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四中2020届高三生物高考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0-07-22 浏览次数:185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 表示沉淀物, 表示上清液。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TP仅在P2和P3中产生 B . DNA仅存在于P1、P2和P3 C . P2、P3、P4和S3均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D . S1、S2、S3和P4中均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 2. (2019·浙江选考) 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 B . 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 . 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 D .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
  • 3. 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发生DNA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B . 装片制作过程中根尖解离后需用清水漂洗防止解离过度 C . 观察过程中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 D . 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图乙细胞中的增加了一倍
  • 4. 若马的毛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 F1 均为淡棕色马,F1 随机交配,F2 中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根据上述杂交结果无法判断亲本是否为纯合子 B . F2 中出现棕色、淡棕色和白色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 . F2 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其子代中雌性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 3/8 D . F2 中淡棕色马与棕色马交配,其子代基因型的比例与表现型的比例相同
  • 5. 图为人体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 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个 DNA 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 DNA 分子,可存在于 a 与 b 中或 c 与 d 中 B .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①与②排列在细胞中央的细胞板上 C .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 X 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中 D . 若 a 与 c 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 b 与 d 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精子中
  • 6. 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 32P 、35S  分别标记 T2 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35S

    A . 甲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 32P 标记的噬菌体DNA,但不产生含 32P 的子代噬菌体 B . 甲组被感染的细菌内含有 32P 标记的噬菌体DNA,也可产生不含 32P 的子代噬菌体 C . 乙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35S 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可产生含35S  的子代噬菌体 D . 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35S 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不产生含35S 的子代噬菌体
  • 7. (2020高三下·阆中月考) 我国科学家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发现四倍体植株上所结的西瓜少籽。再将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涂抹在四倍体植株花的雌蕊上,诱导子房发育得到完全无籽西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西瓜少籽可能是四倍体联会出现紊乱造成 B . 完全无籽西瓜果肉细胞中只有2个染色体组 C . 涂抹萘乙酸前后应设法避免雌蕊接受花粉 D . 涂抹的萘乙酸促进了四倍体西瓜果实的发育
  • 8. (2020高三下·北京开学考) 某海岛上,因为经常有大风天气,昆虫中无翅的或翅特别发达的个体比翅普通(中间型)的更易生存,长此以往形成了现在的无翅或翅特别发达的昆虫类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昆虫翅的变异是多方向且可遗传的 B . 昆虫翅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C . 大风在昆虫翅的进化过程中起选择作用 D . 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得到保留并逐渐积累
  • 9. 采指血时,人会感觉疼痛但不缩手。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   )
    A . 接受信号的神经元均产生了兴奋 B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C . 突触后膜受体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D . 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控制
  • 10. 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因发现了用于治疗癌症的免疫调节抑制策略而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在T细胞表面有CTLA-4蛋白,在识别目标并接受启动信号时,使T细胞活性降低,起到免疫刹车作用,从而减弱对癌细胞的攻击,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
    A . CTLA-4的形成需要T细胞内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 B . 同一个体中的癌细胞与T细胞的核基因是不同的 C . 可通过注射CTLA-4抗体的方式,使癌细胞逃脱免疫系统的监控 D . 癌细胞被攻击清除主要依靠细胞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 11. 独脚金内酯是今年发现的新型植物激素,某兴趣小组利用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探究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在向光性反应中的作用,其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见下表,表中弯曲角度θ为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由实验结果可得出(   )

    组别

    A

    B

    C

    D

    处理

    不做处理

    用一定浓度的GR24处理

    用一定浓度的NAA处理

    用GR24+NAA混合液处理

    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

    弯曲角度θ

    35

    30

    50

    40

    A . GR24能抑制生长素的重新分布 B . GR24能减弱植株的向光性反应 C . GR24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 . GR24能使背光侧的IAA分解
  • 12. 某研究者利用细胞工程制备抗A的单克隆抗体。先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白兔(X、Y和Z)每只小白兔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白兔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制备B淋巴细胞时,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将抗原A注入小白兔体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骨髓瘤细胞 B . 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第五次免疫后的Y小白兔 C . 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的融合常需要秋水仙素进行促融 D . 杂交细胞需经一次筛选就可获得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二、非选择题
  • 13. 科研人员研究了日光温室中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
    1. (1) 与大田相比,日光温室光照强度不足,生长的黄瓜植株形态上出现植株高大、等适应性 特征,导致叶片相互遮阴严重。
    2. (2) 研究者分别测定日光温室中同一品种黄瓜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研究者根据 结果推测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叶片中叶绿体的发育状况不同有关。为证实上述推测,研究者进一步观察 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叶位

      基粒厚度(μm)

      片层数

      上位叶

      1.79

      10.90

      中上位叶

      2.46

      17.77

      基部叶

      3.06

      17.91

      ①叶绿体基粒厚度和片层数等超微结构的必须在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结果表明,不同 叶位叶片光合速率的高低与叶绿体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

      ②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分子对光的吸收发生在上,虽然基部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特征是对弱光的一种适应,但是基部叶光合速率仍然最低。因此进一步推测,除了叶龄因素外,光合速率的差异可能还与叶片接受的光照强度不同有关。

    3. (3) 为证实(2)中推测,可在同一光照强度下测定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与(2)的结果相比较,若,则证实这一推测。
  • 14. 如图是某地净化生活污水的生态处理技术示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全封闭预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主要功能是,所选择微生物的呼吸方式主要是呼吸。
    2. (2) 研究发现人工湿地中芦苇与绿藻等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体现了群落的结构;为保证该地生态净化功能正常进行,需严格控制每日的生活污水处理量,原因是
    3. (3) 请完成下图中该人工湿地的部分碳循环图解:

  • 15. 藏红花素是藏红花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高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抑郁等多种药理作用。2019 年 7 月,中科院天津生物所研究员利用大肠杆菌合成藏红花素方面取得进展。 下图为藏红花素合成过程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 (1) 在藏红花植株内获得靶 DNA 分子后用 PCR 技术 扩增目标片段, Taq 酶催化 DNA 子链的延伸方向为5'—3',应选择与模板结合的引物是(填字母)。若向反应体系加入 a 个靶 DNA 分子, 经 4 次循环获得目标 DNA 片段所占的比例
    2. (2) 为保证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能够表达,构建 好的重组质粒应含有以下部分(填标号)。

      ①目的基因    ②引物    ③标记基因 ④启动子    ⑤终止子    ⑥终止密码子    ⑦起始密码子    ⑧复制原点

    3. (3) 上述过程中,大肠杆菌成为生产藏红花素的细胞工厂。基因工程中用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优点是
  • 16. 药物敏感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旨在了解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 test)是药敏试验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所含的药物吸取平板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细菌生长被抑制,形成透明的抑菌圈。

    (平板的制备)

    1. (1) 关于药敏试验所用的琼脂平板制备过程,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
      A . 称量、溶解、定容、调pH、倒平板、灭菌 B . 称量、溶解、调pH、定容、倒平板、灭菌 C . 称量、溶解、定容、调pH、灭菌、倒平板 D . 称量、溶解、调pH、定容、灭菌、倒平板
    2. (2) 培养基的灭菌条件应该设定为__________
      A . 0.05kg/cm2 , 62℃,15~30min B . 0.05kg/cm2 , 121℃,15~30min C . 1.05kg/cm2 , 62℃,15~30min D . 1.05kg/cm2 , 121℃,15~30min (测试菌接种)
    3. (3) 若使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在平板制备及测试菌接种环节,无需使用的工具是

      (抑菌圈观察)

      某研究小组将含有相同浓度抗生素I~IV的四个纸片分别贴放在生长有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孵育16h,结果如图所示:

    4. (4) MIC是药敏试验中评价抗生素药效的常用指标,其定义为某种抗生素对测试菌的最低抑制浓度。根据上图的试验结果可知,对于该试验所用测试菌而言,抗生素I的MIC(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抗生素III的MIC。
    5. (5) 在相关试验操作均严谨规范的情况下,在含有抗生素IV的纸片周围出现了较大的抑菌圈,抑菌圈中存在有若干个测试菌的菌落。试对上述现象的成因作出分析:
  • 17.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Mp)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严重危害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与使用农药相比,抗稻瘟病基因的利用是控制稻瘟病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措施。
    1. (1) 水稻对Mp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相对。为判断某抗病水稻是否为纯合子,可通过观察自交子代来确定。
    2. (2) 现有甲(R1R1r2r2r3r3)、乙(r1r1R2R2r3r3)、丙(r1r1r2r2R3R3)三个水稻抗病品种,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三对抗病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根据基因的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可将样本中的R1、r1、R2、r2、R3、r3区分开。这种方法可用于抗病品种选育中基因型的鉴定。

      ①甲品种与感病品种杂交后,对F2不同植株的R1、r1进行PCR扩增。已知R1比r1片段短。从扩增结果(下图)推测可抗病的植株有。 

      ②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将甲、乙、丙三个品种中的抗病基因整合,选育新的纯合抗病植株,下列育种步骤的正确排序是

      a.甲×乙,得到F1

      b.用PCR方法选出R1R1R2R2R3R3植株

      c.R1r1R2r2r3r3植株×丙,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d.用PCR方法选出R1r1R2r2R3r3植株,然后自交得到不同基因型的子代

    3. (3) 研究发现,水稻的抗病表现不仅需要自身抗病基因(R1、R2、R3等)编码的蛋白,也需要Mp基因(A1、A2、A3等)编码的蛋白。只有R蛋白与相应的A蛋白结合,抗病反应才能被激活。若基因型为R1R1r2r2R3R3和r1r1R2R2R3R3的水稻,被基因型为a1a1A2A2a3a3的Mp侵染,推测这两种水稻的抗病性表现依次为
    4. (4) 研究人员每年用Mp(A1A1a2a2a3a3)人工接种水稻品种甲(R1R1r2r2r3r3),几年后甲品种丧失了抗病性,检测水稻的基因未发现变异。推测甲品种抗病性丧失的原因是
    5. (5) 水稻种植区的Mp是由不同基因型组成的群体。大面积连续种植某个含单一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将会引起Mp种群,使该品种抗病性逐渐减弱直至丧失,无法在生产中继续使用。
    6. (6) 根据本题所述水稻与Mp的关系,为避免水稻品种抗病性丧失过快,请从种植和育种两个方面给出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