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石家庄28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

更新时间:2020-09-24 浏览次数:21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的公共图标中,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19九上·巴音郭楞期末)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A . 氢气 B . 一氧化碳 C . 二氧化碳 D . 氧气
  • 3. (2019九上·巴音郭楞期末) 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 温室中做气体肥料    B . 灭火 C . 做化工原料    D . 制干冰
  • 4.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钙的化合物,小明同学将稀盐酸滴在鸡蛋壳上,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鸡蛋壳一定含有(  )
    A . Ca(OH)2    B . CaCO3    C . CaCl2    D . CaO
  • 5. “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 . 教科书循环使用 B . 多使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 C . 冬天为了更暖和,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最高 D .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 6. (2019九上·玉田月考)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 . 先变蓝后变紫 B . 变红后颜色不在改变 C . 先变红色后变无色 D . 先变红后变紫
  • 7. 2014 年上映的小时代 3 最终结局大部分人死于一场大火,这场火灾是取材于 2010 年 11 月 15 日上海静安区高层住宅大火的真实事件,该大火导致 58 人遇难, 70 余人严重受伤.学好化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安全逃生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伏低身子前进 B . 用打火机来检查液化石油罐泄漏 C . 图书、档案失火要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D . 室内起火,马上打开所有门窗
  • 8. (2016·钦州模拟) 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
    A . SO2 B . NO2 C . NH3 D . N2
  • 9. 电石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生产电石气的反应原理是: 试确定电石气X的化学式是(  )
    A . C2H2O    B . CH4    C . C2H2    D . CH2
  • 10. (2017九上·姜堰月考) 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 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 , 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B . 干水是纯净物 C . 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D . 干水吸收CO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 11. (2018九上·卢龙期中) 摘录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其中肯定有误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微弱的红色火焰,产物有刺激性气味 B .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C . 点燃一氧化碳时,会产生蓝色火焰,产物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并且放热
  • 12.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 .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 13. 在2Cu+O2 2CuO这个反应中,下列依次对应Cu、O2、CuO的质量,其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 3g、2g、5g    B . 2g、3g、5g C . 1g、4g、5g    D . 4g、1g、5g
  • 14. 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 )

    A . 6.8g B . 9.6g C . 8.8g D . 4.4g
  • 15. (2020·黑龙江) 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错误的(   )

    A .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 .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 16. (2018·玉林) 洁厕灵、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如图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 有毒气体是Cl2 C .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D . 84消毒液、洁厕灵能混合使用
  • 17. 将N2和CO2、O2和CO2、CO和CO2 , 都能区别开的方法是(   )
    A . 用燃烧的木条 B .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C . 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D . 用带火星的木条
  • 18.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Fe2O3→Fe B . CO2→H2O C . HCl→CO2 D . H2O2→H2
  • 19.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从分子的角度认识

    B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制取气体---先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水结成冰---分子间隔改变

    加热试管---先预热

    水的电解---分子发生改变

    点燃可燃性气体---先验纯

    C

    物质的分类

    D

    除杂的方法

    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

    铜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由一种分子构成---纯净物

    CO2中混有CO---点燃

    含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单质

    氯化钠中混有泥沙---溶解、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A . 区别硬水和软水 B .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 . 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 D . 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增加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 21. (2019九上·石家庄月考) 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 . 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 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 .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 22. 通常条件下水的沸点是100℃,随着压强增大,水的沸点会逐渐升高。如图是研究水沸点随气压变化的实验。关闭止水夹,连接好装置, 再将液体 A滴入试管②中,打开夹子,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

    序号

    A

    B

    C

    D

    液体A

    石灰水

    气体B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

    A . A    B . B    C . C    D . D
  • 23. (2019九上·江西期末) 根据一些反应事实能推导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导错误的是(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细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某双氧水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与相同浓度盐酸反应,粉末状石灰石比块状石灰石反应快

    反应物的种类

    A . A    B . B    C . C    D . D
  • 24. 已知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的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在上述条件下,测得1体积的甲气体(化学式为X4)和6体积的乙气体(化学式为Y2)完全反应生成了4体积丙气体,则丙的化学式为(  )
    A . X2Y3    B . XY3    C . XY6    D . XY2
  • 25.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青霉素的药瓶、注射器和眼药水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缓缓推动注射器活塞,滴入稀硫酸后,在眼药水瓶中即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 B . 上下两片滤纸条变红,只能证明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 . 该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通常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 该微型实验具有所用药品量少,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等优点
二、简答题
  • 26.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 (1) 木炭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 (2)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3. (3)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4. (4) 木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5. (5)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 27. 请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相关问题。
    1. (1) 酒精灯内的西精不小心洒出,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采取的灭火方法
    2. (2) 用嘴吹灭燃着的蜡烛,其灭火原理是
    3. (3)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灭火方法是
三、综合应用题
  • 28. 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 (1) 图1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 (2) 图2. 3. 4对应三种碳单质,图2单质的名称是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相差很大,其原因是
    3. (3) 普通干电池采用石墨作为电极材料,是利用石墨优良的性;
    4. (4) 在冰箱、汽车内放入活性炭可以除去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性:
    5. (5) 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原因是
    6. (6) 如图5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现象是

      ②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③酒精灯火焰处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是

      ④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推断题
  • 29. A~I是中学常见的几种化学物质,其中C、D、E、I是单质,E和H是黑色固体,F为无色有毒气体,I 为红色固体,请你根据下图填写。

    1. (1) 填化学式:F
    2. (2) 在生活生产中G用于
    3. (3) 图中②、③化学方程式为
五、实验题
  • 30. 根据己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 (2)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控制产生O2的速度,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编号)。
    3. (3) 实验室制取CO2选用B的优点是。G装置可用来测盘生成的CO2体积,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最终若仰视量筒中水,读数为20.0mL,则氧气的体积将2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 (4) 甲烷是一种无色,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则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编号,下同),收集装置
    5. (5) 如图装置具有多种用途。

      ①收集气体:如收集氧气时,只要将气体从(填a或b)通入,验满方法。该装置也可以代替上图中的D装置,请简述操作方法:事先向集气瓶内装满,再将氧气从(填a或b)通入。

      ②检验气体:若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瓶中预先装入然后将气体从(填a或b)通入。

  • 31. 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 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1. (1) 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 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接触,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2. (2) 实验2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3. (3) 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大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
    4. (4)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⑤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⑥实验3锥形瓶內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六、计算题
  • 32. 将25g石灰石样品投入到足量的200g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216.2g.求:

    ①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②计算石灰石的样品中CaCO3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