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门头沟2020年九年级生物中考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9-09 浏览次数:22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猫豹能够快速奔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 . 细胞 B . 骨骼肌 C . 关节 D . 神经
  • 2. 下列关于草履虫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应该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草履虫,因为表层有更多的氧气 B . 草履虫身体较为透明,纤毛纤细,观察时应选用小光圈,使光线变亮 C . 在制作装片时放少量棉纤维,可以限制草履虫运动,方便观察 D . 在盖玻片一端滴一滴盐水,草履虫向远离盐水的一侧运动,说明草履虫具有应激性
  • 3. 黄瓜是双子叶植物,它的花是单性花。下列关于黄瓜生长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雄花只含有雄蕊不能结出果实 B . 种子内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 C . 黄瓜是由雌蕊的胚珠发育而来 D . 黄瓜的受精方式是双受精
  • 4. 习近平在考察新冠肺炎科研攻关工作指出:“要加快药物研发进程,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要采取恢复期血浆、干细胞,单克隆抗体等先进治疗方式,提升重症危重症治疗水平。”上述治疗方式中运用“细胞分裂与分化”知识的是(   )
    A . 中西药 B . 恢复期血浆 C . 单克隆抗体 D . 干细胞
  • 5. 黄金大米是在普通大米中转入两个合成β-胡卜素所需的外源基因,它们表达出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前体,可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缓解维生素A缺乏症。此过程应用的技术是(   )
    A . 克隆技术 B . 转基因技术 C . 组织培养技术 D . 体外受精技术
  • 6. 下表是“探究豌豆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的相关实验设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培养皿(组别)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温度(℃)

    23

    23

    23

    5

    纸中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发芽率

    98%

    0

    98%

    0

    A . 实验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B . 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有活性的胚 C . 放入等量的纸巾和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 D . 甲丙两组实验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
  • 7. 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

    A .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B .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 .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 .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 8. 《齐民要术》中提到栽种农作物要“正其行(háng),通其风”,下列对这句话的错误理解是(   )
    A . 有利于通风,便于氧气释放,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B . 有利于通风,便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 . 有利于透光,农作物能够充分利用光能 D . 有利于进行灌溉、除草、松土等操作
  • 9. 某同学意外擦伤膝盖并感到疼痛,则“擦伤膝盖并感到疼痛”的神经传导过程是(   )

    A . 1→2→3→6→8 B . 1→2→3→4→5 C . 5→4→3→2→1 D . 5→4→3→6→8
  • 10. 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小明为白化病患者,父母肤色正常,他母亲的下列细胞中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是(   )
    A . 卵细胞 B . 神经细胞 C . 肌肉细胞 D . 口腔上皮细胞
  • 11. 鲱鱼罐头是自然发酵而成的一种散发着恶臭、味道偏酸的罐装食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散发恶臭、味道偏酸说明食物已经变质 B . 把新鲜的鲱鱼放在浓盐水中煮过后再装入容器中自然发酵,是为了口感更好 C . 罐头表面看上去鼓鼓的,可能是发酵产生了气体导致的 D . 没食用完的罐头可放置在常温下保存并分几天吃完
  • 12. 下图是肾单位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肾单位是由③④⑤组成的 B . 血液通过③后,尿酸、尿素减少,血液变成静脉血 C . ⑤能够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 D . 肾单位是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 13. 疫情期间赵阳在家坚持每天运动,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完成屈肘动作 B . 肌腱受到刺激收缩,牵引骨绕关节运动 C .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和神经组成 D .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人体就能正常运动
  • 14.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的不正确描述是(   )
    A . 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B . 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C .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 . 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
  • 15.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B . 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C . 所有的生物变异对生存都有利 D . 变异使生物能够适应多变的环境
二、非选择题
  • 16. 玉渊潭公园是北京市三环内水域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生物资源丰富。
    1. (1) 某生物组对樱花湖的生物种类进行了统计(如下表),他们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

      种类

      水生植物

      芦苇、水葱、睡莲、金鱼藻

      水生昆虫

      水虿(chài)、水黾(mǐn)

      鱼类

      青鳉、麦穗鱼、泥鳅

      两栖类

      青蛙、蟾蜍

      鸟类

      绿头鸭、鸳鸯、普通翠鸟

    2. (2) 园内樱花有山樱、大山樱、青肤樱等将近40多个品种,这体现生物的多样性。
    3. (3) 对园内樱花的花色、花质、花期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是________。
      A . 温度 B . 水分 C . 阳光 D . 土壤pH值
    4. (4) 危害樱花的主要有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可以释放天敌草蛉、七星瓢虫进行生物防治。请写出一条食物链,其中草蛉与七星瓢虫之间是关系。
    5. (5) 公园管理人员通常将修剪下来的枝叶打成碎木屑覆盖树木根部,既抵御了游人的踩踏,保护了须根,又能保持通气,增强根部的作用。
  • 17. 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办,北京市中小学全面开展了冰壶,冰球,滑雪等冰雪体验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强身健体,传播奥运精神。

    1. (1) 冰雪运动员为完成高寒环境下大量运动,食物中需要增加更多胆固醇、蛋白质,脂肪。其中,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进入血液后首先到达心脏(图1)的(填字母)部位,经过血液循环最终到达肌肉细胞的结构中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2. (2)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根据图2,写出小肠绒毛适于吸收的特点有(写出一点即可)。
    3. (3) 动觉,能使人感知到自己身体的空间位置、姿势和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动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脊髓上行传导到,产生动觉。
    4. (4) 科研人员针对冰壶运动员的运动年限和手腕方位辨别能力(偏离角度越小代表手腕方位辨别能力越强)的关系进行研究,实验分别从ABCD四种角度进行,实验数据如图3,可获得的结论是
  • 18. 春夏季在离地约2米左右的树干处常看到钉着一些白色的茧。这些茧是用来人工培育周氏啮(niè)小蜂的,它是美国白蛾等鳞翅目害虫的天敌。周氏小蜂在茧内羽化后,先进行交配,随后咬一“羽化”孔爬出。它们能敏锐地寻找到美国白蛾的蛹,随后就把卵产于其内,吸食营养成分,达到消灭美国白蛾的目的。
    1. (1) 周氏啮小蜂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从美国白蛾的个体发育过程来看属于发育。
    2. (2) 周氏啮小蜂的寻蛹、产卵等行为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这属于行为。
    3. (3) 人们利用繁育周氏啮小蜂来防治美国白蛾的方法是________。
      A . 生物防治 B . 以菌治虫 C . 药物毒杀 D . 人工捕杀
    4. (4) 美国白蛾的性别决定与人类性染色体XY型决定不同,它是ZW型的性别决定(如下图)。则它的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其子代雌雄蛾个体的数量比应为

  • 19.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1. (1) 若选择实验装置甲和乙形成对照来探究光合作用条件,则实验的变量是
    2. (2) 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

      分析表中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据此结论,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3. (3) 若要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对装置进行处理。烧杯中加入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关闭开关,1小时后装置中的红墨水滴将向移动,主要原因是
  • 20. 科普阅读

    2019年7月刊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某论文称:发现了两种特殊的EB病毒,人们只要被这两种病毒感染,患上鼻咽癌的风险就会提高十几倍。

    普通EB病毒是一类通过唾液传播,在人类世界里广泛存在的疱疹病毒。

    科学家们从几百人的样本(有鼻咽癌患者,也有健康人)中收集了他们携带的EB病毒,然后对这些EB病毒进行了基因组测序。虽然这些人都感染了EB病毒,但是鼻咽癌患者感染的EB病毒和健康人感染的EB病毒存在微小的遗传差异。科学家们从中找到了EB病毒家族中的两个高危成员。如果被这两种高危病毒感染,患上鼻咽癌的概率要提高十几倍;反过来说,如果真的患上了鼻咽癌,有超过八成的原因要归罪于这两种病毒。

    在不久的将来,是不是可以开发出专门检测这两种高危EB病毒的方法,在人群当中做基因检测,看看谁会被感染?再比如说,针对这两种高危型的EB病毒开发疫苗,有效降低鼻咽癌的发病率。

    1. (1) 从科学家们对鼻咽癌的患病风险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大部分的鼻咽癌是由引起的,这种生物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组成的。
    2. (2) 李明如果被研究发现的两种高危EB病毒感染,确诊患上鼻咽癌,从传染病传播角度,李明属于。人们外出戴口罩的行为属于预防传染病环节中的
    3. (3) 未来某一天,某人通过基因检测发现自己属于会被高危EB病毒感染的人,他可以通过来降低被感染的风险,这种免疫类型属于,它使人体获得相应免疫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