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2020年七升八暑假衔接训练:第9讲 机械运动

更新时间:2020-07-15 浏览次数:179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七下·桐庐月考) 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
    A . 枯黄的树叶落地 B . 电铃声传入人耳 C . 太阳光照射大地 D . 桃树上结出了桃子
  • 2. (2020七下·吴兴期末) 《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 . 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静止的 C . 以路边的大树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静止的 D .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静止的
  • 3. (2020七下·衢州期中) 甲、乙、丙三列动车组同时停靠在衢州站。一段时间后,甲列车上的人看到乙列车相对自己向南运动,乙列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列车都相对自己向北运动,而丙列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南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列车必定向北行驶 B . 乙列车必定向南行驶 C . 丙列车必定向北行驶 D . 甲、丙两列车的行驶方向必定相同
  • 4. (2020七下·桐庐月考) 小明和小宇两同学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明说,我们跑相同的跑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宇说,我们都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跑程长,长者为胜。对他们所说的方案,你认为( )
    A . 只有小明的方案可行 B . 只有小宇的方案可行 C . 两个方案都可行 D . 两个方案都不可行
  • 5. (2020七下·台州月考) 中华传统文化中古诗词词句优美,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我自仰头朝天望,天高月色照我面,忽然月羞躲云中,原是晚云遮明月”。其中“月羞躲云中”是以云为参照物 B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 C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的 D .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有力的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6. (2020七下·丽水期中)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一款货运飞船,也是中国首个货运飞船。货运飞船可以通过交会对接向空间飞行器补给货物,从而延长飞行器的在轨飞行寿命。2017年4月23日7时26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进行推进剂补加试验。如图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左半部分)与“天宫二号”(右半部分)组合体在轨道上运行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B . 以地面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 C . 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D . 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
  • 7. (2019七下·天台期末) 如图是A、B两物体的s-t图像,对应的v-t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20七下·衢州期中) 我国著名短跑运动员苏炳添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第5秒的速度为9.5m/s,第10秒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前5秒内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4.75m/s B . 在后5秒内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9.85m/s C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为9.1m/s
  • 9. (2020七下·衢州期中) 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一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 . 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 . 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 D . 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 10. (2020七下·丽水期中) 五一期间,爸爸带着小科驾车去温州游玩。小科记录了某段时间内汽车的行驶速度,并绘制成如图的“速度一时间”坐标图,其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线段有几段( )

    A . 1段 B . 2段 C . 3段 D . 4段
  • 11. (2020七下·温州月考)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 . 在第5s时,小车的速度是0.4m/s B . 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 . 2s-5s内,小车速度是0.5m/s D . 5s-7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 12. (2020七下·诸暨期中) 甲、乙两人在美丽的南滨路上沿着平直的公路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人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走路速度是乙走路速度的2倍 B . 甲、乙两人都做得匀速直线运动 C . 甲出发时落后于乙,在8s时甲追上乙 D . 12s末,甲乙两人相距2m
  • 13. (2019七下·天台期末) 质量相同但半径分别为r、2r和3r的甲、乙、丙三个小球,从不同高度分别竖直落下。以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砖墙的区域时,用频闪相机拍摄,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记录小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三个小球的阻力之比是1:1:1 B . 甲乙丙三个小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 . 甲乙丙三个小球的速度之比为3:2:1 D . 在阻力相等时小球下落的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 14. (2019八下·乐清期末) 某汽车在平直的道路上做直线运动。若从绿灯亮起开始记时,汽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达到某一速度后匀速行驶,遇到下一个路口红灯亮起,开始刹车减速,直到停止。则在此运动过程中,下列图象可表示汽车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5. (2020七下·桐庐月考)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路程之比为5﹕3,所用时间之比为3﹕2,则它们速度之比为
  • 16. (2020七下·桐庐月考) 看着刚刚学会爬行的孩子在地板上爬行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下表是小明纪录小刚和小兰爬行时的情况。

    时间(秒)

    1

    2

    3

    4

    5

    小刚爬行的距离(米)

    0.3

    0.5

    0.75

    1.25

    1.75

    小兰爬行的距离(米)

    0.4

    0.8

    1.2

    1.6

    2.0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1. (1) 匀速爬行的速度是
    2. (2) 另一个孩子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 17. (2019七下·嵊州期末)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当t=5秒时两车相距米;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向(选填“东”或“西”)运动。

  • 18. (2020七下·下城期末) 某区域的道路交通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

    1. (1) 某车沿三环北路自东向西行使,若司机以自己作参照物,看到路边限速牌(如图)是向运动的。
    2. (2) 该车过东方路时实时监控拍到的时间是上午10点20分15秒,过苏嘉路实时监控拍到的时间是上午10点22分35秒,从地图上查得两测速点间的距离3.1km。由此可知,该车(选填“超速”或“没有超速”)。
三、解答题
  • 19. (2020七下·金华期中) 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1450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1. (1) 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①;②
    2. (2) 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求海水的深度。
  • 20. (2020七下·桐庐月考) 3月21日,我校师生分三个年级举行了春游活动。初二年级乘车到华夏文化园,客车载着师生于中午12点12分在校门口启动出发,停在目的地门口刚好12点20分。

    走进大门,只见一座座人物和动物的雕像栩栩如生,走过蜿蜒的长廊,穿过美丽的假山,只见人工湖上,蓝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之中,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跃然眼前,湖水倒映着美丽的倩影,同学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不一会儿,来到一片树林中,林中的鸟儿在欢快的歌唱,树缝中漏下的点点光斑在地面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微风和殉,传来阵阵树叶的沙沙声……

    1. (1) 请你从短文中,找出两处我们学过的不同科学知识或规律:

      例如:语句:湖水倒映着美丽的倩影

      科学知识:平面镜成像

      语句①

      科学知识:

      语句②

      科学知识:

    2. (2) 从校门口到华夏文化园的路程为3千米,则客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21. (2020七下·吴兴期末) 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
    1. (1) 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 . B . C . D .
    2. (2)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上面装有声呐,可以利用回声测量水深。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蛟龙”号在某海域向水面的母船发出声音1.6s后接收到了回声,则“蛟龙”号已经下潜的水深为多少米?
    3. (3) 超声波声呐能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请说说你的理由?
  • 22. (2020七下·桐庐月考) 有些公路边有一排闪烁的灯,它就是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的仪器,交通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乙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秒,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秒,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1秒,求:

    1. (1) 两次超声波与汽车相遇经过的时间间隔。
    2. (2) 在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
    3. (3) 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