . ②③⑥ C . ②④ D . ③④⑤
  • 8. 原来在量筒中盛有60毫升的酒精,小明要取出15毫升的酒精,结果另一个同学发现小明倒完后俯视量筒读数,你认为小明实际倒出的酒精体积(   )
    A . 大于15毫升 B . 等于15亳升 C . 小于15毫升 D . 无法确定
  • 9. 在科学研究中,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有许多方法,如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等,下列观察结果的记录比较适合采用表格记录的是(   )
    A . 课堂上观察小组内同学的指纹图案 B . 观察小鸡在个月内每天的体重情况 C .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 D . 参观实验室时,观察室内消防器材放置的位置
  • 10. 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现象

    解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

    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分子之间有空隙

    C.

    八月桂花飘香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

    说明分子之间有斥力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橡皮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 . 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种子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 . 氧气瓶内的氧气用掉半后,氧气的质量减小,密度变小 D . 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轮胎内气体成质量增大,密度变大
  • 12. 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B . 温度较低的物质比热较小 C .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D . 物体质量越大,它的比热越大
  • 13. 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对有关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初冬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 . 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面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 .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九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 . 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熔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 14. ”变度为宝、资源循环、持续发展”是科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之一。

    例如:燃料燃烧产物燃料 这样既可以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的两个转化过程(  )

    A . 均为物理变化 B . 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 C . 均为化学变化 D . 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
  • 15. 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酒精密度=0.8×103千克/米3)混合,则该混合液的密度( )
    A .   大于0.9×103千克/米3     B . 小于0.9×103千克/米3 C . 等于0.9×103千克/米3    D . 无法判断
  • 16. 一杯饮料放在冰箱冷冻室内,里面的饮料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   )
    A . 饮料冻结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 B . 饮料冻结后,质量变大,体积也变大了 C . 饮料冻结后,质量、体积均不变 D . 饮料冻结后,质量变小,体积也变小了
  • 17. 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⑤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 . ①⑤③④⑥ B . ⑤①②③⑥ C . ①②④③⑤⑥ D . ⑤①②④③⑥
  • 18. 小兰同学用家里的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发现,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4℃;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4℃。测保温杯中的水温时示数为49℃,则保温杯里水温实际温度为(   )
    A . 47℃ B . 48℃ C . 49℃ D . 50℃
  • 19. 小东用最小砝码为5g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质量,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质量为76.8g,后来同桌小兰指出物体和砝码放反了,则实际质量应为( )
    A . 71.8g B . 75.2g C . 63.2g D . 73.2g
  • 20. 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装有等质量的水,把质量相等的铁块、铜块和铅块浸没在水中而水未溢出,已知三种金属的密度是ρ , 则杯中水面上升最高的是( )
    A . 装有铁块的杯子 B . 装有铜块的杯子 C . 装有铅块的杯子 D .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7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 21. 腌海南粉是海南的特色名吃。在米粉中加入调味汁拌匀,调味汁充分进入米粉中俗称“入味”,米粉腌得越入味越好吃。从物理的角度看:入味是的结果。热米粉比冷米粉更容易入味,是因为温度越高
  • 22. 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而成的;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形成“人工”雪。 (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23.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如图乙是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

  • 24. 某同学利用试剂瓶,细玻璃管,橡皮塞,煤油制作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该同学利用自制温度测量室温时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室温是
    2. (2) 用自制温度计测量某物体温度时。发现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在这个过程中温度计内液体的密度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 (3) 在不借助其他温度计的情况下,该同学制作温度计过程中,确定0℃刻度线的方法是
  • 25.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外确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请加上单位,并利用测量知识,完成以下填空。
    1. (1) 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伶仃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桥隧全长55.
    2. (2)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由33节巨型沉管和1个合龙段接头组成,每节沉管的体积约为75200
    3. (3) 港珠澳大桥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时由搅拌车边加热边搅拌,使其温度不低于230
  • 26. 小浦使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 (1) 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
    2. (2) 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填“左或右”)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零刻度线
    3. (3) 调节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标尺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是
  • 27. 如图-1利用定滑轮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桶,测量一块蓝田玉坠的密度。将玉坠放入左侧小桶,向右侧小桶内逐渐加水至19.5mL时,滑轮两侧平衡,则玉坠的质量为g,取下右侧小桶置于水平桌面上,将玉坠浸没在水中如图-2所示,此时液面示数是mL,玉坠的体积是mL,由此可得到该玉坠的密度为g/cm3 . (ρ=1.0×103kg/m3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19 空格,每空格2分共38分)
  • 28. 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甲中的器材安装顺序是(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
    2. (2) 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此时温度计示数为℃。
    3. (3) 如图丙中(选填“A”或“B”)是冰,熔化过程经历了min。
    4. (4) 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
  • 29. 据报道,高空坠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某科学兴趣小组对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进行如下实验研究:

    实验器材:1cm厚的石膏板若干、质量为50g的鸡蛋数枚。

    实验过程:无风环境下,将鸡蛋从楼上静止释放,砸中铺在草坪上的石膏板,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楼层

    实验现象

    1

    5

    鸡蛋破碎,石膏板凹陷且出现一圈圈螺旋状的裂纹

    2

    15

    鸡蛋破碎,石膏板被砸中的地方出现小坑且破裂

    3

    25

    鸡蛋破碎,发出巨响,石膏板被击穿

    1. (1) 实验中,鸡蛋从高空坠落的破坏力可以通过反映出来。
    2. (2) 该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3. (3)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同一物体从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坏力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其破坏力越大。据此,请你提一条安全建议:
  • 30. 小兰发现电脑是利用风扇来降温的,他想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流动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风扇的扇叶宽度、扇叶长度、崩叶倾斜角度都有关系。为此他制作了几个不同的小风扇,并用个转速为300转/分的电动机分别带动这几个风扇转动,去吹动间位置的同一纸片(如图所示)。下表为实验记录的数据:

    1. (1) 实验中,小兰是通过观察来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的。
    2. (2) 他在分析空气流动强度与扇叶长度的关系时,应选用序号为的两次实验数据。
    3. (3) 根据序号1、2的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与有关。
    4. (4) 请提出一个小兰以外的猜想: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可能还与有关。
  • 31. 小东想测量标有净含量是“250毫升”的舒化奶的密度,请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

    1. (1) 小东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这盒舒化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盒与舒化奶的总质量为克。
    2. (2) 小东把包装盒打开,将盒中舒化奶全部倒入塑料杯中(如图乙所示),称得包装盒的质量为11.4克,则他测得的盒中的奶的质量是克,利用舒化奶的“净含量”求得它的密度为ρ克/厘米3。若牛奶的“净含量”标注准确,他测得的密度值偏。(填“大或小”)
    3. (3) 小东又想到了另一种方法测舒化奶的密度,利用一个记号笔和水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①测出图乙中塑料杯和舒化奶的总质量m1

      ②用记号笔在塑料杯上标记出液面的位置,倒出舒化奶擦干塑料杯,用天平测出塑料杯的质量为m2

      ,用天平测出的质量为m3

      ④水的密度记为ρ , 舒化奶密度表达式ρ=(用字母表示)。

四、 解答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共22分)
  • 32. 小东将一瓶矿泉水在冰箱中放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于是他与小兰一起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但观点不一致。小东认为这是矿泉水瓶内的水往外渗透后,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而小兰则认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
  • 33. (2019七上·萧山期末) 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空心砖替代实心砖。如图所示,质量3.6kg的某空心砖,规格为20cm×15cmx10cm,砖的空心部分是12根横截面积为9cm2空心圆柱体。求:

    1. (1) 该砖块材料的密度;
    2. (2) 生产每块空心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多少千克?
  • 34. 用一个瓶子盛某种液体,测出装入液体的体积V与液体和瓶子的总质量m,画出m-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求:

    1. (1) 空瓶子的质量是多少?

    2. (2) 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 (3) 如果在这个瓶子里装60厘米3的这种液体,液体与瓶子的总质量为多少?

  • 35. 小浦想知道柑橘的密度是多少,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9克,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80克;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克。
    1. (1) 溢水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多少?
    2. (2) 柑橘的体积是多少?
    3. (3) 柑橘的密度是多少?
    4. (4) 小浦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柑橘的密度与柑橘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填偏大、偏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