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高明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统...

更新时间:2017-10-17 浏览次数:108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默写
  •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峨眉山月半轮秋,,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2. (2)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3. (3)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 (4) 《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的名句是
    5. (5) 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二、书写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于是,我唱了五年的lí gē,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

    ②yīn mái笼罩着整个国家,我们走出家门,手拉着手,互相安慰。

    ③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dāng zhīwú kuì

    ④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xiāng dé yì zhāng

三、选择题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 , 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B .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C . 文博会上,乌克兰著名钢琴家用高明子昊钢琴弹奏出的美妙乐曲让不少市民叹为观止 D . 《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无数观众,它成了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为了防止灾害性事故的不发生,我市不断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把“不”删去) B . 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去掉“由于”或者“使”) C . 今年秋季中小学新修订的教材重视古诗文学习,反映中华优秀文化的内容超30%以上。(删去“以上”) D . 文化+科技加速了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文化的腾飞插上了强大翅膀。(“加速”改为“加快”)
四、语言表达
  • 5.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走进艺术殿堂,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倾听那震耳欲聋的安塞腰鼓,令我激发了心中的豪情壮志欣赏月光下婆娑的竹影,令我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

五、文言文阅读
  • 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恐前后受其

      担持刀

      ③一狼其中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 . 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C . 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D . 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 (1) 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
      A . 上轻,如此     温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 逐层布板讫    当涉猎,见往事耳 C . 两三级        欲行,转视积薪后 D . 伏其精练   其文理有可观者
    2.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3. (3) 喻皓笑着回答妻子的询问,这个“笑”哪些含义?
六、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1. (1) 下面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因而蚊子不去躲避雨滴,就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 B . 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因为一滴雨的重量不少于蚊子体重的50倍。 C . 小小的蚊子是个太极高手,它能以柔克刚化解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 D . 蚊子必须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迅速摆脱雨滴飞起才能成功逃生。
    2. (2) 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的推断哪一项不正确?(    )
      A . 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B . 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 . 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D . 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或许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3. (3) 第⑧段的画线句说明了一种怎样的自然法则?动物应对大自然的本领往往能给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加以分析说明吗?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辣椒酱

        父亲在我心中一直都比较严厉,不苟言笑,小时候因犯一些错误,挨过父亲不少的打。因而我与父亲之间一直都有一种奇奇怪怪的隔阂,不敢靠近,不敢正视,不敢亲昵。

        不过,我与父亲的这种隔阂,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改观。

        前年夏天,刚参加完高考,没出过远门的我,硬是一个人莽莽撞撞地闯进了父亲工作的地方——与我的家乡四川资阳隔着千山万水的上海。记得,火车是早晨六点半到的上海,出站时,父亲正焦虑的东张西望,额头似乎还有几滴汗珠。直到见到我的身影时,父亲焦虑的神情才微微放松了下来。父亲接过我的行李,没有多言,只说了一句,七点半要上班,得赶快坐地铁回去。上海显然是太过于繁华,初来乍到的我有些惶恐,两脚有些发软,紧紧地跟在父亲的身后。

        父亲是一个标标准准的农民工,在工地上做一名仓库管理员。我跟着父亲到达工地时,才发现父亲工作的地方是阴暗潮湿的地下室,也就是工地的仓库。在仓库的一角,用蓝色铁皮围起了一块不到十平米的地方,父亲领着我向那里走去。进去一看,里面有一架小小的床,杂乱地堆放着一些衣物,不用我多说,这就是父亲居住的地方。父亲把我的行李放了下来,然后说:“你坐了几十个小时的火车,应该很疲倦了,好好休息一下,我就在这外面,有什么事就叫我。”我点了点头。父亲换上灰色的工作服,拎着一个水杯,走了出去。

        我躺在床上,很疲倦,却又始终睡不着,便向四周打量。屋子里有一张破旧的桌子,桌子有一个小小的风扇,风扇旁边有一瓶大大的辣椒酱,辣椒酱的旁边还放在两三个盆子、几个碗。我还在枕头边发现了祖母、母亲、妹妹还有我的照片。看着这些熟悉的照片,心里一下子酸酸的,眼泪好像在涌动,却又忍住不让它流下来。看着,看着,我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起来吃饭了,起来吃饭了……”我隐隐约约听见父亲在叫我。睁开眼,原来父亲已把中午饭买好。我起身看见桌上放在两个饭盆,一碗装着一些米饭和一些青椒回锅肉,而另一个碗却只有白白的米饭。父亲端着那碗白米饭,打开桌上那瓶辣椒酱,用勺子舀一些到饭盆里,然后转向我说,赶快吃,待会凉了。我端着那碗飘着香味的饭,手突然有些颤抖,终于鼓足勇气,向父亲问到:“爸,你怎么不打点菜了?”父亲把脸转向一侧,回答说:“食堂做的菜不好吃,还是你妈做的辣椒酱好吃一点。”

        我半信半疑,端着饭,吃了起来。当青椒回锅的香味在我的舌尖弥漫时,我知道父亲欺骗了我。回锅肉是父亲最喜欢吃的菜,而这菜的味道不差,父亲怎么会觉得不好吃呢?我执意要把菜分一点给父亲,父亲不让,我执拗不过,只好作罢。饭菜很香,我却吃得很不是滋味。

        我在父亲那里呆了半个月,每天总是父亲去食堂打饭,我本来要去,父亲坚决不让。多数时候父亲的碗里都只有白白的米饭,而我的碗里却始终没有任何一顿缺少过香喷喷的菜。每次我问起父亲原因,父亲都总是支支吾吾地搪塞过去。父亲不说,但是我知道,他是为了一个经济拮据的家庭。

        那瓶辣椒酱是父亲从千里之外的家里带去上海的。在家时,父亲特意找一个大大的玻璃瓶,满满地装上,然后说,带到那边,想家的时候,拿出来吃一点。显然父亲把我们都给欺骗了,他欺骗了年事已高的祖母,欺骗了日夜牵挂的母亲,欺骗了天真无邪的妹妹,也欺骗了隔阂深深的我。

        如果说世间的谎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恶意,一种善意,那么父亲的谎言一定是善意里最美丽的一种。善意的谎言总是催人泪下,更何况是父亲的母亲、妻子与儿女。回家后,我戳穿了父亲的谎言,我哭了,母亲哭了,不谙世事的妹妹哭了,白发苍苍的祖母也哭了。

        我们都哭了,远在上海的父亲并不知道,后来我们也都没有在父亲面前提过。只是母亲给父亲打电话打得更勤了,祖母在我们面前问父亲问得更频繁了,贪玩好耍的妹妹学习一下子用功了。而我,突然觉得严厉的父亲变得可爱了,让我敢于靠近,敢于正视,敢于亲昵。

        前不久,我读到香港作家梁凤仪女士一段描述父爱的话,她说:“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但在我的心中父爱却不是踏脚的石,不是照明的灯,也不是生命的水,只是一瓶家乡的辣椒酱。

        这瓶辣椒酱,将一直刻在我的心里,伴我成长。

    1. (1) 根据作品情节及写出“我”的感情变化。

      情节

      感情

      小时候我挨过父亲打

      看到父亲的住所

      父亲把好菜给我,自己吃白饭

      我理解了父亲的谎言

    2. (2) 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父亲正焦虑的东张西望,额头似乎还有几滴汗珠。

      ②我端着那碗飘着香味的饭,手突然有些颤抖……

    3. (3) “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你如何理解这一句话?请列举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加以分析。
    4. (4) 本文题目“父亲的辣椒酱”有什么含义及作用?请简要分析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

        ……

        外祖母坐在窗户下快速地织着花边,线轴快乐地击打着,密密麻麻插满了铜针的枕头在春天的阳光下像金刺猬似的闪光。外祖母本人像铜铸的一般,一点儿没变!外祖父更干瘪了,满脸皱纹,他那棕红色的头发已经灰白了,安详的大模大样的动作变为急躁的忙碌,一对绿眼睛疑神疑鬼地张望。外祖母用嘲笑的口吻对我讲起她和外祖父分家的情形:他把所有的破盆破碗,瓶瓶罐罐都分给她,说道:

        “这是你的,再别问我要什么了!”

        然后,他把她所有的旧衣服,物件,狐皮大衣全拿走了,卖了七百卢布,把钱借给他的教子——一个做水果生意的犹太人——生利息。他简直害了吝啬病和丧失了羞耻心:他遍访一切老相识――从前手工业行会的同事和富商,向他们诉苦,说是孩子们把他弄得破产了,向他们哭穷要钱。他利用人家对他的尊敬,得了很多的钱――成把的大票子;外祖父拿着票子在外祖母鼻尖下晃悠,向她吹牛,像逗小孩似的逗她:

        “瞧见吗,傻瓜,人家百分之一也不会给你!”

        他又把所收集来的钱借给他的新朋友――一个细长个子,秃顶,村子里都喊他“马鞭子”的毛皮匠――生利息;还借给这个人的妹妹――小铺子的老板娘,一个脸蛋红红,眼睛褐色,像糖稀似的又软又甜的大肥婆。

        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

        “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

        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

        “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

        “喝最后一杯吧 ”在倒净所有的茶之前,她问道。

        外祖父看了看茶壶,说道:

        “好吧,喝最后一杯!”

        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劳动了五十年之后,竟干出这等事!

        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

        “你算了吧!”她安慰我说,“怎么回事啊?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八十!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

        “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1. (1) 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说说是什么事使我回到外祖父的家?选段中写“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写了几件外祖父严格分开的事情?
    2. (2) 结合文段,简要说说外祖父、外祖母和阿廖沙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
    3. (3) “我也开始挣钱了”是好事,为什么外祖母拿着“我”的五个戈比哭了?
七、命题作文
  • 11. 踏入初一,我们因结识新朋友而开心快乐,因获得新知识而激动兴奋,同时也不乏成长的烦恼和忧愁……一年的初一生活,相信你也品尝过各种不同的味道。请以“初一生活令我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