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肥城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

更新时间:2020-11-11 浏览次数:2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 1. 2019年是北京人头盖骨被发现的90周年。下面的生活场景,改善了北京人的体质和生存条件,促进了人类进化的是(   )
    A . 火的使用 B . 打制石器的 C . 建造房屋 D . 制作陶器
  • 2. 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通过右图可以判断北京人(   )

    A . 是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 . 结成群体生活,共同进行劳动 C . 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 . 会建造宫室和纺织缫丝
  • 3. 十九大报告指出:“粮食安全是我国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很早就种植粟、水稻等粮食作物。其中最早主要种植水稻的是(   )
    A . 北京人 B . 半坡居民 C . 河姆渡居民 D . 炎帝和黄帝
  • 4. 毛泽东主席在1937年的一篇祭文中写到“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文中的“始祖”是指(   )
    A . 炎帝和黄帝 B . C . D .
  • 5.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B . C . D .
  • 6. 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评价正确的是(   )

    ①不利国家大统一的历史趋势

    ②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

    ③实现了局部统一、为以后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④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7. 五千年历史,博大精深,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子——《春秋》——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B . 孟子——《道德经》——仁政”治国、“礼治” C . 韩非子——《孙子兵法》——“兼爱”“非政” D . 孔子——《论语》——“仁”、以德治国
  • 8. 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划龙舟、吃粽子等习俗所纪念的传统节日是(   )
    A . 端午节 B . 清明节 C . 中秋节 D . 重阳节
  • 9.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他们的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这次“农民大起义”指的是(   )
    A . 黄巢起义 B . 黄巾起义 C . 陈胜、吴广起义 D . “国人暴动”
  • 10. (2019·陕西)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
    A . 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B . 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 C . 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 D .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 1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是(   )
    A . 董仲舒、主父偃 B . 卫青、霍去病 C . 蒙恬、霍去病 D . 卫青、主父偃
  • 12. 如果让你对右边图示这部史学名著进行相关介绍,以下内容你可以选择的是(   )

    ①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史学著作

    ②作者是司马光

    ③记述了从西汉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史事

    ④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A . ①②③ B . ①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3. 直观的图示是有效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张同学在学习了东汉衰落的原因后整理出了如下图示例结构图。该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 农民起义频繁 B . 残暴的东汉统治 C . 土地兼并严重 D . 外戚和宦官专权
  • 14.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下面图片中与该主题无关的是(   )
    A . 殷墟 B . 龙门石窟 C . 洛阳“白马寺” D . 云冈石窟
  • 15. 学习历史必须了解历史朝代发展的顺序。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

    A . 春秋、秦、西晋、东汉、南北朝 B . 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 C . 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 D . 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
二、填空题(本大题2小题4空)
  • 16. (人物名字)灭六国,完成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武帝即位后,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学说,使儒家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 17. 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一书;东晋的是最著名的画家,其一生的作品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均为摹本。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4小题)
  • 18. 读图,完成题后相关要求。

    1. (1) 上面两幅地图中,哪一幅图是春秋形势图?当时位于今天山东境内的诸侯国是哪两个?
    2. (2) 依据图二,写出发生在此时期的任意一次著名兼并战役的名称。
    3. (3) 与图一相比,图二所示的诸侯国在数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势?
    4. (4)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怎样的?
  • 19.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解决好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历代统治者都予以重视。请认真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史记秦始后来本纪》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夺取皇位。

    材料三:如图

    1. (1) 材料一中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了克服“侯王”的弊端,秦始皇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 (2) 材料二中诸侯王势力膨胀的问题在汉武帝时期是通过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的?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3. (3) 请参照材料三中地图将这条重要通道的起点A与终点E的地名填在下面方框内。

    4. (4) 材料三所示通道的开辟与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有直接关系?西汉政府在此事件后为了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 20. 回顾已经过去的2019年,“改革”成了中国当之无愧的关键词。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改革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卫(商)鞅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要效仿旧制度,所以汤武不沿袭旧制度面能王大下,夏股不更换旧制度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称赞.(秦)孝公说“讲得好。”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如图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料三:“我们国家兴起于北方,现在定都于平城,然统一了北方,但民族之间存在着间隔,文化冲突剧烈;平城偏居塞上,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要在此地开展变法改革,一定很难,崤山和函谷关是帝王的房屋,黄河洛水是帝王的家中,所以朕要大规模迁都(到洛阳),一统中原”。

    ——引自《魏书》

    材料四:

    鲜卑姓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赖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劝说秦孝公变法的历史依据,并回答:秦孝公为什么支持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
    2. (2) 材料二中会遭到旧贵族反对的内容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文中的“朕”指的是谁?简述“朕”迁都洛阳的原因。
    4. (4) 材料四反映的内容都与材料三中“朕”的改革有关。除此之外,请再列举一例其汉化的具体措施。
    5. (5) 比较上面四则材料,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 2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再次陷入动荡与分裂的局面。这一时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历史特征,按要求回答问题。

    【政治篇】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

    【民族篇】材料二: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如右图)

    【经济篇】

    材料三:《宋书》记载:“江南之(之:作)为国盛(盛:繁荣昌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农业),一岁或稔(稔:大丰收),则数郡忘(忘:无)饥”(原文大意: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年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

    【文化篇】

    1. (1) 材料一图示中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依据图示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
    2. (2) 据材料三,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3. (3) 材料二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南方发展呈现出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这一特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能照搬原文)?
    4. (4) 表格归纳法有助于人们通过对探究主题的系统把握和对相互关联知识的鲜明对比来强化记忆。按照相关提示,将下表补充完整。

      朝代

      人物

      成就

      地位

      东晋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

      南北朝

      圆周率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第七位的人

      北魏

      贾思勰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