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2020年七升八暑假衔接训练:第6讲 声音

更新时间:2020-07-14 浏览次数:262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9七下·台州期末) 下列对各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手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 . 超声波是指频率不超过 20000 赫的声波 C . 人不能听到蝴蝶飞翔的声音,是因为蝴蝶飞翔时的频率太低 D . “土电话”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 2. (2020七下·乐清期末) 如图表示声音在25℃时不同的传播速度,分析可知声速与(    )

    A . 温度有关 B . 介质有关 C . 体积有关 D . 质量有关
  • 3. (2020七下·下城期末) 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2400多年前战国早期的文物,编钟的钟体呈合瓦形,敲击钟的正面和侧面可以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称为“一钟双音”,其主要原因是敲击正面时振动的频率不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听到编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B . 编钟发出优美的声音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  C . 敲击体积不同的编钟,响度一定不同  D . 敲击编钟的正面和侧面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 4. (2020七下·温州期末) 学校每周一的室外晨会上,常用的扩音设备是用来( )
    A . 加大声音的速度 B . 提高声音的音调 C . 改变声音的音色 D . 增大声音的响度
  • 5. (2020七下·柯桥期末) 小科在学习《耳和听觉》这一节时做了一些笔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耳是听觉器官,所以在耳中产生听觉 B . 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是有一定限度的 C . 人们将响度、音调、音色称为声音三要素 D . 优美的音乐在一定时候也会成为噪声
  • 6. (2020七下·上城期末) 小徐在自修课时,突然听到窗外传来小金优美的歌声,这歌声(   )
    A . 通过空气传入小徐的耳朵 B . 是先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C . 小金的判断依据是响度与他人不同 D . 越靠近小徐音调就越高
  • 7. (2020七下·温州期中) 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
    A . 人的一种错觉 B . 烛火肯定被风吹动 C . 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D . 鼓面振动发声,带动空气振动
  • 8. (2020七下·长兴期中) 在科学中对声音的特征的描述有“响度、音调、音色”这些词,请选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 “我这破锣似的喉咙,怕唱不好”,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色太差 B . “这个蚊子飞来飞去,吵死了”,形容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C . “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音“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 D . “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响度大
  • 9. (2020七下·桐庐月考)   1997年7月27日上午,一架B3875型飞机超低空三次飞临新民市大民屯镇大南岗村和西章士台村鸡舍上空,使鸡群受到惊吓,累计死亡1021只,而鸡舍内未死亡的肉食鸡则生长缓慢,出栏的平均重减少近1000克,养鸡业主为此蒙受很大损失。造成这个危害的原因是(    )
    A . 飞机发出的超声波 B . 飞机发出的次声波 C . 飞机发出的强烈噪声 D . 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废气
  • 10. (2020七下·温州期中) 每年中考、高考期间,为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影响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属于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 将教室的窗户关好 B . 停止校园周边工地的施工 C .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仪 D . 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
  • 11. (2020七下·丽水期中) 古筝、古琴都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古装影视剧中也常常出现它们的身影。然而,在剧中却常常出现演员弹奏古琴,配的古筝声音的穿帮镜头。我们发现穿帮是因为( )
    A . 古筝和古琴的音色不同 B . 古筝和古琴的音调不同 C . 古筝和古琴的响度不同 D . 古筝和古琴长得不同
  • 12. (2020七下·杭州期中) 杭州高架桥上在靠近居民区一侧会安装如图所示的隔离装置,以减弱车辆行驶噪音对民众的干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行驶噪音主要是由汽车周边空气振动产生的 B . 车速越快,声源振动频率加大,音调减弱 C . 此处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隔离装置的目的是防止噪音入耳
  • 13. (2020七下·诸暨期中) 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上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    )

    A . 声音的响度 B . 声音的音色 C . 声音的音调 D . 琴弦的振幅
  • 14. (2019七下·永康期末)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老师讲课时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 . 发声体的频率高低决定了声音的音调 C . 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二、填空题
  • 15. (2020七下·衢州期中) 晚上,小江正在家里温习功课,突然听到窗外传来烟花很响的爆鸣声。
    1. (1) 爆鸣声是由火药爆炸时引起空气的发出的。
    2. (2) 小江同学觉得看到烟花与听到烟花的声音并不同步,总是先看见烟花绽放然后才能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这是因为
  • 16. (2020七下·金华期中) 如图甲、乙、丙是三个声现象,请用声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和乙反映的声学知识是
    2. (2) “聚音伞”实验表明声音也像光一样可以发生现象。
  • 17. (2019七下·台州期末)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学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后,想体验一下声音的传播,找来一根空心的长铁管, 甲同学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乙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甲同学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
    1. (1) 乙同学只敲打一次铁管,甲同学却听到两次敲打声,这是因为     
      A . 有回声 B .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 (2) 甲同学听到的第二次敲打声是通过传播的。
  • 18. (2019七下·诸暨期中) 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1. (1) 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
    2. (2) 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三、实验探究题
  • 19. (2020七下·长兴期中) 某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一只手捏住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同学们讨论后设计出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同学们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

    同学们选择5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心铝棒

    铝棒长度(L/cm)

    铝棒横截面积(S/mm2)

    频率(f/Hz)

    1

    71

    29

    3500

    2

    78

    29

    3146

    3

    71

    52

    3530

    4

    71

    75

    3572

    5

    105

    29

    2693

    【交流分析】

    1. (1) 分析表格中实心铝棒1、3、4的数据,可知铝棒的长度相同时,铝棒的横截面积越大,发声频率越 (选填“高”或“低”)。
    2. (2) 为了验证猜想二,同学们应该分析表格中实心铝棒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20. (2020七下·桐庐月考) 下表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介质

    温度(℃)

    速度(m/s)

    A

    空气

    0

    331

    B

    空气

    15

    340

    C

    空气

    20

    344

    D

    0

    1450

    E

    0

    4900

    1. (1) 通过比较(填“序号”),可得出在相同温度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2. (2) 通过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
    3. (3) 小明和小刚利用一根足够长的充满水的自来水管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小明将一只耳朵紧贴在水管一端,小刚在另一端敲一下,则小明会听到声敲打声。
四、解答题
  • 21. (2020七下·衢州期中) 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小衢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
    钢丝10cm0.2mm
    钢丝10cm0.1mm
    钢丝5cm0.1mm
    钢丝5cm0.1mm

    1. (1) 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有关。
    2. (2) 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钢丝。
    3. (3) 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