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洮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12-18 浏览次数:108 类型:期中考试
一、 (选择题,共60分)
  • 1. 读特斯拉汽车进入太空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在轨道运行的特斯拉汽车不属于的天体系统是(   )
      A . 太阳系 B . 银河系     C . 可观测宇宙 D . 河外星系
    2. (2) 人类选择火星作为未来移民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①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两极附近与地球相似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2019年11月29日至30日傍晚日落时,土星、月球、金星、木星齐聚天宇,在西南方低空排成一条直线,呈现出“四星连珠”的天文奇观。下图为某网友拍摄的“四星连珠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本次“四星连珠”的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
      A . 土星 B . 月球              C . 金星 D . 木星
    2. (2) .本次“四星连珠”的天体中,质量和体积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
      A . 土星 B . 月球 C . 金星 D . 木星
    3. (3) 下列太阳系行星运动特征中,与图中金星、土星、木星三颗行星连珠现象最密切相关的是(   )
      A . 共面性 B . 近圆性 C . 同向性 D . 公转周期相近
  • 3. 太阳能屋顶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辐射能量转化为电能。下图为“家庭屋顶太阳能发电站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有(   )
      A . 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唯一能量来源 B . 为大气、水体运动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 地震、火山活动的动力来源 D . 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
    2. (2) 我国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推广“太阳能

      屋顶计划”,主要原因有(   )

      A . 太阳能丰富,利用难度小      B . 科技含量低,安装方便 C . 太阳能稳定,成本低          D . 太阳能清洁,可再生 
    3. (3) 我国拉萨市被称为“日光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 . 纬度 B . 海拔 C . 植被 D . 坡向
  • 4. 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科学报告预测:2019年底,第25个太阳周太阳活动将开始,并将持续到2030年。下图为“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1. (1) 有关太阳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可为地表提供稳定的光热 

      ②可引发地表潮汐现象产生

      ③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 

      ④可能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太阳黑子数量的多少与大小,是衡量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标准,下列关于太阳黑子说法正确的是( )

      ①黑子发生在光球层 ②黑子发生期间耀斑的发生几率也较大

      ③黑子发生在色球层 ④黑子发生区域温度相对其他区域较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 (3) 由图中可以推断出,第26个太阳黑子活动高峰年,大概出现在( )
      A . 2028年 B . 2033年 C . 2039年 D . 2042年
  • 5. 当今生物只是地球演化进程的一个片段,生命的历程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过程,它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有美好的未来。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  )
      A . 生物灭绝与环境无关 B . 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 C . 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 D . 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
    2. (2) 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
      A . 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 B . 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 C .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D .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
  • 6.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这幅漫画说明了(  )
      A . 骆驼是由羊进化来的         B . 草原逐渐进化为沙漠 C . 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其灭绝的主要原因 D . 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消失
    2. (2) 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 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进一步恶化 B . 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 C . 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沙漠进一步恶化 D . 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
  • 7. 挪威山谷小镇留坎一年中有近半年无阳光照射,当地政府为此斥资在山坡上架设3面巨镜(下图),将光线反射到小镇广场中心,使小镇居民聚在广场上可以享受冬日阳光。据此完成下列下列小题。

    1. (1) 造成该地冬季太阳辐射不足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大气成分 D . 天气状况
    2. (2) 下列各项能量不是源于太阳辐射的是(   )
      A . 形成 B . 海水蒸发   C . 生物生长 D . 岩浆喷发
  • 8.     2017年1月12日,哥斯达黎加的图里亚瓦尔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飘至50公里外的首都圣何塞,位于圣何塞的国际机场运行受到影响,数百架进出港航班被迫取消或延误,大批旅客滞留。据此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1. (1) 图里亚瓦尔火山物质来自(   )
      A . 地球表面 B . 地壳上部 C . 地壳下部 D . 上地幔
    2. (2) 这些漫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 .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 9. 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 (2) 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 . 海洋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 . 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 . 爬行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 . 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
    3. (3) 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三叶虫化石存在于元古代地层中       B . 各类岩石组成的地层中都有化石 C . 化石是埋藏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D . 元古代地层中常含有恐龙化石
  • 10.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分别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和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据此下列小题。

    1. (1) 图示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
      A . 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 . 减少下渗,增强湿度 C . 降低夜晚时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D . .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2. (2) 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是( )
      A . 利用厨房、卫生间做进风口 B . 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 C . 减少东西向墙面的长度 D . 在前后居室间墙上设窗或门洞
    3. (3) 与空调冷风相比,大多数人更喜欢穿堂风。主要是因为穿堂风( )
      A . 不消耗能源 B . 风频与人体自然频率接近 C . 风力恒定 D . 风向恒定
  • 11. 初冬时节,北方的很多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黄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1.1—1.5米的高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绿化部门给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  )
      A . 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 B . 杀菌、杀虫,提高抗病能力 C . 防治牲畜啃食        D . 防止冬春火灾
    2. (2) 树木涂白后(  )
      A . 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流失 B . 使树木萌芽、开花提前,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C . 使树干昼夜温差变小,减轻树皮开裂 D . 增加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概率
  • 12. 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 B . 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C . 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 D . 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
    2. (2) 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关于该季节盛行风向,正确的是
      A . ②吹向① B . ④吹向⑤      C . ⑤吹向④ D . ④吹向②
  • 13. 近地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是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到大气运动、植被状况、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时空差异。下图是北京市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年变化(a)及4月日均变化(b)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北京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
      A . 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二氧化碳少 B . 气候寒冷,降水少,二氧化碳稀释少 C . 季风受地形的阻挡,二氧化碳扩散慢 D . 人类生活取暖、工业能耗增加
    2. (2) 关于北京市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一

      天中出现最低值时刻的原因,描述不正

      确的是( )

      A .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 B . 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 C . 交通工具、餐饮耗能少 D . 人类生活取暖耗能少
  • 14.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阳光房(复式楼的露台、一楼的私人花园、楼房的顶层、别墅的玻璃房等)在城市中大受欢迎。阳光房附建在房子一侧,中间用一堵墙(带门、窗或通风孔)将房子与阳光房隔开,通过合理的设计发挥阳光房的作用,让节能成为一种时尚。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示阳光房的玻璃墙通风孔和共用墙通风孔打开的季节分别是(  )
      A . 春季、秋季 B . 秋季、春季        C . 夏季、冬季 D . 冬季、夏季
    2. (2) 晴朗的一天中,阳光房的温度比室外温度高,其主要原因是(  )
      A . 玻璃可透光并能阻隔室内热量散失     B . 室内大气逆辐射和保温作用强 C . 室内花草多,空气湿度与比热容大 D . 室外空气流动性强,不易增温
    3. (3) 一般将阳光房建在房屋南侧的城市,大多位于(  )
      A . 北温带 B . 北寒带 C . 南温带 D . 南寒带
  • 15. 读我国青岛--拉萨地形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图中M界面为(  )
      A . 地表 B . 莫霍界面 C . 软流层 D . 古登堡界面
    2. (2) 下列有关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成正相关 B . 距海越远,地壳厚度越大 C . 山地、高原地区的地壳厚度较平原、盆地地区厚 D . 板块碰撞挤压处的地壳厚度一般比周围地区要厚
  • 16. 图为两湖泊(R1、R2)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R1、R2湖泊分布在不同的(   )
      A . 大洲 B . 板块  C . 气候区 D . 流域
    2. (2) R1湖南北两端的距离约为(   )
      A . 230千米 B . 340千米 C . 560千米 D . 820千米
  • 17. 下图中沿甲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別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①地比②地(   )
      A . 海拔高,坡度大 B . 海拔高,坡度小  C . 海拔低,坡度大 D . 海拔低,坡度小
    2. (2) 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
      A . 东北向西南 B . 东南向西北 C . 西南向东北 D . 西北向东南
二、综合题,共40分
  • 18. 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时刻水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问题

    1. (1) 此时,我国新疆受气压控制,天气
    2. (2) 分别指出此时①②两地的风向。
    3. (3) ③④两地中,该日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地,为什么?
    4. (4) 此时,Q、R两地风力较大的是地,试说明判断依据。
  • 19.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比较昆明、重庆两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 (2) 简述台湾岛年太阳辐射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 (3) 简要分析太阳能发电的优缺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