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1-01-28 浏览次数:21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   )

    ①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在全社会不断弘扬的改革创新精神是(   )

    ①与时俱进       ②锐意进取         ③勤于探索        ④勇于实践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需要和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A . 美好生活     不全面不平衡 B . 物质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C . 幸福生活     不充分不平衡 D . 美好生活     不平衡不充分
  • 4. “1号在家看全国高速堵车,2号在家看各地景区排队,3号在家看全国酒店涨价,4号在家看游客到处被宰,5号在家看买不到火车票,6号在家看全国高速又堵,7号在家看东西南北进不了城……”,这是一则微信《我的国庆长假安排》中的消息。此消息内容反映了(   )

    ①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完全实现

    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④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5. 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C919大型客机圆满首飞、国产航母闪亮登场、天舟发出首单“太空快递”、“神舟十一号”航天员太空停留33天、“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成功运行……事实再一次向世人证明(   )
    A . 自主创新立新功,领跑世界留美名 B . 社会制度优势显,科技创新大发展 C . 科技再攀新高峰,创新强国已建成 D . 中国智造创奇迹,世界科技我第一
  • 6. 生活处处有创新,下列属于生活中的创新举措的是(   )

    ①用饮料瓶制作手工艺品              ②用废弃的快递盒作笔筒

    ③用废旧轮胎做成花盆                ④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7. 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国家。下列对民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B . 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C . 民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D .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传统型的民主
  • 8.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这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是(    )
    A . 最管用的民主 B . 最广泛的民主 C . 最真实的民主 D . 最公平的民主
  • 9.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可以参与下列哪些民主生活(   )

    ①参加所在地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选举党和国家领导人

    ③参加共青团组织              ④参与网上评议政府的活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每年“两会”前夕,一些网站推出“我向总理说句话”“我给两会”捐句话”“两会’直通车”等活动。很多网友由“围观”到“参与”。这(   )

    ①说明了我国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  

    ②民主思想已经成为所有人的自觉信仰

    ③说明了公民可以随心所欲地参与民主生活

    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1. 近年来,在食品安全上存在的农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产地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值得特别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要求各级政府要(   )
    A . 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B . 严厉打击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做到依法行政 C . 公正司法,加强市场监管 D . 参政议政,充分发挥好监督的作用
  • 12. 2020年9月1日是我国首部慈善法实施四周年。我国坚持依法治“善”有利于(   )

    ①确保公民的一切权益不受侵犯   
    ②坚持依法治国,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③释放社会财富向善的力量,保障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④杜绝一切骗捐、诈捐行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 13. 关于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法治体现道德理念,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②国家治理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

    ③国家治理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④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③④
  • 14. (2019九上·姜堰月考) 在济南开往北京的列车上,一名男乘客一直霸占别人座位,态度十分恶劣。济南铁路公安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该乘客罚款200元,并在180天内限制购票乘坐火车的处罚。下列网友对这一事件的评论中,正确的是(    )
    A . 甲:罚款太少了,只有多罚款才有效 B . 乙: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事处罚 C . 丙:道德对人们普遍没有什么约束力 D . 丁:公民应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 15. 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①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②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③是世界上唯一有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文化 

    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6. 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分析下列语句,其中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

    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17. 千年的奋斗、百年的抗争,中华民族创造了富有特色、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体现这一精神的有(   )

    ①西柏坡精神        ②抗震救灾精神        ③长征精神      ④载人航天精神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 18. 2020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89周年纪念日,各中小学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防空演练、观看历史短片等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

    ①警示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②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发愤图强 

    ③提醒学生铭记历史、伺机报复             ④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①③
  •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来中央办公厅又将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要求。以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

    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问题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 . ②④ B . ①④ C . ①② D . ②③
  • 20. (2019·泰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饱含着浓郁的家国情怀。下列名句中体现这一情怀的是(   )
    A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 .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C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三、简析题(每题5分,共15分)
  • 26. 材料一:2020年1月7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在南京召开,听取了江苏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截至2019年底,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效,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实施4年来,已实现脱贫254万人,脱贫率达到99.99%以上,目前还剩6户、17人未脱贫。

    材料二: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什么意义?
    2. (2) 材料二的内容体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 27. 学完“构筑中国价值”这一内容后,小明制作了如下简报,向社区居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②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在图中①②处填上适当的内容,使简报完整。
    2. (2) 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实现①这个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 28. 2020年5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又是“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在里面找到依据,每一页都与你我息息相关。

    小明认为:建设法治中国只需要完善以民法典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行良法之治。请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评析。

四、实践与探究题(共10分)
  • 29. 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开展了以“创新”为主题的研讨。
    1. (1) 【创新之我见】

      小明在讨论中说:航天领域是投入多,风险大的未知领城,对我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不确定的,处处充满摸索和冒险,但我们国家还存在着贫困、环境污染等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航天搞了这么多年,花了那么多钱,真的值得吗?

      你认为值得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 (2) 【创新共努力】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国家、个人的角度,就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各提几条建议。

      要求:①仅需列出要点;②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③层次清楚,表述规范,书写工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