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0-10-26 浏览次数:377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
  •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    )
    A . 基本经济制度 B . 重要经济制度 C . 基本政治制度 D . 重要政治制度
  • 2.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国将决胜、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
    A . 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B .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3.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句话启示我们(    )
    A . 有空闲的人一定幸福 B . 生活中不要多管闲事 C . 要注意保持良好心境 D . 执着者难有美好生活
  • 4. 下图漫画《“体贴”的爸爸》告诉我们(    )

    A . 爸爸正确履行了家庭保护职责 B . 爸爸真心疼爱孩子,家风优良 C . 孩子未能体谅爸爸的良苦用心 D . 孩子的劳动教育需要家校协同
  • 5. 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日益丰富,良莠不齐,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青少年(    )
    A . 加强网络监管 B . 加快信息传输 C . 抵制网络信息 D . 学会辨别信息
  • 6. 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当晚23时香港特区政府完成了刊宪和公布实施的程序。这一法律(    )

    ①对在港外国人无约束力       ②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       ④有利于香港长期稳定繁荣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7. 2019年5月起,南通市政协在全市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试点工作,党政部门与相关代表人士、乡贤等协商解决事关发展和民生的大事小情。这一举措(    )
    A . 表明人民政协是我国的重要国家机关 B . 使得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进一步扩大 C . 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D . 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安排
  • 8. 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全国上下积极响应,打响了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实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②我国公民的利益完全一致,因而能够团结一心共同抗疫

    ③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有效保障人权

    ④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9. 地方政府开通的12345服务热线,对帮助群众解决合理诉求具有积极作用。某村民自家农田有水流不出去,原本用铁锹挖几下就可以解决问题,也拨12345请求政府帮助。下列对该村民求助行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他将“公共服务”理解为“私人服务” B . 他将自身责任和政府责任混为一谈 C . 他过分主张私人利益,浪费公共资源 D . 他恰当地处理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 10. 1947年,在英国留学9年后,彭桓武搭上开往中国的海轮。这位未来的“两弹一星”元勋,在回答记者“为什么回国”的提问时,激动地说:“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由此可以看出(    )
    A . 彭桓武对祖国怀有深厚感情 B . 有爱国情怀就能有美好未来 C . 每一个人都是天生的爱国者 D . 当时中国科研条件优于英国
  • 11. 2020年5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正式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主张。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

    ①进一步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②要求各国摒弃本国利益,真诚合作

    ③需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④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2.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新颁布的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强化了对人格尊严的维护。这(    )
    A . 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根本法律保障 B . 是因为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C . 表明宪法是民法典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D . 要求做到私人生活安宁高于社会安定
  • 13. 一对夫妇因盗窃双双被判刑,人民法院决定对二人适用错时(错开时间)执行刑罚,以解决其未成年子女无人监护的实际困难。该案例体现的道理有(    )

    ①法律责任的承担可以因人而异       ②向弱者倾斜是法律的基本特征

    ③我国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保护       ④远离犯罪,需要自觉遵纪守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4. 现在,许多人热衷于网络直播。下图中的直播者有所担忧(    )

    A . 是因为公共空间直播都不合法 B . 是因为法律严格禁止个人直播 C . 表明了直播平台监督法律实施 D . 表明了该直播者具有法治意识
  • 15. 孙某在为昏倒的戚老太做心肺复苏时,压断了对方12根肋骨。事后,戚老太将孙某告到法院,要求赔偿。接受法院委托鉴定的专家组认为孙某的抢救不存在过错。法院经审理判决:驳回原告的请求,被告孙某不承担责任。法院的这一判决(    )
    A . 说明法院审判应当以专家意见为根本依据 B . 彰显了对见义勇为的鼓励和对生命的尊重 C . 表明了道德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 . 意味着扶危济困的行为都不承担民事责任
二、情境探究题
  • 16.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的一例侵权案判决引发关注。案中,某图片公司的张夜景图片被一微信公众号转发,于是该公司以图片的知识产权被侵犯为由提起诉动,索赔人民币1万元。法院认为张普通夜景图索赔上万元,有“漫天要价”之嫌。最终,法院不偏不倚,判决被告赔偿经济损失600元。

    结合上述案例,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法院的这一判决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导向?
    2. (2) 请从法治的角度评价本案中图片公司的行为。
  • 17. 2020年的新冠疫情,引发了人们对生活的关注。某校九(1)班同学围绕“疫情下的生活”这一话题展开探究。请你运用《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参与其中。

    张明同学提供的视频显示,疫情期间,武汉市某校初三学生汪子岚居家隔离,每天用视频日记的方式记录市民的日常生活。视频中他弹奏的每一首钢琴曲,都配以温暖的文字:“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武汉加油”……

    同学们注意到,一大批“90后”甚至“00后”奋战在抗疫最前线。20岁的护士刘佳怡驰援湖北,她说穿上防护服,她就不是个孩子了;90后青年志愿者、歌手宋世辉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坚守40余天;90后村支书刘刚健从除夕夜开始坚守疫情防控线……这些奔涌的“后浪”负重前行,唱响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同学们发现,随着疫情的缓解,分餐制这种在抗疫中倡导的良好生活方式逐渐被人们遗忘。针对这一现象,他们打算开展深入研究,以便向有关部门提出推进分餐制的政策建议。

    1. (1) 你认为,汪子岚是如何做到珍视生命的?
    2. (2) 在你看来,是什么让这些不同角色的“后浪”负重前行的?
    3. (3) 请你写出此项研究的必要环节的名称,并指出每一环节的设计意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