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2020年中考生物试卷

更新时间:2020-09-09 浏览次数:366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铁树开花 B . 蚂蚁搬家 C . 阳光灿烂 D . 猫捉老鼠
  • 2.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视野内光线较弱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或较大的光圈 B . 下降镜筒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C . 物像不清晰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D . 物像位于右下方,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 3. 关于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应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 . 取材的部位是口腔内侧壁 C . 将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载玻片上,即可观察 D . 使用稀碘液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细胞形态
  • 4. 关于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 . 都具有叶绿体、线粒体和大液泡 C .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D . 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 5. 下列四种生物中,结构层次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 . B . C . D .
  • 6. 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 . 蝙蝠 B . 鼠妇 C . 草履虫 D . 蚯蚓
  • 7. 关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B . 苔藓植物植株很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 C . 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D .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 8.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 . 有种子 B . 种子中有胚乳 C . 种子有果皮包被 D . 体内无输导组织
  • 9. 关于桃开花和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与繁殖后代直接有关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B . 雌蕊发育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 C . 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 D . 胚珠将来发育成胚
  • 10. 小宝同学学习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完成了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的探究活动后,利用天竺葵叶片、碘液、酒精等制作出一片如图所示的带有“M”字样的叶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制作前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 . 制作过程中对字母“M”以外的区域进行遮光处理 C . 制作过程中酒精的作用是使叶片脱色 D . 滴加碘液后,字母“M”区域不变蓝
  • 11. 温室大棚中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作物哪种生理活动的强度(   )
    A . 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吸收作用
  • 12.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 . 长臂猿 B . 森林古猿 C . 北京猿人 D . 黑猩猩
  • 13. 男、女生殖系统最主要的器官分别是(   )
    A . 睾丸、卵巢 B . 睾丸、子宫 C . 附睾、阴道 D . 输精管、输卵管
  • 14. 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   )
    A . 糖类 B . 蛋白质 C . 脂肪 D . 无机盐
  • 15. 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   )
    A . 口腔 B . C . 小肠 D . 大肠
  • 16. 血液的组成成分包括(   )
    A .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B . 血浆、红细胞 C . 血浆、白细胞、血小板 D . 血浆、血细胞
  • 17. 当人体内的血液流经下列结构时,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是(   )
    A . 组织中的毛细血管 B .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C . 肾小球 D . 右心室到肺动脉
  • 18. 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右心房连肺静脉 B . 左心室壁最厚 C . 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 D . 主要由心肌组成,分为四腔
  • 19. “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某医院有一位A型血患者急需大量输血,给他输入的血液最好是(   )
    A . A型 B . B型 C . O型 D . AB型
  • 20. 吞咽的食物和呼吸的气体都要经过的器官是(   )
    A . B . C . D . 气管
  • 21. 正常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80升,而每天的排尿量约1.5升,这是因为(   )
    A . 肾小球的过滤(滤过)作用 B . 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 C .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 . 膀胱的贮存作用
  • 22. 下列做法有利于眼和耳卫生保健的是(   )
    A . 阅读或看屏幕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 B . 长时间看手机、玩电脑 C . 耳朵内经常塞着耳机听音乐 D . 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
  • 23.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 神经元 B . 神经 C . 突起 D . 反射弧
  • 24. 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
    A . 听到汽车喇叭声迅速躲避 B . 听相声哈哈大笑 C . 吃梅子分泌唾液 D . 遇到强光瞳孔缩小
  • 25. 下列激素分泌不足会使人患糖尿病的是(   )
    A . 生长激素 B . 甲状腺激素 C . 胰岛素 D . 性激素
  • 2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 .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B . 推行河长制,大力改善水生态环境 C . 大量使用次性餐具,生活更方便 D . 实施乡村“厕所革命”,解决生活污水问题
  • 27.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
    A . 体表是否被毛 B . 是否用鳃呼吸 C . 体温是否恒定 D . 体内有无脊柱
  • 28. 如图,小强同学夹菜往嘴里送的过程中,胳膊上肌肉的变化情况是(  )

    A .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B .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C .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 .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 29. 从细胞结构看,与真菌相比,细菌没有(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的 C . 成形的细胞核 D . 细胞质
  • 30. 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B .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C . 个体微小,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到 D . 都会引起人类患病
  • 31. 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 B . C . D .
  • 32. 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 . 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C . 鸟类的繁殖过程一般须经历求偶、交配、产卵 D . 家兔的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
  • 33. 变异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以下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 带水母荧光基因的小鼠 B . 染成金黄色的头发 C . 选育获得的高产奶牛 D . 人的红绿色盲
  • 34. 有关人体内体细胞核中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和DNA的数目一样多 B . 染色体比基因的数目多 C . 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 D . 基因、DNA和染色体均不成对存在
  • 35. 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 生物常为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C . 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D .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 36. 下列食品制作与发酵微生物不相符的是(   )
    A . 酸奶——乳酸菌 B . 面包——酵母菌         C . 米醋——醋酸杆菌 D . 泡菜——霉菌
  • 37. 科学家已成功地将乙型肝炎疫苗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中,使其结出的果实中含有这行疫苗。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是(   )
    A . 转基因 B . 组织培养 C . 核移植 D . 克隆
  • 38. 关于青春期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身高突增 B . 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C . 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D . 脑的结构与功能无变化
  • 39. 2020年5月31日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和电子烟”。下图表示相同年龄段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肺功能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吸烟行为会显著损害吸烟者的肺功能 B . 肺功能为M时,非吸烟者的年龄大于吸烟者的年龄 C . 年龄为N时,非吸烟者的肺功能更强健 D . 随年龄增长,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肺功能下降程度一致
  • 40.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不合理用药人群中发生不良药物反应的比例为10%~20%,其中约5%的患者因药物中毒而死亡。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药剂量要适当 B . 药物越昂贵,疗效越好 C . 联合用药要合理 D . 使用抗生素要严格遵医嘱
二、非选择题
  • 41.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部分和分解者。
    2. (2) 该生态系统有条食物链,写出其中含红狐狸的一条食物链
    3. (3) 蛇和田鼠的关系是
    4. (4) 如果某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降解)、无法排出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后,体内含有该有毒物质的生物有
  • 42. 向日葵原产于北美,16世纪末17世纪初传到云南,然后逐渐往北方传播。其花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种子既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于生产葵花籽油。下图表示向日葵的生长发育及部分生理过程,序号表示某些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向日葵用种子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 (2) 向日葵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的生理作用是,该作用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 (3) 若②为氧气,则是通过作用产生的,该作用过程中还产生了有机物,有机物通过(填“导管”或“筛管”)运输,一部分用于维持生命活动,一部分储存起来。
    4. (4) 向日葵植株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以③状态(形式)散失到大气中,该物质参与了生物圈的
  • 43. 下图表示正常人部分系统和器官间的关系,①、②表示物质,A、B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结果是:血液不断从肺泡获得②并排出①。
    2. (2) 图中A表示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该过程称为
    3. (3) 以下血液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称为
    4. (4) 运动时,外界环境中的氧气到达下肢肌肉细胞需要经过心脏次,这些氧气主要由红细胞中的运输。
    5. (5) 经过B过程形成的原尿与血液相比,原尿中不含(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或“水、无机盐和尿素”)。
    6. (6)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调节的影响。
  • 44. 高黎贡山地处云南西北部,以丰富的植被和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而闻名于世。回答下列问题:

    1. (1) 高黎贡山保存着约5700多种高等植物,1100余种脊椎动物,这是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而生物种类多样性是由多样性决定的,因此,高黎贡山又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
    2. (2) 高黎贡山的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中有很多本地特有种,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怒江金丝猴(又称黑仰鼻猴),这些动植物在维持的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保护这些动植物的有效措施是
    3. (3) 利用高樂贡山丰富的生物资源,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农民发展养蜂产业,小蜜蜂为脱贫攻坚做出了大贡献。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其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行为。蜜蜂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蜜蜂在采蠻的同时还能帮助植物传粉,有利于植物的繁殖,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 45. 人的前额发际分为有美人尖和无美人尖两种,有美人尖由显性基因B控制,无美人尖由隐性基因b控制。下图表示某家庭前额发际的遗传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有美人尖与无美人尖在遗传学上称为
    2. (2) 母亲产生的卵细胞中含有B基因的比例是
    3. (3) 父亲的前额发际基因组成是,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有美人尖的可能性是,如果这个孩子是女孩,她的性染色体来源于
  • 46.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伊始,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席卷金球。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遏制了疫情在国内的大爆发,中国抗疫经验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认可,并向全球推广。以下措施可降低感染的风险:①勤洗手。可简单阻断病毒、细菌等通过手和口、眼、鼻的黏膜感染人体;②正确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的公交、地铁等公共场所佩戴具有病毒防护功能的口罩;③少聚会、少聚餐,推行“公筷制”、“分餐制”;④室内消毒,定期对人员流动大、相对密闭的教室、电梯等公共空间进行消毒,战胜新冠肺炎最终还需世界各国科学家积极应对和公众共同参与。目前,我国陈薇院士团队对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1. (1) 从传染病的角度看,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2. (2) 以上可降低感染新冠病毒风险的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填“控制传染源”或“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3. (3) 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注射流感疫苗不能预防新冠肺炎,原因是
    4. (4) 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预防新冠肺炎的两条措施:①,②
  • 47. 为探究子叶能否为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提供营养物质,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①取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分为5组,每组100粒,漫水相同时间,使其萌发。

    ②对各组萌发的种子进行不同的处理,两周后,收集所有幼苗,烘干、称量干重,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处理方法

    两周后平均干重(克/株)

    没有除去子叶

    4.3

    萌发的第4天除去子叶

    0.7

    萌发的第7天除去子叶

    1.8

    萌发的第10天除去子叶

    4.0

    萌发的第13天除去子叶

    4.3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本实验中,哪几组是实验组?。找出其中的一个实验变量
    2. (2) 戊组和乙组相比,两周后平均干重增加了克/株。
    3. (3) 如果每组只用1粒种子做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4. (4) 实验结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