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2020年七升八暑假衔接训练:第13讲 压强

更新时间:2020-07-15 浏览次数:247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七下·乐清期末) 我们仔细留意路上的汽车可以发现,运载能力越大的汽车,其轮胎数量越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也越大,这主要是为了(    )
    A . 减小对路面的压强 B . 增大对路面的压强 C . 减小对路面的压力 D . 增大对路面的压力
  • 2. (2019七下·南浔期末)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 图中刀刃磨得很薄 B . 图中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C . 图中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D . 图中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
  • 3. (2020七下·下城期末) 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位初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
    A . 1250帕 B . 2500帕 C . 5000帕 D . 12500帕
  • 4. (2020七下·柯桥期末) 在“互联网+”与“共享经济”时代,一种无桩共享单车应运而生。柯桥很多场所都能看到共享单车。下列关于共享单车涉及的科学知识,正确的是(    )

    A . 水平匀速骑行时,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 . 骑自行车下坡时,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惯性越来越大 D . 将坐垫做的较宽,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
  • 5. (2020七下·上城期末) 实验室水平桌面上放着一模一样的试剂瓶,瓶中分别装有同体积的盐水和酒精试剂(盐水的密度大于酒精),它们对瓶底的压强分别为P1、P2 , 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1、F2 , 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 p1=p2     F1=F2 B . p1>p2    F1=F2 C . p1>p2    F1>F2 D . p1<p2    F1<F2
  • 6. (2020七下·吴兴期末) 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 鱿鱼通过改变喷水方向来改变运动方向,躲避敌人 B . 泥鳅黄鳝滑溜溜,减小摩擦力,使其在水中能自由地穿梭往来 C . 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可以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D . 深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 7. (2020·余杭模拟) 叠罗汉是一种体育娱乐项目。如图所示,三个体重、体型相同的人叠成两层静态造型。每个人体重均为G,每只鞋的鞋底面积均为S,则图中箭头所指的那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

    A . 3G/4S B . 2G/3S C . G/2S D . 3G/S
  • 8. (2020七下·台州月考) 若向某容器内匀速注水,得到注水过程中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最符合该曲线的容器是( )

    A . B . C . D .
  • 9. (2019七下·天台期末) 如图为盛有一定体积饮料的饮料瓶,正放时饮料对瓶底压强为P1 , 瓶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1(如图甲);倒放时饮料对瓶盖压强为P2 , 瓶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2(如图乙)。关于P1、P2、F1、F2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P1=P2   F1>F2 B . P1=P2   F1=F2 C . P2<P1   F1>F2 D . P1<P2   F1=F2
  • 10. (2019七下·天台期末) 如图,一木块静止在盛满水的容器中。现将木块缓慢下压至浸没,水对容器底部的(   )

    A . 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B . 压力变大,压强变大 C . 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D . 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二、填空题
  • 11. (2020七下·柯桥期末) 为了美化教室环境,小科同学从家里带来了一盆盆栽花卉,放于水平窗台上,盆栽花卉的总质量为 4kg,花盆底面与水平窗台的接触面积为200cm2 , 则该花盆对窗台的压强为Pa。小科每三天都要给花浇一次水,浇水后与浇水前相比较,花盆对窗台的压强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 取10N/kg)。

  • 12. (2020七下·温州月考) 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p1 p2;F1 F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3. (2019七下·苍南期末) 苍南有很长的海岸线,“骑泥马”可以让渔民们在海边的滩涂上更好的作业,(如图)小明双手握住“泥马”上的横档,一只脚跪在“泥马”上,另一只脚用力蹬海涂,“泥马”就在海涂上“疾行如飞”。


    1. (1) 以小明所骑行的“泥马”为参照物,他的运动状态是
    2. (2) 一般人在滩涂中行走会非常困难,因为人的脚会陷入淤泥之中,骑着“泥马”,就不会陷入很深,这是因为
  • 14. (2019七下·南浔期末) 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 (1) 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的变化,将探头放进盛水的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内凹。
    2. (2) 通过比较D、E两个图,可得到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越大,压强越大。
三、实验探究题
  • 15. (2020七下·下城期末)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金把一个或两个相同的木块放在海绵上,进行如图实验。

    1. (1) 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      实验中。(请单选)
      A . 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B . 用悬挂的乒乓球靠近振动的音叉,用乒乓球运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C . 用10粒玉米来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 D . 用望远镜观察太空以了解星球的运行规律
    2. (2) 对比两图可得出的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 (3) 对比甲、丁两图,海绵凹陷程度相同,小金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小金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
  • 16. (2020七下·乐清期末) 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小徐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本实验中用来测量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测量工具是
    2. (2) 比较序号为的三组实验,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 (3) 比较序号为②③的两组数据,小徐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为了使该结论更具普遍性,你认为还需要进行怎样的实验?请简要说明
  • 17. (2020七下·柯桥期末) 小科经常开展家庭小实验,他用如图所示的其中一种或多种器材,分别完成了三个指定实验。 请根据要求,将表格中的空白填写完整。

    序号

    实验内容

    选用的器材

    操作方法

    发生现象

    1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

    锥子、橡皮泥

    分别用锥子的两端用相同的力压橡皮泥

    凹陷明显的是用(选填“尖端”或“柄”)部位

    2

    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

    小石块、一张白纸

    将小石块静止放在白纸上,快速水平移动下方白纸

    3

    探究:液体对侧壁压强与是否有关

    锥子、塑料瓶及水

    有水喷出,且深度越 深喷出的水越远

四、解答题
  • 18. (2020七下·温州期末) 为了抗击新冠疫情,我市用“方舟40”无人机(如图)向疫区运送防疫物资,该无人机的基本参数如下表所示:

    机身尺寸(亳米)

    400×300×200

    机身质量(千克)

    25

    飞机着地总面积(厘米2)

    10

    最大载物量(千克)

    10

    1. (1) 无人机在运送防疫物资过程中,以为参照物,无人机是静止的。
    2. (2) 无人机匀速降落过程中,其所受的重力G和升力F的大小关系为
    3. (3) 该无人机满载物资着陆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大?(写出计算过程)
  • 19. (2020七下·上城期末)  2020年2月12日上午10时31分,浙江长龙航空第七架包机GJ8747从杭州直飞湖北宜昌三峡机场,紧急运送浙江省首批支援荆门医疗队37名医务人员和约2t医疗器械物资,以最快速度驰援浙江省对口支援地湖北省荆门市。求:
    1. (1) 从杭州到宜昌飞行时间为1h24min,GJ8747飞机飞行平均速度为800km/h,飞机飞行的路程是km;
    2. (2) 满载的GJ8747飞机总重50t,且三个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1m2 , 求飞机在宜昌降落后停稳在停机坪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 20. (2019七下·嵊州期末) 实心长方体甲和长方体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甲的质量为12千克,密度为0.6×103千克/米3 , 底面积为4×10-22。乙的质量为5.4千克,底面积为6×10-22

    求:

    1. (1) 图1中,长方体中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2. (2) 图1中,长方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 (3) 若在甲的上方水平截去一段,并将截下部分叠放在乙的正上方后(如图2),甲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等于此时乙对水平地面压强,则甲截下部分的高度为多少米?
  • 21. (2019七下·永康期末) 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最大飞行速度为560km/h,最大航程为4500km。某次起飞前,飞机静止在水平跑道上,总质量为51t,轮胎与跑光圣道的总接触面积为0.6m2。求:

    1. (1) 飞机静止在跑道上时对跑道的压强是多少?
    2. (2) 起飞后,飞机在空中直线飞行1400km,所需要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 22. (2019七下·南浔期末)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距离月面15公里开始实施动力下降,将速度从每秒约1.7公里减到0(即悬停状态),最终成功着陆,当天着陆器释放玉兔二号月球车,开始月面巡视探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悬停时,嫦娥四号受到向上的推力自身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 (2) 月球表面有着较厚的“月壤”(岩石风化物),影响“月壤”形成的因素最有可能的是           
      A . 生物 B . 流水 C . 温度 D . 风力
    3. (3) “玉兔二号”总质量141Kg,共有6个轮子,假设每个轮子与月球表面接触面积为50cm2

      月球表面重力约为地球的1/6,求月球车对某处水平平整月球表面的压强大约是多少帕?(结果保留整数)

  • 23. (2020七下·柯桥期末) 课本中关于“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有这样一个活动:“如图所示,在一段粗管的下端蒙上橡皮膜,并将水注入管内至约1/3处,观察橡皮膜的形状变化,再将水注入管内至约2/3处,再次观察橡皮膜的形状变化,两次变化比较后得出相应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科直观看到,水深度在增加,橡皮膜向下凹陷程度在(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说明液体深度是影响液 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这也与课本结论相吻合。
    2. (2) 小敏则提出了质疑,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水的也在增加,那为什么不说是这个因素对液体压强产生影响呢?课本活动还不能精准说明深度就是影响因素。
    3. (3) 老师肯定了小敏的想法,并指导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中玻璃管底面积相同,并在下端蒙上橡皮膜,但上端的开口形状各不相同。小敏通过此实验最终排除了原先认为的影响因素,精准到了“深度”这个因素。请你帮助小敏分析此实验是如何排除质疑的。

  • 24. (2019七下·天台期末) 如图是大卡车和小轿车,它们都是交通工具,但有很多不同之处:①大卡车的动力装置采用大动力柴油机,而小轿车采用的是轻便的小动力汽油机;②大卡车的车轮要比小轿车多且大;③大卡车的前挡风玻璃安装角度较直,而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安装角度则是稍倾斜。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上述不同之处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