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0-10-13 浏览次数:129 类型:竞赛测试
一、单选题
  • 1.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这个成长过程使人(    )
    A . 建立地缘关系 B . 增强个性化 C . 确立自我意识 D . 实现社会化
  • 2. 最近部分高校流行一种社交方式叫“夸夸群”,不管你遇到什么倒霉事,只要在群里求一句被夸,都能被群友夸得全身每个毛孔都顺畅。从个人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夸夸群”的流行说明(    )
    A . 我们要善于寻求帮助 B . 个人应主动融入社会 C . 我们应保持乐观心态 D . 合作可战胜一切困难
  • 3. 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下列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 . 李洋把刚买来的数学辅导书交给同学们传阅 B . 同学们知道小丽因家境贫困面临辍学,都踊跃捐款救助 C . 学校给八(1)班5个“三好学生”,班里推荐时同学们互相谦让 D . 张某的好朋友被刘某欺负了,他挺身而出,和好朋友一起揍了刘某一顿
  • 4. 我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参观“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同学们被安徽名人和英烈的先进事迹所感动,他们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培养“亲社会”行为。下列行为可取的是(    )

    ①参与文明社区建设

    ②帮助学困同学提高成绩

    ③对处于困境和危难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④想自己之所想,急自己之所急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5. “码字语音随便侃,断网身份无人晓。”这充分说明网络上的人际交往具有(    )
    A . 自主性 B . 平等性 C . 真实性 D . 虚拟性
  • 6. (2018七上·余姚期末) 小丽寒假要去上海旅游,她利用网络查到了合适的车次,还提前了解了上海的旅游景点,并在聊天室认识了一位上海朋友,为她介绍了交通食宿方面的信息。小丽的经历说明了(    )
    A . 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B . 通过网络结交朋友是最好的方式 C . 网络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D . 网络里面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 7. 以下“严禁”标志,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这说明(    )
    A . 这些标志大多只是摆设,现实生活中能够遵守的人很少 B . 这些“禁止”标志,让人们失去了自由 C . 有了严禁标志,就一定能有良好的秩序 D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则,能更好的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 8. 面对家长、学校的管束,有些学生说:“我要自由,我要像风一样的自由.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这些同学具有很强的权利意识和保护意识 B . 自由是相对的,没有不受制约的自由 C . 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是自由的 D . 自由意味着一切接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 9. 下列关于自律和他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他律是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②自律就是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

    ③自我约束,即自律    ④自律和他律没有联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简答题
  • 10. 观察漫画《规则与自由》,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1

    1. (1) 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
    2. (2) 自由和规则不可分,自觉遵守规则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