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六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

更新时间:2020-10-12 浏览次数:13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7九上·灌云月考) 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 木已成舟 B . 花香四溢 C . 烛炬成灰 D . 滴水成冰
  • 2.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A . B . C . D .
  • 3.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 . 取用固体粉末 B . 读取液体体积 C . 熄灭酒精灯 D . 洗涤试管
  • 4. 正确量取15 mL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

    ①5 mL量筒 ②10 mL量筒 ③20 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 . 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④ D .
  • 5. (2017九上·孝昌期中) 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B . 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 . 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D . 实验4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 6. (2019九上·仙游期中)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碘酒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

    端午时节粽飘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C

    气体受热膨胀

    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

    D

    固体碘受热升华

    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A . A   B . B   C . C   D . D
  • 7. 取用液体药品时,正确的操作是(   )

    A . 手拿试剂瓶,标签向外 B . 试剂瓶口不要紧贴试管口,以防污染 C . 手持试管,应垂直拿稳 D . 取完药品盖好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 8. (2019九上·乌兰察布期中) 古诗词是古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9. 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固体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
    A . 制法 B . 物理性质 C . 化学性质 D . 用途
  • 10. 下列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①冰水混合物  ②洁净的空气  ③液氮  ④石灰水.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11. 某同学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0毫升,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 )
    A . 一定小于8毫升 B . 一定等于8毫升 C . 一定大于8毫升 D .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8毫升
  • 12. (2015九上·静宁期末)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 . 用肥皂水不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 . 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D . 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
  • 13. 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 14. 学会用化学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一组是(   )

    A . 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B . 软水和硬水──肥皂水 C . N2和CO2 ──燃着的木条 D . 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 15. 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③把鼻孔靠近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将试管倾斜,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直立试管;

    ⑤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向下;

    ⑥将烧瓶放在桌子上,用力塞紧塞子;

    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 . ①④⑦⑨ B . ①④⑤⑦⑨ C . ①④⑤⑦⑧⑨ D . ④⑤⑦⑧⑨
二、填空题
  • 16.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一定质量的水变成水蒸气时,其体积变大的原因是
    2. (2) 一个水分子水是由构成的。
    3. (3) 氢气燃烧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4. (4) 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5. (5)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先用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再进行吸附、消毒等。
三、科普阅读题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 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 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 (1) 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③用途:

    2. (2) 由氧气转化为臭氧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 (3) 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四、简答题
  • 18. 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 (1) 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 (2) 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自来水         B 冰水混合物          C 河水          D 硬水

    3. (3) 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可行的有

      A 洗脸、刷牙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B 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

      C 用洗衣机洗一两件衬衫                      D 用残茶水浇灌某些花卉

    4. (4) 自然界里丰富多彩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化学就像一架“显微镜”,带领我们一步步地深入认识和研究物质,使我们学会了“用微观眼光看世界”。

      ①若“ ”表示一个水分子,则“ ”表示(填写名称)

      ②水通入直流电后可分解,以下图片是水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部分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用图中的字母表示)。结合如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可分,而不能再分,请写出反应的文字反应式, 基本反应类型为

  • 19. 过滤是一种净水的方法,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小明将浑浊的湖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

    1. (1) 请指出图中存在的两处不正确:
    2. (2) 改正装置中的不正确后进行此操作,若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则原因可能是
    3. (3) 改进后再进行此操作,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液体,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纯水了!对此你的看法是,理由是
    4. (4) 该操作可除去河水中的杂质,如要进一步净化得到纯净的水,则可继续进行操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