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12-11 浏览次数:1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3.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 (1) 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的性质。
    2. (2) 液氢和液氧常作为火箭助推剂,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14. 如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

    1. (1) 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的排放。
    2. (2) 废气处理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三、计算题
  • 15. (2020九下·丰台月考)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上图为某补钙剂的说明,一天服用两片,实际补钙g。

    上图为某消毒剂的说明,其中(W/V)为质量体积分数,单位为g/L,则一瓶该消毒液中含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四、实验题
  • 16. 同学们用图1所示装置对暖宝宝发热过程进行探究,传感器获得图2和图3所示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图2得出的结论是
    2. (2) 图3气压没有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 17. 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回答相关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有
  • 18. 回答下图所示实验的相关问题:

    1. (1) 甲实验中,导线a、b连接电源后一段时间,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导线a连接电源的极(填“正”“负”)。
    2. (2) 乙实验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3. (3) 丙实验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 19. 在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③为喷水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回答下列问题:

    1. (1)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C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3. (3) 整个实验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
  • 20. 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其中A、C中充满氮气,B、D中充满氧气(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 (1) 设计B、D的目的是
    2. (2) 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3. (3) 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填序号)。
五、科普阅读题
  • 21.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碳元素是最早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元素。碳元素在地球上虽然广泛分布,但其含量不足0.03%。

    碳元素是一切有机体骨架的组成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约占18%。主要以有机含碳化合物形式存在,如糖类、蛋白质等。人体中的无机含碳化合物种类较少,在血浆中主要以碳酸氢盐缓冲系统(H2CO3/HCO3-)的形式存在,人体细胞通过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碳元素在人体内的另一种无机形式。

    迄今为止,发现了15种碳原子,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如图1所示的同一个“格”,其中C-12和C-13属于稳定型,考古研究中,通过测定C-14含量估算古物的年代。

    20世纪起,人类对碳元素的认识突飞猛进。下表列出了与之相关的主要事件: 

    时间

    40年代

    1967年

    1969 年

    1985年

    1991年

    21世纪

    事件

    发现C-14

    发现六角金刚石和单斜超硬碳

    发现银白色的白炭

    发现富勒烯的第一个成员C60(图2)

    发现碳纳米管(图3)

    从石墨中剥离出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石墨烯(图4)

    碳的这些新型结构的发现和性能研究的发展,使其广泛应用于工业、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碳在人体中的存在形式有种。
    2. (2) 关于图1所示的相关信息分析,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为6             B 电子数为12    C 元素符号为C

    3. (3)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你认为C-12和C-13的不同点是

      A 质子数不同     B 电子数不同   C 中子数不同 

    4. (4) 在20世纪有关碳的重大发现中,有一项与其它不同,它是
    5. (5) C60的含义是
六、流程题
  • 22. 下图为现代自来水加工厂净化水的流程图。

    1. (1) 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明矾中含有种元素。
    2. (2) ClO2是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ClO2属于(填序号)。

      A 混合物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纯净物

    3. (3) 上述生产流程中,起过滤作用的是
七、科学探究题
  • 23. 古文献记载:距今5000-4000年我国古代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图1)。青铜器表面常会有一层铜锈,对铜锈开展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CuSO4+5H2O=CuSO4·5H2O

    探究I:探究铜锈的组成

    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干燥管内白色粉末变为蓝色,试管中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

    探究Ⅱ: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在探究Ⅰ的基础上,同学们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装置。在同一实验室的自然环境中,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在250mL的集气瓶中装有100mL氧气、100mLCO2和50毫升水

    在250mL的集气瓶中装有200mLCO2和50毫升水

    实验现象

    第3天,出现黑色斑点,之后面积逐渐扩大并增厚,第9天略显绿色

    无明显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探究I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由探究I推测,铜锈中含有的元素有
    3. (3) 探究II的基本猜想是
    4. (4) 由探究II推断,防止铜生锈的思路是
    5. (5) 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关于铜生锈,你还想继续探究的问题是
    6. (6) 针对你提出的问题,验证实验的设计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