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鞍山市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18 浏览次数:11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 1. 仔细观察如图我国发行的这枚纪念币。该纪念币发行的年份应该是(  )

    A . 2016年 B . 2017年 C . 2018年 D . 2019年
  • 2. “我们既要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又要积极稳妥、蹄疾步稳,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我们之所以要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我国过去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③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④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3. 下列选项按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创新的目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②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③增进民生福祉

    ④强国富民

    A . ①④③② B . ④①③② C . ④③①② D . ④①②③
  • 4.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目标,我们国家实施的战略有(  )

    ①科教兴国战略

    ②人才强国战略

    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科技兴国战略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5.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的是(  )
    A . 教育 B . 创新 C . 综合国力 D . 科技创新
  • 6.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  )
    A . 协商民主 B .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C .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D .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 7. 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

    ①源远流长

    ②博大精深

    ③薪火相传

    ④历久弥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8. 仔细观察如图漫画《此招失灵》,之所以这些人“拍脑门”的决策、执行都失灵,是因为(  )

    A . 法治政府早已建成 B . 民主决策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C . 依法行政规范了政府的行政权 D . 民主监督
  • 9. 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包括(  )

    ①人口问题

    ②资源问题

    ③制度问题

    ④环境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0.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包括(  )

    ①人口基数大

    ②人口老龄化加快

    ③人口素质偏低

    ④出生率低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11.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是(  )
    A .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B .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C . 自然规律 D . 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12.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中说:“近几个月来,香港局势牵动着大家的心。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怎会有安居乐业的家园!真诚希望香港好、香港同胞好。香港繁荣稳定是香港同胞的心愿,也是祖国人民的期盼。”要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我们必须贯彻的方针是(  )

    ①一国两制

    ②港人治港

    ③澳人治澳

    ④高度自治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  )
    A . 历史地位 B . 历史标志 C . 里程碑 D . 历史方位
  •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历经艰苦探索,重新焕发活力,实现了的历史性跨越是(  )
    A . 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 B . 贫困→温饱→总体小康 C . 贫困→温饱→现代化强国 D . 温饱→全面小康→现代化强国
  •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之一

    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理念

    ③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④改革开放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6. 3月27日,新华社发表的《卫星眼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文中写道:卫星其实有知觉,他感知到全球经济密切往来:在全球“抗击疫情”中他理解了人类的同舟共济,他看到了人类跨越国界的相互联结以及兴衰与共的共同命运。卫星眼中现在的人类世界是(  )

    ①开放的世界

    ②发展的世界

    ③互不干扰的世界

    ④紧密联系的世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②④
  • 17. 2019年1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主要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举行第四次“1+6”圆桌对话会。会上,李克强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贸易体系。那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要(  )

    ①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

    ②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

    ③实现商品生产、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④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准备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8. 7年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7年后,一场在世界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印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一理念的依据是(  )
    A . 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B .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世界的设想 C . 努力扩大利益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发展前景的想法 D .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
  • 19. 从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到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等国际会议,国家主席习近平均作重要讲话,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提出中国方案时遵循的原则是(  )

    ①共商    ②共治    ③共建    ④共享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0. 阅读材料,据此回答三小题

    2019年11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巴西利亚会晤公开会议的讲话中说:“环顾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为各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多机遇。”“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呼声,展现应有的责任担当,在追求发展道路上矢志不移,在团结合作历程中携手奋进,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发展。

    1. (1) 我们应该在追求发展道路上矢志不移。积极谋求发展,我们要(  )

      ①把提高产量放在重要位置

      ②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③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2. (2) 我们应该在团结合作历程中携手奋进。在和这些国家开展合作时,为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这些国家,我们一直坚持的理念是(  )
      A . 携手共进 B . 同舟共济 C . 积极参与 D . 合作共赢
    3. (3)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为各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多机遇。面对发展契机,我们应(  )
      A . 驻足观望,伺机而动 B . 抓住机遇,勇于创新 C . 固守成果,提高成绩 D . 不计后果,勇往直前
  • 21. 和平宛如阳光雨露,发展带来文明进步。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是(  )

    ①消除贫困  ②消灭阶级  ③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22.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适应世界发展趋势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质。我们要(  )

    ①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

    ②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③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

    ④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23. “站着站着,你就睡着了;看着看着,我就哭了。”这句话饱含着网民们对冲锋在抗疫一线英雄们的深情。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线抗疫人员牢牢把自己“钉”在各条战线上,共同筑起一道“防护网”,他们的敬业精神让我们感动。这种敬业精神我们也应该努力培养,逐渐具备。培养敬业精神,我们要(  )

    ①处理好职业与兴趣的关系,在工作中培养兴趣,履行好工作职责,爱岗敬业

    ②每种职业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每个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

    ③珍惜青春年华,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提高素养,为精彩的明天做好准备

    ④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全身心、富有激情地投入工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6分,第28题20分,共50分)
  • 24.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24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说:“我们要在坚持好、巩固好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继续加强制度创新,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制度。”

    材料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是其中之一。全会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提到我国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请你回答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分别是什么?
    2. (2) 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是什么?
    3. (3)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做到哪三者的有机统一?
  • 25.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中说:“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

    材料二: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从1998年抗洪抢险到2003年抗击非典,从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到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伟大民族精神的鼓舞下,磨难阻挡不了我们,只会让我们走向复兴的步伐更加坚定。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 (1) 结合材料一回答怎样才能增强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回答出最符合所给材料内容的一点即可)
    2. (2) 材料二中提到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品格分别是什么?
    3. (3) 这一伟大民族精神的作用是什么?
  • 26. 材料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说,95年前,中国人民对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渴望是多么强烈,但前途又是多么渺茫。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梦”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材料二: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说:“70年前,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缔造了新中国。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终结了旧中国民族压迫、纷争的痛苦历史,开辟了发展各民族①     关系的新纪元。“70年的成就值得自豪,70年的经验尤须铭记。我们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②     作为中华民族最高利益。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中习近平主席提到的“中国梦”指的是什么?
    2. (2) 怎样才能实现中国梦?
    3. (3) 请将材料二中①②处补充完整。
    4. (4) 维护民族团结,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回答两点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