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

更新时间:2017-10-29 浏览次数:5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项选择</b>
  • 1. 如图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后完成下题.

    1. (1) 图中③比①国家0~14岁人口比重(  )
      A . 约高6% B . 约低6% C . 约高1% D . 约低1%
    2. (2)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 . B . C . D .
    3. (3) 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 . 计划生育 B . 鼓励生育 C . 采取移民政策 D . 鼓励人员出国
  • 2. 读“某种农事安排示意图”(如图 ),完成下题.

    1. (1) 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

      ①雨热同期 ②生产规模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人口稠密.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
    2. (2) 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  )

      ①东北平原

      ②河套平原

      ③鄱阳湖平原

      ④成都平原.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①②
  • 3. 以色列的国土除地中海沿岸外,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但是,就在这样的地方,枣椰林、葡萄园、果园到处可见,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不仅能够自给,还能大量出口.对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是以色列实现这一飞跃的重要途径.据此完成下题.
    1. (1) 限制以色列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 热量 B . 水源 C . 土壤 D . 地形
    2. (2) 以色列发展农业的主要途径是(  )
      A . 加大科技投人,发展滴灌技术 B . 改善自然条件,提高机械化水平 C . 培育优良品种,增加作物产量 D . 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
  • 4. 读石化工业布局要求与 M 区域生产条件评价表(表中数字代表区位因素重要程度:1 一指向性要求; 2 一重要要求; 3﹣一般要求),完成下题.

    区位条件

    资源

    劳动力

    用地

    燃料

    运输

    市场位置

    批发

    用水

    税收

    布局要求

    3

    3

    2

    3

    2

    1

    2

    2

    3

    M区域条件

    1. (1) 影响石化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 . 劳动力 B . 原料 C . 市场 D . 交通
    2. (2) M区域发展石化工业的条件不是很好,但能对其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区位因素是(  )
      A . 用地 B . 用水 C . 税收 D . 运输
  • 5. 读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完成下题.

    1. (1) 影响此城市大型批发市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 市场最优 B . 交通最优 C . 服务最优 D . 环境最优
    2. (2) 今后,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方向可能是(  )
      A . 沿河流 B . 沿湖泊 C . 沿交通干道 D . 靠近批发市场
  • 6. 回答下题

    气候区

    合理人口容

    量(亿人)

    合理人口密度(人/km2

    热带雨林气候

    28.00

    200

    亚热带季气候

    9.00

    100

    地中海气候

    2.26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7.35

    30

    1. (1) 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 . 社会因素 B . 自然因素 C . 经济因素 D . 技术因素
    2. (2) 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
      A . 亚热带季气候 B . 温带季风气候 C . 地中海气候 D . 热带雨林气候
  • 7. 如图 是“东京城市规划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 (1) 东京城市工业区的区位特点主要是(  )
      A . 沿城市外缘 B . 沿海、沿河 C . 沿高速公路 D . 沿铁路线
    2. (2) 图中最外环道路沿线规划设立多个居住用地,其主要目的是(  )
      A . 减少城区大气污染 B . 增加城市人口比重 C . 扩展城市用地面积 D . 疏散城区过密的人口
  • 8. 读“世界区域图”(如图 ),完成下题.

    1. (1) 甲乙丙丁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 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季风水田农业 B . 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 C . 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 D . 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2. (2) 下列关子乙地农业生产条件和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B .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C . 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事 D . 距海港近,便于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 9. 读“我国某自然村农产品产值百分比构成图”(如图 ).完成下题.

    1. (1) 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
      A . 政策 B . 市场 C . 交通 D . 气候
    2. (2) 该自然村可能位于(  )
      A . 西安市附近 B . 拉萨市附近 C . 哈尔滨市附近 D . 上海市附近
  • 10. 当地与地中海沿岸地区相比,所产的柑橘的皮薄但含糖量低,主要原因是(  )
    A . 地形差异 B . 水源差异 C . 土壤差异 D . 气候差异
  • 11. 温州是我国最大的打火机生产和出口基地,目前温州打火机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已占到70%左右,而韩国和欧洲本地打火机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据此完成下题.
    1. (1) 打火机制造业是一种(  )
      A .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B . 原料导向型工业 C . 技术导向型工业 D . 市场导向型工业
    2. (2) 与韩国、欧洲相比,温州发展打火机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 . 科技水平高 B . 原料、燃料丰富 C . 劳动力价格低 D . 距离欧洲较近
  • 12.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鲜活农产品运输和稍售工作,充分发挥及盖31个省份、全长2.7万千米的“五纵两横”高效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的作用.结合如图 完成下题.

    1. (1) “绿色通道”鲜活农产品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
      A . 公路 B . 海运 C . 铁路 D . 管道
    2. (2) “绿色通道”开通的意义为(  )

      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外销数量,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 ②不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

      ③增加了交通流量,加剧了交通紧张状况 ④切实改变农产品的流通环境,促进商品农业进一步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遭容 D . 念国
  • 13. 巴西利用糖渣制酒精,用酒精替代部分石油,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酒精作为能源无废弃物排出 B . 酒精作为能源与石油相比是一种清洁能源 C . 巴西利用糖渣为原料制酒精促进了物质综合利用 D . 巴西利用酒精替代石油,保障能源供给,减少污染
二、<b >解答题</b>
  • 14. 读图回答

    1. (1) 如图中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2. (2) “闯民”为了寻找新的土地,从顺治八年(1651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大约299年的时间里,30多万人相继踏上关东大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 (3) 1980年以前“闯民”踏上关东大地后,大量开荒种地,对当地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4. (4) 1980年以后的人口迁移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 15. 如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
    2. (2) M、P、Q中处是高级住宅区.
    3. (3) 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处,理由是
    4. (4) 建设甲、乙两卫星城对该城市发展的主要作用有
  • 16. 全球环境问题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使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2010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2) 环境问题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同,请结合材料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3. (3) 请结合上图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合作的途径有哪些?
    4. (4) 2009 年11月26日,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承诺到 2030 年实现单位 GDP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到 50%的目标,你认为我们要采取哪些.
  • 17. 阅读不同年份我国人口资料,完成问题.

    年份

    人口总数(万人)

    城镇人口数量(万人)

    老年人口比重

    自然增长率

    2001

    127627

    48064

    7.1%

    0.695%

    2002

    129227

    52376

    7.5%

    0.601%

    2003

    130756

    56212

    7.7%

    0.589%

    2004

    132802

    60667

    8.3%

    0.508%

    1. (1)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出2001到2004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老年人口比重的折线图.
    2. (2) 由表中数据可知,我国的人口增长已进人模式,其特点是
    3. (3) 由表中数据可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4. (4) 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状况,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 18. 读“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及“该地农产品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农产品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

     农产品

     玉米

     蔬菜

     苹果

     乳、肉、蛋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5

     30

     15

     50

    1. (1)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 . 广州近郊 B . 济南远郊 C . 西安近郊 D . 长春近郊
    2. (2) 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三个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效益最大.
    3. (3) 该市农村地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用它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A . 减轻大气污染 B . 减轻白色污染 C . 促进生物多样性 D . 减轻酸雨危害
    4. (4) 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一种与此生态农业模式类似的著名案例.
    5. (5) 简要分析在我国农村地区推广和实施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