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

更新时间:2020-09-21 浏览次数:27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9年12月17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交付海军,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舰”。( )
    A . 辽宁 B . 山东 C . 东海 D . 海南
  • 2. 1897年张謇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他由此弃官经商,开始倡导( )
    A . 实业救国 B . 维新变法 C . 民主共和 D . 民主科学
  • 3. 孙中山将民族主义放在了三民主义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这反映出三民主义( )
    A . 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 B .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C . 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 . 代表维新派的思想要求
  • 4. 下幅漫画反映的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华北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 5. 1943年,中国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签署新条约,取消了近代以来美、英在华的许多特权,随后荷兰、比利时等国相继放弃在中国的不平等权益。这说明( )
    A . 中国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B . 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战争主动权 C . 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 美英等国建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
  • 6. “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 . 三国同盟的形成 B . 三国协约的建立 C .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7. (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这样说:“敌人是‘哑铃战略’,把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为此,人民解放军采取( )
    A . 重庆谈判 B . 挺进大别山 C . 三大战役 D . 渡江战役
  • 8. 据资料统计: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共有96万人参军,此外还有民兵71万人,承担过运输等任务的民工超过1000万人次。这说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是( )
    A . 解放军战略战术正确 B . 人民群众的支持 C . 解放军作战英勇 D . 国民党军队士气低下
二、非选择题
  • 9. 一部党章,见证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神秘守护】张人亚,北仑霞浦人,第一位宁波籍中共党员,他的党龄与党同岁。1927年冬,白色恐怖笼罩上海,张人亚突破封锁检查,将30余件珍贵党史资料带回霞浦交给父亲收藏,其中包括第一部《中国共产党党章》。

    【党章见证】中央电视台创作的文献纪录片《党章的历程》,从六个历史阶段叙述党章的发展,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走向成熟,在建设中曲折前进,在改革中不断完善的光辉历程。

    1. (1) 根据材料,说说张人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间。结合史实分析“1927年白色恐怖”的历史背景。
    2. (2) “毛泽东思想是在不断探索中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请结合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形成过程用史实加以说明。
    3. (3) 中共十九大党章修正后又丰富了党的指导思想,请说出增加的内容
    4. (4) 张人亚的事迹和党章的发展历程,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 10. 一首国歌,再现民族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听到战场上的呼喊声,可怕的敌人在咆哮:他们闯入到我们中间,杀戮我们的妻儿、亲人。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严阵以待,前进!前进!”

    ——《马赛曲》(法国国歌,1792年创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广泛传唱)

    材料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中华民国国歌》(1912-1915年的国歌)

    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

    1. (1) 列举一例一战期间法国公民与“闯入我们中间”的敌人进行的重大战役,并分析一战性质。
    2. (2) 为实现“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革命党人和民国政府分别作了怎样的努力?
    3. (3)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首国歌废止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
    4. (4) 结合材料三歌词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 11. 新年献词,蕴藏不同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青年》:《一九一六年》

    当此除旧布新之际,理应从头忏悔,改过自新。一九一五年与一九一六年间,在历史上画一鸿沟之界…从前种种事,至一九一六年死;以后种种事,自一九一六年生。

    《晨报》:《祝新》

    “民国诞生以来,祸变频仍,迄今无宁日…则民国八年初幕,…由此而新思想、新潮流、新团体、新事业,风起云涌,气象万千,…果能顺时应变,力图自新,则起死回生之机,未必不在今日。”

    材料二:

    1949.1.1《中央日报》:蒋介石《新年文告》“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政府,…须知道这个问题的决定,全在于共党,国家能否转危为安,人民能否转祸为福,乃在于共党一转念之间……

    1949.1.1《人民日报》: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如果要使革命半途而废,那就是违背人民的意志…把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

    1. (1) 《新青年》的创办与哪次运动有关?结合该运动内容,分析贺词反映了青年知识分子怎样的决心?
    2. (2) 《晨报》的贺词预言了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并说说该事件的性质。
    3. (3) 1949年的新年献词是国共较量的真实写照,请用史实说明这场较量的最终结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