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

更新时间:2020-10-13 浏览次数:24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54分)
  • 1.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关注社会、谈论一些社会话题。下面对于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认识正确的有(  )

    ① 社会生活绚丽多彩,而且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② 参观历史博物馆,我们感受到了震撼

    ③ 看到农民在田间劳作,我们感受到了劳动对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

    ④ 看到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假恶丑的现象,让我们对社会失去了信心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 2. 下列对社会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社会化是成年人的事,与未成年人无关 B . 只要学习社会知识就能实现社会化 C . 在学校学习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D . 我们在社会中成长就是逐渐社会化的过程
  • 3. 下列对青少年积极参与公益项目或公益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以开阔眼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B . 可以收获帮助他人的快乐,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C . 可以增加生活体验,更多元地认识社会 D . 可以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获得一时的满足感
  • 4. 八年级(6)班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下载了以下资料:“经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以‘科技创新强国富民’为主题的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于5月19日至26日举行。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场地点设在北京,主场组织开展201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启动式’以及‘强国富民科普博览’‘美好生活体验活动’‘全国优秀科普展教品展示’‘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展示’等活动。”这表明八年级(6)班的同学关注(   )  
    A . 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B . 我国的科技创新状况  C . 学生的学习状况 D . 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
  • 5. 社会是“大网”,人与人的关系是“网线”,个人是“结点”。 这启示我们(   )
    A . 融入社会生活 B . 沉浸在个人的生活圈子,不与他人接触 C . 不接触复杂的社会生活 D . 只融入学校的学习生活
  • 6. 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   )   
    A .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B .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C . 个人决定社会的文明进步 D . 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们的共同努力
  • 7. “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旨在告诉我们( )
    A .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以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 B . 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 C .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D . 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 8. 每天通宵玩游戏,清晨6点睡觉,下午4点起床,足不出户,15岁的小禾“专职”在家玩游戏。每次母亲与他交谈后,小禾也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网瘾来了,他又控制不住自己。小禾的母亲也曾请心理专家指导过儿子,但仍然不见效果。“我何时才能回归到常人生活?”小禾说。小禾应该(    )

    ①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转移注意力      ②抵制上网,从此不再上网

    ③增强分辨是非能力,注意“信息节食”    ④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
  • 9. 亲社会行为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以下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 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② 做一名“社区文明创建”宣传员

    ③ 在家里学会了做饭     ④ 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知识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0.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作为网络游客,我们应该 (    )
    ①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  
    ②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  
    ③合理安排时间与精力     
    ④加强修养,用丰富的知识充实头脑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1. (2018八上·桑植期中)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青年学生要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就必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磨砺意志、增强本领,其重要途径是参加(    )
    A . 理论学习 B . 加强锻炼 C . 社会实践 D . 体验生活
  • 12. 对“大家都走斑马线”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生活中人人都要懂规则、守规则 B . 规则是由人制定的,是否遵守因人而异 C . 大家都走斑马线,会造成交通堵塞 D . 有了交通规则,社会就会井然有序
  • 13. 这是一个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人都在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与快捷。下列能体现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有(   )

    ① 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

    ② 网络可以让我们找到想要学习的资源

    ③ 网络可以让我们在网上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④ 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微博、微信朋友圈在为我们提供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往往成为谣言的集散地。近来,政府不断加大对造谣者的打击力度。这告诫我们(   )

    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   ②言论自由是权利,想说什么无限制

    ③要杜绝使用微博、微信       ④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19·毕节) 目前,“互联网+”已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途径。据权威部门统计:2018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良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实现业务收入4171亿元,同比增长22.9%.这说明(   )
    A .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 . 我们生活完全依赖网络 C . 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进步 D . 当今网络世界利弊共存
  • 16. 下列行为符合右图《守则》新要求的有(   ) 

    ①到食堂买饭自觉维护秩序,不插队

    ②微信聊天捏造事实,引逗群友开心

    ③利用周末组织同学们参加义务植树

    ④骑自行车时“不争一秒,礼让三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7.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戴建业教授在抖音播放的一段讲解古诗词的短视频,短短一周内播放量就超过 3000 万次,获得了网友们 100 多万次的点赞。这说明(   )
    A . 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B . 网络加速了创新资源的融合与共享 C .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 . 网络生活提高了公民的媒介素养
  • 18. 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自己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下列行为的做法与上述不一致的是(  )
    A . 小明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总是等绿灯亮了再走 B . 小丽看见小明随地吐痰,她上前告诉他不能随地吐痰的相关规定 C . 小强看见一行人在翻越护栏,他上前制止并劝说 D . 小红看见同伴折了一枝桃花,她也随手折了一枝花
二、非选择题(46分)
  • 19. 在这个社会里,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有他们的付出,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和谐、美好、有序。请你列一份感谢的名单,对他们说声谢谢,并说明感谢的理由。
    1. (1) 我要感谢 ,理由是
    2. (2) 我要感谢 ,理由是
    3. (3) 我要感谢 ,理由是
  • 20. 材料一  当前,广场舞已然成为中国中老年人健身运动的代表,不过伴随广场舞的流行,噪声、扰民等问题也越发凸显。因不堪噪声之扰,广场舞参与者与居民之间矛盾冲突事件屡屡出现。近年来,多地针对广场舞立规矩、定公约,细致到从音量、时间、场地等方面规范广场舞活动。   

    材料二  新版《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开始实施。该条例提倡文明开展个人、集体健身活动,并指出,不得扰乱公共秩序、宣扬迷信、影响他人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情节严重者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1) 新版《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说明了什么道理?
    2. (2) 请你为广场舞参与者既不扰民,又能享有自由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 2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个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材料二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是社区的居民,是商场的消费者,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是学生,是子女……

    1. (1) 结合材料一谈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2. (2) 结合材料二分析,同一个人,为什么有不同的身份?
    3. (3) 列举你现在的身份有哪些?以及相应的责任是什么?(至少三种身份)
  • 22. 暑假原本自己定了一个看书和锻炼身体的计划,但是由于一看手机信息,和同学聊天等,就把很多原本定好的计划荒废了。临到开学,小明很懊恼,但是又觉得自己没有好的办法能够从手机信息的海洋中挣脱出来。

    请你写出三个以上具体的“信息节食”的方法来帮助小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