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10常识和名篇名著

更新时间:2020-10-20 浏览次数:244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九上·上城期末)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民国才女林徽因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诗中,用“人间的四月天”来表达美好的情感,以诸多意象为喻,书写细腻柔丽的情愫,表现出轻盈优雅之美。 B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被贬滁州知州期间,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创作出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C . 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常见于古代诗歌中。如李白在《行路难》中运用姜太公溪边垂钓和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的典故,表达仕途艰难、前路漫漫的无助感。 D . 《范进中举》选自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刻画了范进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 2. (2020九上·诸暨期末) 蒲松龄赋予狐鬼精魅美好的人格,以寄托自由、诗意的爱情理想。下列作品中的人物对应的形象特征正确的一项是(   )
    A . 《婴宁》中的婴宁是美貌善良的女鬼。 B . 《聂小倩》中的聂小倩是天真烂漫的狐妖。 C . 《香玉》中的香玉是为爱复生的白牡丹花仙。 D . 《白秋练》中的白秋练是知恩图报的獐子精。
  • 3. (2020九上·越城期末)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吴敬梓—《范进中举》—明代 B .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当代 C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 D . 张岱—《湖心亭看雪》—明末清初
  • 4. (2020九上·越城期末) 下列不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是(   )
    A . 张孝祥 B . 辛弃疾 C . 苏轼 D . 柳永
  • 5. (2020九上·越城期末) 下列典籍以作者字命名的是(    )
    A . 《袁中郎集》 B . 《稼轩长短句》 C . 《柳河东集》 D . 《定庵全集》
  • 6. (2020九上·鄞州期末) 艾青的诗作注重色彩的渲染和意象的表现,请你根据对艾青诗作的了解,选出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其作品的一项是( )
    A . 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B .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C . 阳光在涟漪上跳舞,像不停息的小不点梭子,在编制金色的绣帏。 D . 暴风雨中的雷声特别响/乌云深处的闪电特别亮/只有漫长的黑夜/才能喷涌出火红的太阳
  • 7. (2020九上·南充期末)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李太白全集》《陶庵梦忆》《杜工部集》就分别用了字、号、官职来命名。 B .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回。《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 .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的美国作家莫泊桑,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作者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目,表明作者美好的愿望,希望人们能像若瑟夫一样,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 D . “这件事不是我做的,而是他做的。”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 8. (2020九上·右玉期末) 《儒林外史》中主要刻画了的四类人物:正面典型、腐儒的典型、八股迷的典型和贪官污吏的典型。下面人物属于正面典型的是(  )
    A . 马静、鲁编修 B . 王冕、杜少卿 C . 汤奉、王惠 D . 周进、范进
  • 9. (2020九上·右玉期末)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庆历四年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和“崇祯五年十二月”都是用皇帝的年号纪年。 B . 《左转》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C . 讽刺作品的笔法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在看似子虚乌有的情节和夸张变形的描写中曲折地揭示现实矛盾;另一种是抓住平常生活中传神的细节,以冷峻的白描直书其事。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运用了第二种手法。 D . 艾青,原名蒋海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 10. (2020九上·右玉期末) 下面对《儒林外史》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儒林外史》由众多的故事连缀而成,但有一个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 B . 《儒林外史》不仅具有深邃的主旨,在小说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鲁迅先生称之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可谓定评。 C . 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境况、际遇和表现,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同时生动地刻画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D . 严监生临死时念念不忘的是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这件事充分揭示了他吝啬的本性,使他成为文学画廊中一个不朽的形象。
  • 11. (2020九上·达县期末)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隋朝到明朝,科举制度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分为四级: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其中会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B .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其故事情节可分为“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这四个部分, C .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范进中举》,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D .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在诗中用夸张的描写,形象的比喻,跳跃式的结构,写世路艰难,反映了诗人政治上的遭遇挫折后,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体现了“沉郁顿挫”诗风。
  • 12. (2020九上·越城期末) 被称为“诗家夫子”的是(   )
    A . 杜甫 B . 王昌龄 C . 陆游 D . 李商隐
  • 13. (2020九上·越城期末) 五行,即儒家所说的“五常”,指仁、义、智、信、    。(   )
    A . B . C . D .
  • 14. (2020九上·越城期末) 被鲁迅称为“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并被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视为远祖的是(   )
    A . 奥斯特洛夫斯基 B . 陀思妥耶夫斯基 C . 茨威格 D . 莫泊桑
  • 15. 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B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C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 16. (2019九上·天台月考) 下列对联与人物的配对,错误的一项是(    )
    A . 酒后捞明月,谪仙归天庭。                 (李 白) B .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蒲松龄) C .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诸葛亮) D . 五斗白米难留人,爱菊好酒隐柴桑。   (周敦颐)
  • 17. (2019九上·长春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到巅峰,产生了众多不朽的名著。 B . 《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 C . 《智取生辰纲)围绕着生辰纲的争夺,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生辰纲指编队运送的成套寿礼。 D .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
  • 18. (2019九上·景县月考)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也称“诗三百”。内容分“赋”“比”“兴”三类,表现手法主要是“风”“雅”颂”。 B . 东汉司马迁的史学巨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包括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D .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 19. (2020九上·大洼月考)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B . 《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全词融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气势恢宏,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C .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品通过叙述“我”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态度的不断变化,揭示了人们“嫌贫爱富”的变态心理。 D . 鲁迅小说《故乡》选自《朝花夕拾》。作品里,回忆中的“故乡”充满童趣,现实中的“故乡”在生活的重压下,失去生计,而理想的“故乡”在探寻的朦胧中。
  • 20. 下面语段是对《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中某个人的描述,请选出与他相关的故事情节(    )

        他是梁山好汉中真正的名门之后、将门虎子。他自己是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因先后失陷花石纲、生辰纲,投鲁智深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17位。

    A . 汴京卖刀 B . 三打祝家庄 C . 大闹飞云浦 D . 江州劫法场
  • 21. (2019九上·秀洲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B .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文章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C .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杰出的文人。 D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 22. (2019九上·海盐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 诗歌中的“意境”,是指诗人笔下所描绘的画面或事件与诗人的主观感情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B . 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C .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D . “而立”代称三十岁,“而立之年”指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不惑”代称四十岁,“不惑之年”指有所成就的年龄。
  • 23. (2019九上·衢州期中)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我国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来纪年,如“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也有用干支来纪年,如“岁 在癸丑,暮春之初”。 B . 古人常用伯、仲、叔来表示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如孙权在兄弟中排老二,故字仲谋。 C . 《论语》中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四十岁为“不惑之年”,五十岁为“花甲之年”,六十岁为“知天命之年”,七十岁为“古稀之年”。 D . 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如“觥筹交错”中的“觥”,“衔觞赋诗”中的“觞”,“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都是“酒杯”的意思。
  • 24. (2019九上·江山期中) 阅读有关《艾青诗选》的思维导图, 适合填入①②③④处的一组诗篇是(     )

    A . ①《我爱这土地》   ②《煤的对话》    ③《光的赞歌》    ④《礁石》 B . ①《煤的对话》     ②《光的赞歌》    ③《我爱这土地》  ④《礁石》 C . ①《我爱这土地》   ②《礁石》        ③《煤的对话》    ④《光的赞歌》 D . ①《煤的对话》     ②《我爱这土地》  ③《礁石》        ④《光的赞歌》
  • 25. (2019九上·江山期中)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如“觥筹交错”中的“觥”,“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 B . 《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中的“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六更。 C . 《沁园春▪雪》中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D . 《无题》中“青鸟殷勤为探看”里的“青鸟”是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现指信使。
  • 26. (2019九上·融安期中)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出自艾青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 B . 《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这首诗是艾青的成名作。 C . 艾青诗歌创作中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 D . 艾青的《飞鸟集》中有大量的哲理诗,如:“ 麻雀看见孔雀负担着它的翎尾,替它担忧。”
  • 27. (2019九上·大庆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他的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重点塑造了夏洛克这个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B . 杜甫被誉为“诗圣”,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春望》都是他的作品。 C .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其笔下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D . 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 28. (2019九上·天台期中)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B . 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巴黎圣母院》等。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 C . 《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文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D . 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多才多艺,但他首先是诗人,他的代表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采果集》等。
  • 29. (2019九上·浙江期中)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如“觥筹交错”中的“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都是“酒杯”的意思。 B .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众多不朽的名著。如《西游记》《镜花缘》《水浒传》等。 C . 古代的很多诗文都是作者遭贬谪时所作,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后给侄儿孙湘以示勉励之意的一首诗;《岳阳楼记》是北宋范仲淹被贬谪巴陵郡时写给朋友藤子京的一篇文章。虽是被贬,他们却是共同表达出一种对理想、志节的执着和持守。 D . 句子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这是并列复句。
  • 30. (2019九上·义乌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看》选自《穆旦诗文集》。穆旦,原名查良铮,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诗人、翻译家。 B . 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C . “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D . 成语“温故知新”“扑朔迷离”“水落石出”分别出自《论语》、北朝民歌《木兰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 31. (2019九上·富阳期中)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谥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等按其生平事迹给予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 B . “滕子京谪守巴陵君”中的“谪”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左迁”都是指封建王朝官吏辞职或远调。 C . 余光中在《乡愁》中表达了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古时称家乡为“桑梓”。 D . “弱冠”是指古代男子十六岁行成年加冠之礼,因未成壮年,故称“弱冠”。
  • 32. (2019九上·鄞州期中)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沁园春·雪》兼用写景、抒情、议论,诗人寓情于景,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又寓情于议,抒发了诗人豪迈、乐观、自信的革命情怀。 B .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长篇小说集《羊脂球》,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的态度的不断变化,揭露了金钱扭曲的人性。 C . 《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这部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现实。 D . 杨志、诸葛亮、范进,这三个小说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 33. (2019九上·杨浦期中) 本学期,同学们通过教材学习,对一些明清小说有了些了解。为分享交流,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请你参加。

    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智取生辰纲》——杨志——施耐庵——元末明初 B . 《范进中举》——范进——吴敬梓——元末明初 C . 《三顾茅庐》——刘备——罗贯中——元末明初 D . 《刘姥姥进大观园》——刘姥姥——曹雪芹——清朝
  • 34. (2019九上·温州月考) 下列是对我国相关传统文化、文学常识的理解,其中说法有误的是(    )
    A . (纪年)我国古代用干支或皇帝的年号纪年。元丰六年(《记承天寺夜游》)、文帝之后六年(《周亚夫军细柳》)、晋太元中(《桃花源记》)所用纪年方法相同。 B . (称谓)古人讲究礼节,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用敬称,如“令郎”“家君”“贤弟”,对自己一方则用谦辞,如“尊君”“舍妹”“小儿”等。 C . (年龄)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花甲——六十岁。 D . (文体)词在隋唐兴起,宋代进入全盛时期,又称“曲子词”,也叫“长短句”“诗余”等。
  • 35. (2019九上·台州月考) 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叙述错误的是(    )
    A . “是日更定”,旧时晚上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更定。 B . “故自号曰醉翁”,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生前有谥号,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 C . 下面称呼按年龄从小到大的排序为:垂髫、豆蔻、及笄、弱冠、而立。 D . “晚生蒙老先生垂爱,得赐登龙,已出望外。”中的“垂爱”是敬辞。
  • 36. (2019九上·杭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 儿子想踢足球,张华要他学钢琴,几番争执后,张华摇摇头说:“这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啊!” B . 人难免会遭受挫折,用刘桢的诗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来激励人们,面对逆境,志向坚贞,顽强不屈,是恰当不过了。 C . 杭州西湖风景天下闻名。在“曲院风荷”,我们吟诵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柳浪闻莺”,我们看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情景。 D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要植根于历史与现实,坚定对自身发展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
  • 37. (2019九上·杭州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阳习俗有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诗歌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 . 《马说》《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这些我们学过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名篇,也都出自“唐宋八大家”之手。 C . 谈吐可显儒雅之风。问候别人的母亲时,可以用“令堂近来身体可好”;写了文章,想请别人指点一二时,可以用“请不吝赐教”。 D . 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诗集《飞鸟集》《园丁集》等,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 38. (2019九上·萧山月考) 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称颂,如柳宗元的《醉翁亭记》、欧阳修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B . “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农事,“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C . 冰心和穆旦都是现代诗人,代表作分别为《繁星》和《我爱这土地》。 D . 古人把山的北向、水的南岸叫作“阴”,山的南面,水的北岸叫作“阳"。如“阴阳割昏晓”的“阴”指泰山的北面。“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河阳”指黄河北岸。
  • 39. (2019九上·浙江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吉檀迦利》是印度著名诗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所写的一部以宗教和哲学为主体的诗集。 B . 《我爱这土地》是著名的现当代诗人艾青所创作的一首对祖国饱含深情的诗歌。 C .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风景壮丽、意境辽阔的词,其诞生于硝烟弥漫的解放战争中,一时广为传颂。 D . 唐诗崇情,唐代的文学以诗歌为主要的文学形式,才华横溢的诗人灿若群星,名篇佳作迭出,清人孙洙据此选编了《唐诗三百首》,成为流传最广的唐诗选本。
  • 40. (2019九上·南宁月考)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鲁迅的《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分别选自《且介亭杂文》、《呐喊》。 B .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 . 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从晚上八点左右开始,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 D . 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河阳之北”的“阳”指黄河北岸。
  • 41. (2019九上·杭州月考)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 《沁园春▪雪》这首词大气磅礴,激昂豪迈,表达了作者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及作为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B . 《乡愁》这首诗以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来组织全诗,诗人为四个人生阶段分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 C . 《岳阳楼记》中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D .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文章采用白描手法,极力渲染雪后西湖之景浓妆艳抹的特点,仿佛创造出一幅艳丽山水画。
  • 42. (2019九上·泰州月考) 对下列文学常识、语法知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定”指每晚八时左右。 B . 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C . “我坚信:虽然道路坎坷泥泞,但是曙光就在前方。”这个句子是单句。 D . “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这个句子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二、名著导读
  • 43. (2019九上·林西期末) 名著阅读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相关的内容。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gāng)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①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②(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施恩夺回③ ;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的缉捕,削发成④;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 44. (2019九上·大邑期末) 下面这段文字赞美的是《水浒传》中的哪位好汉?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人物:(人名)

    情节:

  • 45. (2019九上·大邑期末) 请按情节的先后顺序依次选择番号填空。

    鲁达: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

    A.大闹五台山     B.风雪山神庙     C.倒拔垂杨柳     D.血溅鸳鸯楼

三、问答题
  • 46. 简答题
    1. (1)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出与他有关的情节(四个即可)
      
      
      
    2. (2) “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这写的是小说哪位好汉?他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3. (3) “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4. (4) 对宋江这个人物褒贬不一,你是怎么看的?请做简单评价。
    5. (5) 《水浒传》中你最欣赏的人物和最讨厌的人物分别是谁?原因是什么?
  • 47. 简答
    1. (1)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谁?他的绰号是什么?
    2. (2) <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谁?他的绰号是什么?
    3. (3) “智扑擎天柱”中英雄好汉是谁?他的绰号是什么?请写出与之相关的两个情节。
    4. (4) 请写出《水浒传》中,身怀绝技的人物名字及绰号,简单说出其擅长的绝技。

      ② 

    5. (5) 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