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甘孜州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0-09-23 浏览次数:190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__________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
    A . 70周年 B . 80周年 C . 90周年 D . 100周年
  • 2.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___________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
    A . 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 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 .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 3. 在网络上曾经有一个“A4纸上看人生”的热门帖子:若按照75岁的平均寿命来计算人生只有900个月,用一个30×30的表格来呈现,一张A4纸就足够了,这一用方格为人生建模的实验,意在警醒我们(    )

    ①珍爱生命,奋斗有为            ②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③小事不做,只干大事            ④发现自己,成就自我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情感相一致的是(    )
    A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 .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C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5. 清扫街巷、修剪花木等社区劳动,果蔬种植、木工制作、机床操作等学农学工实践,“医生”“红色旅游景点讲解员”等职业体验……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长。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引导我们(    )

    ①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②明确价值取向,懂得崇尚劳动

    ③学会职业选择,首选体力劳动            ④加强书本学习,提高考试成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用图示法表示概念间的关系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保证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8.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①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是当代中国人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④把涉及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2019年,我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保持较低水平;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末减少1109万人:全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254万套,全国农村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63.8万户;全口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下列关键词与上述数据所表达的内涵相符的是(    )
    A .   扩大对外开放 B . 建设法治中国 C . 维护公平正义 D . 创新驱动发展
  • 10.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森林法修订草案、社区矫正法草案等多部法律草案。这主要说明(    )
    A . 我国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工作 B . 我国快速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C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D . 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11.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某些国家有选择性地抢救病人:而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表明(    )

    ①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我国人权具有公平性和真实性

    ③人权是无条件和抽象的           ④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等过时观念,在和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却有抬头之势,严重影响国际政治安全和经济发展,国际多边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遭到挑战。作为首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我国,应该(    )

    ①坚持合作共赢,引导国际关系用合作代替竞争

    ②重建国际秩序,加快我国主导世界发展的进程

    ③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

    ④把握时代脉搏,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简答题
  • 13. 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宣誓誓词、人员和仪式要求等进行完善;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一拿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員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的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隆重庄严的宪法宣誓,成为新中国历史上首批举行宪法宣誓的国家领导人。全国人民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宪法宣誓仪式,受到强烈感染。

    简要分析我国宪法宣誓制度入宪及实践的重大意义。

  • 14. “90后”一代张杨个性和自我价值,曾被质疑缺乏社会责任感。疫情发生后,这个年轻群体彰显家国情怀和公共意识,向世人展现出勇敢、坚强、担当的青春形象。有人选择“逆行”,火奔赴抗疫一线;有人尽其所能,扬其所长,自发为国难者提供各类志愿服务;有人借助网络平台组织高效援助活动……处处都能见到青年的身彩,看到青春的担当,他们共同汇聚成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的青春洪流。

    在疫情阻击战中,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守好这道防线?

三、分析说明题
  •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脱貧攻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响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经有9300万贫国人口实现了脱贫,占到全部贫困人口的97%。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4月在陕西考察时强词,要“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指出我国“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体现的道理。

  • 16.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张越先医生最早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苗头,并和院方一起坚持上报,拉响疫情防控警报;12月31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抵达武汉,开展相关检测核实工作;2020年1月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1月23日,武汉市我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号通告,自1月23日10时起,武汉全市“封城”;1月24日,上海、广东派出第一批医疗队赶赴武汉,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陆续支援湖北;1月27日,习近平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2月2目凌晨,按照中央军委命今,空军出动8架大型运输机,向武汉紧急空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和物资;2月10日、13日、17日,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进一步增加重点医疗防控物资生产供应,加强医务人员调配和药物研发等工作;3月10日,习近平专门赴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3月12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4月8日,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离不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请参照示例举例说明。(列举2例)

    示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