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课 中国抗日战争 /3.全民族的抗战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历社九上3.2.3《全民族的抗战》同步试卷

更新时间:2020-09-11 浏览次数:10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0九下·绍兴开学考) 歌曲是历史的浓缩,能反映一个时期有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对应有误的是(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A.国民革命运动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脱离了我的家乡…B.九一八事变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
    C.中国共产党诞生
    不论党,不论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的强盗自己走向灭亡……D.全民族的抗战

    A . A B . B C . C D . D
  • 2. 关于抗日战争,表述不正确的是    (  )

    ①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国民党部队所起的作用甚微

    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③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全民族的抗战

    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⑧④
  • 3.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下列与此相关的战役有(   )

    ①平型关战役②平津战役③百团大战④辽沈战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下图为某战役的形势示意图,下列关于这场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由李宗仁指挥

    ②山东是主要战场

    ③八路军与日军展开的激战

    ④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 5.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时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以下史实与这一观点有关的是(    ) 

    ①黄海大战    ②南京大屠杀 ③台儿庄战役     ④淮海战役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6.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下列抗战期间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平型关战斗    ②“九一八”事变    ③“七七”事变    ④百团大战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③①④
  • 7. 教育部提出要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这样的改变说明了(    )

    ①二战欧洲战场开始时,中国已经独立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6年

    ②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中国已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10年

    ③更全面诠释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

    ④突显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8. 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说:“我们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一心一意的在瓦砾和血泊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时代。”这位史学家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 . 全民族的抗日 C . 刘邓挺进中原 D . 抗美援朝
  • 9. 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这反映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是(    )
    A .  打破了日本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 B . 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 C . 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 . 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10. 下图为我国抗战中某一战役形势图。下列关于该战役描述正确的是(    ) 

     

    A . 是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B . 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C . 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D .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胜利
  • 11. (2019九上·鄞州月考) 下列能为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提供史料支撑的有(     )

    ①美苏等国协同作战                 ②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③华人华侨回国作战                 ④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民政部曾公布300名抗日英雄与英雄群体名录,如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 . 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 . 全民族抗战是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C . 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D .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1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革命统一战线的相同点有(    )

    ①都具有反帝的性质        ②都在中共的推动下建立的

    ③都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④都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4. 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才有胜算”。这次“胜利”是(    )
    A . 淞沪会战 B . 台儿庄战役 C . 武汉会战 D . 平型关大捷
  • 15. (2019九上·绍兴月考) 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近代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脊梁有(    )

    ①林则徐    ②邓世昌    ③杨靖宇    ④佟麟阁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6. (2019九上·浦江月考)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
    A . 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 . 争取和平建国,避免内战 C . 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D . 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 17. 在全面抗日战争期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战役有(    )
    A . 渡扛战役 B . 台儿庄战役 C . 百团大战 D . 不列颠之战
  • 18. (2019九上·绍兴月考) 毛泽东在1938年5月写成的《论持久战》中指出:“在他们(日本侵略者)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在作战上讲,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的事实依据是(    )

    ①平型关大捷    ②西安事变    ③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A . ②④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9. (2019九上·吴兴期中)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始终没有倒下。其根本原因是(    )
    A . 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B . 共产党的努力工作 C .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 .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20.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国共两党在以下哪些时期有过合作(    )
    A . 辛亥革命、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B . 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抗日战争 C . 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解放战争 D . 辛亥革命、长征、抗日战争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19九上·衢州期中)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我们又有国际的援助。在这里,亡国论者与悲观主义者喃喃发出其“抗战必亡”的胡说。我们相反,我们要根据过去15个月经验中已经证明了的东西,向全党全国明确地指出我们国家与我们战争的长处与短处,……克服自己的短处与不利条件,为争取最后胜利而斗争。

    材料三: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的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

    1. (1) 运用材料一中史实说明中华民族“民族凝聚力”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说说为什么毛泽东认为“抗战必亡”“再战必亡”是胡说?
    3. (3) 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罗斯福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评价?
  • 22. (2019九上·柯桥月考) 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机!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材料一中促成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的发表,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影响?
    2. (2) 依据材料一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族“民族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表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