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烟台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20-11-25 浏览次数:527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2020八上·合山月考) 南朝诗人萧绎在《早发龙巢》有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其中“唯看远树来”的参照物可能的是( )
    A . 河岸 B . 行船 C . 岸边的房屋 D . 远处的树
  • 2. 下列关于光现象形成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水中望月﹣﹣光的直线传播 B . 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 C . 凿壁借光﹣﹣光的反射 D . 雨后彩虹﹣﹣光的折射
  • 3.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能够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B . 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变小 C . 用嘴吹哨子的上端,向下拉动活塞,声音变低 D . 对着点燃的蜡烛火焰敲击橡皮膜,火焰会熄灭
  • 4. 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会产生冰花,是凝固现象 B . 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 C . 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 D . 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水珠,是液化现象
  • 5. 生活用电处处可见,用电安全尤为重要,如图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 甲、乙 B . 乙、丁 C . 乙、丙、丁 D . 甲、乙、丙、丁
  • 6. 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将烧杯放在同一个水槽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个烧杯所受浮力相等 B . 乙液体的密度最大 C . 丙液体的密度比水大 D . 三种液体的密度相等
  • 7. 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和美食有关,如图所示。下列对应各种美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煮饺子时锅中冒出大量的“白气”,是锅里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B . 煮汤圆的汤沸腾后继续用猛火加热,锅中汤的温度仍保持不变 C . 粽子出锅时会闻到浓浓的粽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 烤箱将电能转化为内能,使烤箱内的月饼被烤熟
  • 8. 为备战2022年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运动员在集训中多次进行模拟比赛,有关比赛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发令枪响前,运动员静止时所受的支持力与他对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发令枪响后,运动员用力向后蹬来获得向前的动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 运动员在经过弯道时不再用力向后蹬,此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D . 冲线后,运动员停止用力仍能滑行很远,是因为运动员不受摩擦阻力
  • 9. 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b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 B . 丝绸与玻璃棒a摩擦过程中创造出了新电荷 C . a、b接触时,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 D . 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金属箔都带正电荷
  • 10.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出很多实用工具,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所用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推石磨转动 B . 按压杠榨油 C . 踩踏板舂米 D . 拉木棒搬石
  • 11. 如图所示,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橡皮塞冲出试管口,这个过程与选项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中,哪一个冲程的能量转化过程是相同的(   )

    A . B . C . D .
  • 12.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   )

    A .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 B .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C . 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D .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 13. 如图所示,四幅图能说明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 14. 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小灯泡L不亮,小明同学利用电压表进行电路故障检测,测量结果如表所示。假设导线连接良好,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电路中的故障是(   )

    测试点

    a、b

    b、c

    c、d

    电压表示数

    有示数

    有示数

    无示数

    A . 开关S断路 B . 小灯泡L断路 C . 滑动变阻器R短路 D . 滑动变阻器R断路
  • 15.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10Ω,闭合开关S,电压表V1、V2的指针偏转情况完全相同,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流表A的示数为0.6A B . 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C . 电阻R2的电功率为9W D . 10s内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36J
二、填空题
  • 16. 如图所示,运动员用力将篮球抛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篮球抛出后,由于将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在下落过程中篮球的动能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17. 如图所示是某家用电子式电能表的表盘,该电能表的标定电流是A,表盘上显示已用电kW•h。若将某用电器单独接在该电能表上正常工作3min,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2次,该用电器在上述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kW•h。

  • 18.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所述清风能翻书,是风使书页上表面空气流速变大,导致书页上表面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闻其声,不见其人”主要是通过人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其人”的;“秋风瑟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霜”的形成过程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19. 在建筑工地上,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25N的拉力使重为300N的物体A沿着水平地面匀速运动,A在运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其所受重力的0.2倍,不计绳重及滑轮组的摩擦,则动滑轮所受重力N,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若增加物体A的重力,仍使物体A匀速运动,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 20. 如图所示,一个综合实践小组用一段漆包线绕成线圈abcd,用小刀刮两端引线的漆皮,一端全部刮去,另一端只刮上半周或下半周。将线圈abcd放在用硬金属丝做成的支架m、n上,并按图示连接电路,则电磁铁的上端是极。闭合开关,用手轻推一下线圈,线圈会持续转动,这就是简易的(选填“发电机”或“电动机”),若只将电源的正负极互换,则线圈转动方向会与原来的转动方向(选填“相同”或“相反”)。

  • 21. 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 (1) 实验前,小明利用U形管、软管、扎紧橡皮膜的探头等组装成压强计后,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不相平,如图甲所示,他应做的调节是______(选填“A”或“B”);
      A .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B . 将右侧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2. (2) 调整好压强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开始实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①

      5

      朝上

      4.9

       ②

      5

      朝下

      4.9

       ③

      5

      朝侧面

      4.9

       ④

      10

      朝侧面

      9.7

       ⑤

      15

      朝侧面

      14.6

       ⑥

      盐水

      15

      朝侧面

      16.7

      ①比较序号1、2、3三组数据,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②比较序号三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③比较序号5、6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 (3) 1648年,物理学家帕斯卡做了著名的“帕斯卡裂桶实验”,如图丙所示。实验中帕斯卡只用了几杯水就让装满水的木桶向四周裂开,这个实验现象能够验证液体压强的哪些特点?
  • 2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先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及光屏中心位于同一高度上,然后将它们调节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 (1) 此时像的特点是什么?(说明像的倒正、大小和虚实)
    2. (2) 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零刻度处,则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且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若将蜡烛移到20cm刻度处透镜保持不动,移动光屏后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此时蜡烛经凸透镜成(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4. (4) 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厚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现将图中虚线圆圈部分行做是人的“眼睛”,当蜡烛远离“眼睛”时,“眼睛”需调节凸透镜的厚度使其(选填“变薄”或“变厚”),改变其对光线的偏折能力,从而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该“眼睛”无法调节凸透镜达到应有的厚度,则该“眼睛”为(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该佩戴(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 23.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选用的实验器材是:电源(3V)、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定值电阻R1=5Ω、R2=10Ω、R3=20Ω,滑动变阻器(40Ω 2A)、开关、导线若干。

    1. (1)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①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②小明在实验中进行多组数据测量的目的是什么?

      ③小明选用5Ω和10Ω的两只电阻分别进行实验后,由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M图象对应的是哪只电阻?由M图象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2. (2)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①小明在实验中,首先确定一个保持不变的电压值U,当AB间的电阻R由5Ω换成10Ω时,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a”或“b”)移动,才能使电压表示数变为U;

      ②当AB间换接20Ω的电阻时,小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都无法达到U。请你告诉他,为完成实验,U的取值范围是

四、作图题
  • 24. 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如图所示,图中实线部分为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磁场的磁感线方向。

五、综合题
  • 25.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领导者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不断发展,推动能源消费不断增加,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给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能源低碳化、清洁化转型已刻不容缓。

    相比煤炭和石油,电能输送方便,并可高效转化为各类形式的能,所以电气化是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必然要求。我国自主研发建设的四端柔性直流电网,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点配套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中国的特高压输电网,建设不到10年就具备了世界最高水平。

    电能传输过程中会在输电线路上产生大量的能量损耗,若保持输送功率不变时,输电线路上损耗的功率与输电电压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减少电能输送中损耗的有效方法就是提高输电电压。据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一回路特高压直流电网的输送功率可以达到600万千瓦,相当于现有500千伏直流电网的5到6倍,而且送电距离也是后者的2到3倍,因此效率大大提高。

    电能不能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利用,需要由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据报道,目前全球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相当于化石能源剩余可采储量的38倍,以风电为例,国家规划风电在2020年达到1.5亿千瓦以上的装机容量。未来核电、风电、水电等,都将有赖于建设的特高压电网来传输,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是区城、国家和洲际电网互联的关键,有助于远距离高效地输送大量清洁电能,减少能源浪费,在终端用户可以获得更多电能的同时,大幅减少碳排放,形成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跨时区跨季节多能互补互济的电力流通的新格局。

    阅读上文,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分别说出两种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2. (2) 电能是一次能源还是二次能源?
    3. (3) 在甲、乙两地间输送电能,若保持输送功率不变,将输电电压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则输电线路上损耗的功率怎样变化?
六、计算题
  • 26. 三峡双线五级船闸规模举世无双,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它正常蓄水位为海拔175米高程,坝下通航最低水位62米高程,船闸上下落差达113米左右,相当于40层楼房的高度。现有一艘排水量为3000吨的轮船要由下游通过船闸到达上游,设每级闸室落差均为22米,如图所示。g=10N/kg,求:

    1. (1) 轮船受到的重力;
    2. (2) 阀门B上10cm2的面积上受到两侧水的压力差;
    3. (3) 将轮船由某级闸室提升到下一级闸室的过程中,浮力对轮船所做的功;
    4. (4) 分析说明轮船由下游提升到上游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 27. 如图甲所示是一个电辅助太阳能热水器(以下简称热水器)。图乙为该热水器电加热部分的原理图,S是控制开关,可以在1、2、3三档之间切换;图丙为热水器的铭牌。在光照条件不好时,可用电加热器加热,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会自动切换到保温状态,为了防止触电,热水器在向外供水过程中会自动断电。某日因天气原因,太阳辐射能为E=1.75×106J/(h•m2)(每小时每平方米辐射的热量),太阳能只将水由20℃加热到了30℃,此时开启电加热器,将水加热到预设温度70℃。已知太阳能板的面积为2m2 , 水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为6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供水过程中不计热量损失,请根据以上条件分析计算:

     

    项目

    参数

    电源电压(V)

    220

    低温档功率(W)

    100

    高温档功率(W)

    1200

    容积(L)

    50

    1. (1) 水吸收太阳能的多少。
    2. (2) 太阳能板当天接收太阳能的时间。
    3. (3) 电路中电阻R2的阻值。
    4. (4) 在热水器向外供水时,通过控制冷、热水阀使热水器内的热水与20℃的冷水混合,可以使出水口流出的水达到需要的温度。已知人在淋浴时适宜的水温为40℃,每个人淋浴用水均为30L,假设热水器内70℃的热水能全部用完,则能满足几个人的淋浴用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