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中2013-2014学年学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

更新时间:2017-10-29 浏览次数:986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下面四幅洋流图中,属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环流的是(  )
    A . B . C . D .
  • 2. 图1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图2中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

    A . 甲﹣Ⅲ B . 乙﹣Ⅱ C . 丙﹣Ⅳ D . 丁﹣Ⅰ
  • 3. 读地质剖面图,回答下题

    1. (1) 四幅地质构造图中,属于褶皱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2. (2) 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向斜山、地堑景观的分别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② D . ④①
  • 4. 如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回答下题

    1. (1) 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 . 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 . 地下水补给 C . 湖泊水补给 D . 雨水补给
    2. (2) 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  )
      A . 1月 B . 2月 C . 11月 D . 12月
  • 5. 如图为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 (1) 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A . 1月 B . 4月 C . 7月 D . 10月
    2. (2) 图中②海区洋流自西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A . 东北季风 B . 东南信风 C . 东北信风 D . 西南季风
  • 6. 地理实验是帮助我们掌握地理规律、原理的有效方法,有人利用铝盘、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使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如图,回答下题.

    1. (1) 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

      ①碰撞挤压  ②张裂作用  ③生长边界  ④消亡边界.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 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 . 渭河平原的形成 B . 汶川地震的发生 C . 青藏高原的隆起 D .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 7. 如图所示的物质循环运动,画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8. 下列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位于北半球亚热带的是(  )
    A . 常绿阔叶林   B . 落叶阔叶林   C . 针叶林 D . 苔原
  • 9. 如图为45°S附近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①﹣③的地质史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题

    1. (1) 引起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地壳上升 B . 砍伐植被 C . 气候变化 D . 农业开发
    2. (2) 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 . 开放性 B . 区域性 C . 差异性 D . 整体性
  • 10. (2013高一上·高青月考)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反映的是(  )

    A .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 .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 . 垂直地域分异 D . 非地带性
  • 11. 如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②时不会出现紧张的局面 B . ①②③④比较,③时人口达峰值,之后会逐渐减少 C . ④时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量稳定 D . ⑤时人口最少,劳动力短缺现象严
  • 12. 如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 (1) 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A .   16.7% B . 14.3% C . 0.9% D . 1.2%
    2. (2) 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口出生率高 B . 人口死亡率低 C . 大量人口迁入 D . 原有人口基数小
    3. (3) 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
      A . 人口老龄化突出 B . 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 . 社会劳动力不足 D . 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 13. 读“木桶效应图(如图)”,回答下题

    1. (1) 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4500、8000、6000、10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
      A . 耕地 B . 森林 C . 淡水 D . 矿产
    2. (2) 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A . a<b<c B . b<a<c C . c<b<a D . a<c<b
  • 14.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如图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下题.

    1. (1) 造成X、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根本差异是(  )
      A . 经济水平 B . 教育水平 C . 历史条件 D . 自然条件
    2. (2) 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  )
      A . 尼日利亚 B . 印度 C . 泰国 D . 日本
  • 15. 读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完成下题.

    1. (1)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图中③国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
      A . 20%、鼓励生育 B . 15%、采取移民政策 C . 60%、计划生育 D . 30%、鼓励人员出国
  • 16.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如图)(图中黑圆圈大小代表城市等级高低),回答下题

    1. (1) 根据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等级分为(  )
      A . 2 B . 3 C . 4 D . 5
    2. (2) 有关a、b、c、d 四类城市等级体系和服务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 . a等级的城市数目 B . b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最大 C . c等级城市之间的距离最远 D . d等级的城市服务种类最少
  • 17.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如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题
    1. (1) 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
      A . 甲区 B . 乙区 C . 丙区 D . 丁区
    2. (2) 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区地价较低,以住宅用地为主 B . 乙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 . 丙区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D . 丁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 18. 如图中人口迁移状况,可推测该市(  )

    A .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B . 城市化发展缓慢 C . 城市人口总量减少 D . 城市化水平降低
二、<b >综合题</b>
  • 19. 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图中水循环的参与下,①处岩石可转化为②处的(岩石类型).
    2. (2) 下列地理事物中,没有直接参与图示类型水循环过程的有      (多选).
      A . 黄河水注入渤海 B . 天山冰雪融化 C . 登陆的台风 D . 东亚的夏季风
    3. (3) M处成山的主要原因是,图示区域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灾害可能有
    4. (4) 如果在N处修建水库,是否合理?,理由
    5. (5) 下列关于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指导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背斜处均可找到石油;; B . 断层对交通线路的建设影响小 C . 隧道选址的理想场所是向斜处; D . 一般在向斜处容易找到地下水.
  • 20. 读“北京市常住人口调查数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北京市常住人口2005年比2000年有较大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2. (2) 人口性别比指﹣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北京市的人口性别比为
    3. (3) 从资料分析,北京市的劳动力是否短缺?为什么?
    4. (4) 从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成上看,你认为北京市现在正面临着哪些巨大压力?你对缓解这些压力有什么良策?
  • 21. 读图回答问题

    1. (1) 甲图中,A、B、C、D、E反映的是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城市用地规模增大、.E→F反映了现象.
    2. (2) 甲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其乙图中的曲线相对应,该曲线代表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国家.它的城市化起步,水平,目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填字母) 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
    3. (3) 乙图中a曲线N阶段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列举两点)
    4. (4) 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其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单项选择题)
      A . 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 . 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 .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 . 增加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