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江阴市周庄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6...

更新时间:2021-01-31 浏览次数:15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 1.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反映出大运河(    )
    A . 加重了人民负担 B . 加强了经济交流 C . 导致了隋朝灭亡 D . 促进了文化发展
  • 2. (2019八上·苏州开学考) 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这一制度正式确立于(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武则天
  • 3. 贞观初,唐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唐太宗(    )
    A . 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 .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 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 .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 4. 下列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佛教的传播发展 B . 繁盛的中外交流 C . 多彩的文学艺术 D . 和睦的民族关系
  • 5. (2019八上·苏州开学考) 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下列史实中,体现唐太宗时期与吐蕃友好关系的是(   )
    A . 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 . 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 . 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D . 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 6. 归纳和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宋朝僧人  ②都在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 7.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被称为“诗圣”的是(    )
    A . 李白 B . 白居易 C . 杜甫 D . 欧阳询
  • 8. 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的出现是下列哪一事件后(    )
    A . 澶渊之盟 B . 金灭北宋 C . 岳飞抗金 D . 宋夏和议
  • 9. 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这反映了宋代(    )
    A . 农业的发展 B . 手工业的进步 C . 商业的繁荣 D . 科技水平高超
  • 10. 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
    A .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B .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 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 . 闭关锁国的危害
  • 11.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 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 . 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学习和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 D . 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 12. 下图中数据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是(    )

    A . 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 . 唐朝户数超过南宋户数 C . 南宋时期鼓励海外贸易 D . 北方人口最终超过南方
  • 13. (2018·遵义)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南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主要得益于(    )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南方相对稳定    ④国家统一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4. 小李同学为宋代一诗人作了如下概括:“特点:豪放风格;成就:文学家、书法家;经典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符合题目要求的词人是(    )
    A . 岳飞 B . 李清照 C . 苏轼 D . 辛弃疾
  • 15.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以下科技成就都属于宋代的是(    )
    A . 《本草纲目》和《农政全书》 B . 改进造纸术和火药的发明及应用 C . 《齐民要术》和《天工开物》 D . 发明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用于航海
  • 16. 是一部成书于北宋时期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在该书中,编者司马光等人总结了许多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它是(    )
    A . 《史记》 B . 《资治通鉴》 C . 《汉书》 D . 《后汉书》
  • 17. 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    )
    A . 郡县制 B . 科举制 C . 分封制 D . 行省制
  • 18. 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 . 西域都护府 B . 台湾府 C . 澎湖巡检司 D . 宣政院
  • 19. (2017·青岛) 《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 . 三司 B . 行中书省 C . 中书省 D . 宣政院
  • 20.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你认为第二种东西是(    )
    A . 造纸术 B . 印刷术 C . 火药 D . 指南针
  • 21.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 .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 22. 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诗中的“夷岛”是指(    )
    A . 台湾 B . 荷兰 C . 日本 D . 葡萄牙
  • 23. 一位同学游览了北京明代长城居庸关段。对这段一长城解读正确的是(    )
    A . 防御北方匈奴的侵扰 B . 体现了高超建筑技术 C . 以明北京城作为起点 D . 隔绝了民族间的交往
  • 24. 10岁的小刚在一本课外读物中看到“八股取士”这个陌生的词语,哥哥小明给他作了如下解释,请你找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  )
    A . 答卷的行文格式由八个部分组成 B . 题目选自“四书”“五经” C . 考生答题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D . 考中的考生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 25. 判断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
    A . 大闹天宫—《西游记》 B . 黛玉葬花—《西厢记》 C . 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D . 武松打虎—《水浒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 26.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称之为“”;唐朝的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 27. 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后。
  • 28. 明代杰出药物学家,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 29. 被誉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一部与农业有关的著作,是明末清初的所著。
  • 30.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三、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分,共5分。
四、材料解析及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6分,第37题4分,共10分。
  • 36.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学习中国古代史,宋代是无法绕过的一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中晚期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北宋时,国家的对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同时,湖南、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材料二:

    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 (1) 功材料一中“苏湖熟,天下足”说明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重大变化?两宋时期,政府从越南引进的水稻品种叫什么?
    2. (2) 材料二中图1体现出什么行业的发达?图2反映出的中国最早的纸币叫什么?
    3. (3) 据材料三,指出宋代的科技发展呈现出什么特征?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宋代重要的科技发明。
  • 37.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联系与交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开放与包容是各国文明进步的重要理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主动对外友好交往的两个事例。
    2. (2) 材料二中“郑和出使西洋”最远到达哪里?有什么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