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11-15 浏览次数:2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8年5月21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中继星“鹊桥”号发射升空,它为嫦娥四号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任务提供地月间的通信服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鹊桥”号中继星运行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 . 总星系 B . 银河系 C . 太阳系 D . 地月系
    2. (2) 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 )
      A . 有自转运动 B . 有公转运动 C . 存在生命现象 D . 存在昼夜现象
  • 2. (2020高一上·汉中期末) 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 )

    ①大气环流 ②石油、天然气资源 ③火山爆发 ④地壳运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3.     2017年9月6日20时,太阳爆发了有史以来最明亮、能量最巨大的耀斑。下图为太阳大气层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耀斑和黑子分别出现于太阳大气层的( )
      A . ①层、②层 B . ①层、③层 C . ②层、①层 D . ②层、③层
    2. (2) 此次耀斑爆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 .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 . 引起对流层大气的电磁扰动 C . 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D .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 4.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下图为部分地质年代表。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原始鱼类出现在(  )
      A . 元古代地层 B . 古生代中期地层 C . 古生代后期地层 D . 中生代中期地层
    2. (2) 古生代末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
      A . 恐龙 B . 爬行类 C . 被子植物 D . 三叶虫
  • 5.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上图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序号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
      A . 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B .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C .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 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2. (2) ①圈层的特点是( )
      A .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 B . 连续不规则圈层 C .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D . 气体和悬浮物质
    3. (3) ①、②、③、④四圈层中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最明显的是(   )
      A . B . C . D .
  • 6. 下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关于对流层大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低纬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地区 B . 主要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C . 可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D .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 (2) 关于地球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不断降低 B . 平流层适合高空飞行 C . 水汽主要集中在对流层顶部 D . 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
    3.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 B . 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平流层 C . 大气中臭氧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红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D . 大气组成成分的比例不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改变
  • 7. 下表是我国华北某地天气状况数据。读下图“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中①~④序号含义正确的是(   )
      A . ①-大气逆辐射 B . ②-大气辐射 C . ③-太阳辐射 D . ④-地面辐射
    2. (2) 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③—④—② D . ④—②—③
    3. (3) 与前两日相比,11月4日白天最高气温较低的原因是(   )
      A . 辐射①减弱 B . 辐射④增强 C . 作用⑤增强 D . 作用③减弱
  • 8. 下图为孔明灯俗称许愿灯。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关于孔明灯的叙述正确是(   )
      A . 最好在阴雨的夜晚施放 B . 靠上升气流飞上天空 C . 在林木茂密的地方放飞 D . 现代多做军事之用
    2. (2) 孔明灯灯口收拢主要是因为( )

      ①集聚热气利于上升

      ②防止大风吹灭烛火

      ③集聚氧气帮助燃烧

      ④上大下小形态可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9. 读下图“某地连续四天天气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题。

    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 . 13日 B . 14日 C . 15日 D . 16日
  • 10. (2019高一上·丰台期中) 实验步骤:1.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2.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口,用橡皮筋扎紧,并把小石头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的塑料纸上压住。3.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沙子变湿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    )
      A . 大气的受热过程 B . 水循环 C . 大气的垂直分层 D . 热力环流
    2. (2) 自然界中导致该类地理现象产生的根本因素是(    )
      A . 太阳辐射 B . 太阳活动 C . 水汽输送 D . 水的三态变化
  • 11.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 . B . C . D .
    2. (2) ④处的风向为(   )
      A . 西北风 B . 东北风 C . 西南风 D . 东南风
  • 12. 南宋天文学家、思想家何承天在《论浑天象体》中记载“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趋下,归注入海。”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代号最能解释文字中“百川发源…归注入海”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 ①-降水 B . ②-蒸发 C . ③-水汽输送 D . ④-地表径流
  • 13. (2018高二上·奉贤期末) 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比喻及其解释,连线正确的是(     )
    A . “纽带”——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 B . “调节器”——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 C . “雕塑家”——调节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 D . “传送带”——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基本形态
  • 14.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森林对“海绵城市”的主要贡献是(   )
      A . 涵养水源 B . 净化空气 C . 美化环境 D . 吸烟滞尘
    2. (2) “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
      A . 减少雨水下渗 B . 增加地下径流 C . 减少地表蒸发 D . 加快径流速度
    3. (3) 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

      ①增强城市供水能力

      ②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③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④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4. (4) 某班同学为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A . 普及屋顶绿化,扩大绿地面积 B . 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水体污染 C . 跨流域调水,减少开采地下水 D . 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 15. 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风浪、海啸、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三种主要形式 B . 海啸是风浪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能量 C . 潮汐是海水在日月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海水涨落现象 D . 早晨的海水上涨称为潮,晚上的海水回落称为汐
二、非选择题
  • 16. (2019高一上·东丽月考)     下面左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右图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左图中表示地壳的是(填序号),表示地幔的是(填序号)。
    2. (2) 一般认为,软流层可能是火山活动中的发源地。
    3. (3) 圈层①厚薄不一,一般(大陆/大洋)部分较厚、(大陆/大洋)部分较薄。
    4. (4) 古登堡界面以下横波波速的变化情况是,这说明古登堡界面以下物质状态可能为态。
    5. (5) ③表示(填圈层名称),其由(填地球内部圈层名称)的全部和(填地球内部圈层名称)的部分构成。
  • 17. 图甲为某校学生设计的“热力环流”模拟实验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罩里的纸条M、N就会发生摆动。依据实验过程,请在图乙中连续绘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在环节1中图中括号内标出近地面甲、乙两地气温差异(填冷或热);在环节2图中用箭头标出①、②气流运动方向;在环节3图中括号内标出近地面甲、乙两地气压状况(填高压或低压);在环节4图中用箭头标出③、④风向。
    2. (2) 根据该模拟实验,可推测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3. (3) 应用热力环流原理,可以解释很多现象。图丙为“面向大海,发丝飘动”的照片。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解释图丙中现象的是         (选择填空)。

      A . B .    C . D .
    4. (4) 图丁中近地面的气流方向是从(填市区或郊区)向(填市区或郊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该城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丁中①、②两地中的地。
  • 18. 下图为“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上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名称:abcd
    2. (2) 图示水循环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____(选择填空)。
      A . a B . b C . c D . d
    3. (3) 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选择填空)
      A . 水循环在地球的外部圈层中不断进行 B . 水在循环运动的过程中是不连续的 C . 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 D . 沙漠地区没有水循环过程
    4. (4) 若上图中植被被大面积破坏,该地的地表径流季节变化会(填增大或减小),地下径流会(填增大或减小)。
    5. (5) ③处海域海水盐度与同纬度其它海域相比(填较高或较低),主要原因是受的影响。
  • 19.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矿物质克数表示,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左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作洋流。右图为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①、②、③表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其中表示海水温度的是,表示海水盐度的是,表示海水密度的是。(填序号)
    2. (2) 左图中显示,全球表示海水的温度(_______)

       

      A .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 B . 由南北纬3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C .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D . 由南北纬4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3. (3) 由左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温度(高或低),盐度(高或低),密度(大或小)。
    4. (4) 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____)
      A . 寒暖流交汇 B . 上升补偿流  C . 径流入海 D . 人工养殖
    5. (5) 右图中①②③三个洋流按海水温度属于(填寒流或暖流),它们对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